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我要考試la............please.

2009-03-26 2:36 am
快速學懂計圓周and容量的方法!

hurry.......................

回答 (3)

2009-03-26 5:31 am
✔ 最佳答案
-圓
先講下圓周率pi先
pi通常都係3.1416或者22/7 (計算機一定有)


直徑 = 半徑 x 2

圓周 = 直徑 x pi
= 2 x 半徑 x pi

圓面積 = 半徑² x pi
= (直徑/2)² x pi

計算時睇清楚題目比你既係直徑定半徑先
咁就唔會出錯

-容量

容量同體積一樣
柱體體積 = 底面積 x 高
圓柱體都係一樣

圓柱體體積 = 底面積 x 高
= 半徑² x pi x 圓柱體高度
-其他體積
錐體體積 = 1/3 x 底面積 x 高
球體體積 = 4/3 x (半徑)^3 x pi
參考: 自己
2009-03-26 3:43 am
圓周=2*半徑*圓周率
你只要記住這條式考試應該無問題
但要記住如果它給你一個半圓求圓周,記得除以2再加上下面的直線。
而容量的量度其實很簡單,只要記得所有規則的容器,
底面積*高=容量
比如說圓柱體=半徑*半徑*圓周率*高*
而圓錐或角椎體則是
底面積*高*(1/3)
希望可以幫到你 !
參考: 自己
2009-03-26 3:02 am
圓周率是圓周與直徑之比
習慣以  表示圓周率
  3.14、3.1416、22/71632 年,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 1574  1660)首先以 “/” 來表示圓周率。
希臘文中,圓周為 “”,直徑為 “”。
1736 年以後,瑞士數學家歐拉開始提倡以 “” 表示圓周率。
到了今天, “” 已經成為圓周率的「代號」了。
古時,人類對圓周率祇有一個粗略的概念。 值的計算多憑直觀或量度而得。
《舊約聖經.列王紀上卷》第 7 章第 23 節有以下的記載:
「他(指所羅門王)又鑄造了一個銅海,樣式是圓的,高五肘,徑十肘,圍三十肘。」
換句話說,當時的人認為  = 3。
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 B.C.  212 B.C.)
阿基米德利用了幾何方法,計算出以下結果:
即 3.1408 <  < 3.1429或   3.14。
劉徽(生於公元三世紀三國魏晉時代人。
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
魏景元四年(即 263 年)為古籍《九章算術》作注釋。
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我們稱這方法為「割圓術」。先作一個半徑為 1 單位的圓然後作內接正六邊形。由此逐步算出 2n  6 內接正多邊形的周界。(n = 1 , 2 , 3 , …)劉徽認為:「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劉徽一直計算到 96 邊形的周界,得   3.14 的結果。祖沖之(429  500)中國南北朝時代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和工程師。
他應用劉徽的「割圓術」,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的正確數值。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圓周二十二。」3.1415926 <  < 3.1415927祖沖之計算出的圓周率精密度相當高,之後的九百多年中,世上再沒有人能夠計算出更佳的圓周率結果。
可惜在《隋書.律曆志》卻有以下記載:
「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書,名為《綴術》,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是故廢而不理。」
《綴術》一書經已失傳!艾爾卡西(Ghiyath al-Din Jamshid Mas'ud al-Kashi, 約 1380  1429)中亞細亞地區的天文學家、數學家。
於撒馬爾罕天文台工作。
1424 年,發表了圓周率的 17 位準確數字。范柯倫(Ludolph van Ceulon, 1540  1610)德國人,但長期居於荷蘭。
1610 年,算出有 35 位的  值。
德語中,圓周率被為 “Ludolphsche Zahl”。1671 年,蘇格蘭數學家格雷哥里(James Gregory, 1638  1675)發表了以下數式:1674 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  1716)將 1 代入 x 得:1706 年,英國數學家梅欽(John Machin, 1680  1751)建立了一個重要公式:利用此式,再加上前面的「格雷哥里公式」,他計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的數值。 =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 …

dfgefefefgegfegfegt完

2009-03-25 19:16:26 補充:
學習重點細目
1. 利用標準葯匙介紹5毫升的分量後,再將葯匙內的液体平均分成5分,由學生思考及指出每分的分量。
認識升 1. 利用一公升的盒裝或樽裝飲品介紹一公升的容量後,由學生把飲品注入杯中,看看一公升的分量大約有多少杯。
學生再使用上述的空紙盒或空樽盛載老師規定分量的清水。
例如:3公升清水 學生把3盒水注入大桶
____ml = _____L單元:容量 學習重點:認識毫升和升在日常生活的應


收錄日期: 2021-04-18 15:01: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25000051KK011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