蜑家的生活文化及服飾

2009-03-26 3:50 am
生活文化及服飾(大澳蜑家)

回答 (3)

2009-03-26 7:52 pm
✔ 最佳答案
生活文化





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在一千年前,宋朝時代,鹽業生產已甚具規模。漁業方面曾經是香港海魚供應的主要基地。近幾百年來是珠江口一帶最繁盛的港灣。西班牙人第一次到達中國,便是在大澳的番鬼塘村登陸,取水修船。香港開埠初期,古樸的漁村面貌,在大澳仍然保留下來。南中國蛋族居民生活的習俗與居住棚屋的生活特色仍能在此找到。鹹淡水相匯的大澳沿海,是紅樹生長的合適地方,白鷺鳥在海邊悠然飛翔,美麗動人。珠江河海交匯的海面,中華白海豚穿梭騰躍。大嶼山西南海岸,現今已成為生態旅遊、行山人士喜歡遊覽的地方。
大澳是一個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的小漁港, 有香港威尼斯之稱。它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棚屋, 居民不大喜歡住在陸上, 反而喜歡住在用木柱支撐的棚屋。大澳被三涌分為兩地, 一條可開合的新吊橋取代了有著86年歷史用繩拉的小艇。大澳市內廟宇林立, 計有關帝、楊侯、洪聖和天后等古廟。楊侯古廟對面的象山則有在1902年租借新界時所立的界碑。大澳所產的鹹魚和蝦膏頗為出名。





據說遠在漢代期間,大澳已有居民定居。但真正有文獻可稽考的,只能追溯到宋朝時候。早期的聚居者,來自深圳、東莞、寶安及惠州等地,聚居於「番鬼塘村」、「梁屋村」及「橫坑村」一帶,以務農或漁業為生。宋朝年間,當時大澳已開始成為漁民集居之地,但海盜猖獗,經常搶掠漁船,因此廣東水師曾派兵駐守大澳。明未之時,因為政府實行「散離」政策,中國沿岸五十哩的居民要內遷,大澳遂變成不願內遷者的暫居地,內遷帶來更多移居,「吉慶後街」因此而成。同時期,關帝廟建成,其後天后廟,楊侯古廟及洪聖廟等亦相繼建成。



圖片參考: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cr/to193030/public_html/image/c.gif



大澳著名土產鹹魚、海味、蝦羔、蝦醬都是旅客必定選購的手信。大澳的蝦醬炒通菜、羌絲清蒸魚亦早已馳名中外,在茶樓酒家還可品嘗地道小菜—大澳鹹魚雞粒炒飯、新鮮鹽焗雞、蝦羔炒飯、蝦醬蒸腩肉、香煎墨魚鉼、羌絲沙白絲蒸蛋、酥炸黃花魚等。大澳還有很多地道小食—「雞屎騰」、「艾達」茶果等、鳳凰山天葵茶、麥芽糖餅乾、山水豆腐花、新鮮老婆餅,還有浴佛節的應節食品「芫荽餅」。
現今大澳區內廟宇林立,許多已經歷四、五百年,這些名山古剎,曲徑清幽,啟迪了幾許善信的心靈。許多市民慕名到來都是為了尋訪從前的生活點滴,懷念兒時的生活境裡。有些名士更在此小住、或是退休隱居,亨受純樸的漁村生活,海邊垂釣,欣賞落日晚霞,憩靜宜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兩忘,閒時與鄰里共話魚蝦,忘卻世俗的繁囂。大澳的日落景緻,美艷動人,氣氛浪漫,吸引許多情侶到海邊弄堤散步,是海誓山盟的好地方。
因地理環境的關係,大澳和珠江口一帶的地方也成為貿易發展的地方。同時因為漁業的興起,與之有關的造船業也隨之而開始發展,鹹魚業也是大澳日後一個重要的行業。到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廣州時,與香港內陸交通樞紐,內地人往來香港,便多取道大澳。再者,鹽是主要的民食亦是戢時的必需品,因此特別矜貴。大澳盛產海鹽,而且運輸方便,所以便成為供應國內主要食鹽的地方。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戢後香港和國內經濟蕭條,因此有些人便自1948年開始由大陸來港輾轉來到大澳生活,因大澳是一個鄉村地方,生活消費比香港低,所以便吸引一批希望在消費比市區低的環境下生活居民於五十年代初移居大澳。他們大多來自東莞、寶安、南頭、中山、太平、海豐、汕尾、石岐、惠東、也有些來自廣西、雲浮等地的人。
服飾

















圖片參考:http://www.takungpao.com.hk/2tkp_site2/news/images/08/05/28/xy-11.jpg

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特殊,使他們形成一種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他們頭上戴的是一種有垂簷的竹帽(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帽,過去叫它“蜑家帽”,它不怕風吹,又能望遠,有利於海上作業)。漁民普遍穿唐裝。一般漁民夏天選擇鳳梨麻布,而且慣用蒔茛汁染過才穿,這樣耐海水浸、汗水漬,又爽汗;冬天則用大成林(一種粗布)或土布,外套麻色袋(富者除外)。女人多加一條繡有花邊的圍裙,裙帶以銀元串連作成,用其重壓後腰。未出嫁時耳戴銀排(一塊銀片打成),出嫁後戴耳環(有錢人為金為銀,窮人就以銅、朱義盛充)。同時,喜把眉毛扯成彎彎的,細細的。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參考: hkedcity
2009-03-26 4:10 am
蜑家

疍家[1](正體字為蜑,標準漢語為dn,粵音「但」daan6;亦作蜑家、蛋家、艇家、水上人、曲蹄、海越仔、遊艇子、白水郎、蜑民(客家人對蜑家之稱呼)等)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浙江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屬於漢族,但不屬於漢族中的廣府民系或福州、閩南民系等,而是一支特有的、瀕臨消失的民系。由於常年生活在遊船上,他們的腳同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因此在福建閩東也被貶稱作「曲蹄」。廣東疍家人的母語為漢語粵方言蜑家話,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但有一些獨有的詞彙。福建疍民母語多為當地語言。

生活地點

蜑家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西沿海,閩東沿海和閩江流域,閩南廈門鷺江和泉州晉江流域,在其它閩粵桂瓊浙沿海地區亦有分佈。蜑家往往以海為家,居無定所。

從20世紀90年代起,隨着漁業的進步,蛋民(蛋家人)已逐漸被廣東政府安排到珠三角沿海地區上岸定居,告別往日「居無定所」的生活。在福建,20世紀50年代起,政府就開始陸續安排蜑民上岸。

蜑家上岸的主要地點有:廣東惠州惠東、深圳西鄉、東莞、香港各離島,福建沿海福州、寧德、廈門、泉州等地市。

2009-03-26 4:07 am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E%B3
您好!請參考以上網址,內容有大澳蜑家生活文化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08/05/28/XY-911499.htm
請參看以上網址,內容有蜑家的服飾及相片

希望幫到您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4.gif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58: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25000051KK014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