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壹、序論:
溥儀的全名是「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是他的姓,溥儀是他的名。但因一般人對「愛新覺羅」這姓氏並不熟悉,誤以為他是姓「溥」而單名「儀」,這當然不對。愛新覺羅是滿清皇室的「國姓」,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年號宣統。宣統三年陰曆八月十九的晚上,湖北新軍在武昌起義成功,清朝的歷史至此告終,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也至此結束。[1]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的歷史上,惟一經歷三次登基的帝王只有這位僞滿康得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溥儀(1906-1967),滿族,曾任僞滿洲國皇帝,1959年被特赦,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7年在北京病逝。溥儀是醇親王的長子,光緒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十月發懿旨,立溥儀為嗣帝,十一月初,溥儀登極,號宣統。三年後,辛亥革命暴發,宣統宣佈退位,中華民國宣佈成立,並優待清室,讓宣統在紫禁城繼續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幾次都想為清朝復辟,但都是事與願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了共和國公民,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工作,後調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專員。為中華帝國最後皇帝。
貳、內容:
一、清朝末代皇帝時期
1. 繼嗣的原因
溥儀能當上皇帝,全是慈禧太后的旨意,慈禧有野心,懂權術,為了自己專權,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北京政變,載淳成為同治皇帝,因同治皇帝年幼,由慈禧和慈安聯合聽政。慈禧負責批閱奏章,裁決庶政,召對臣工,諮詢利弊,事情較多﹔而慈安對聽政不熱心,慢慢地,慈禧便掌握朝廷大權。同治帝沒有後代,慈禧為了繼續專權,不顧朝廷大臣的反對,強立四歲的載湉為皇帝,史稱光緒皇帝,慈禧和慈安繼續輔政,光緒七年慈禧設計毒死慈安,開始獨掌朝廷大權。[2]
慈禧偏愛當時才三歲的溥儀是有原因的。溥儀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豐皇帝的親兄弟-奕鐶;他十九歲時,奉旨和慈禧的妹妹成婚,兩年後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臨終時,立了六歲的兒子戴淳為同治皇帝,以免慈禧專政;但是慈禧太后召在北京與英法聯軍交涉和議的恭親王奕訢到熱河離宮來保駕,成功地發動政變。醇親王奕鐶在政變,親手捉拿了肅順,更是大功一件。因此他一生都受慈禧太后的寵信,奕鐶的二子載湉當了光緒皇帝,五子載灃順理成章地繼承了醇親王之地位,而溥儀則是載灃的長子。[3]
載灃與瓜爾佳氏結婚也是慈禧一手安排的,瓜爾佳氏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第一號紅人-榮祿的女兒。算起來,溥儀是慈禧太后妹夫奕鐶的孫子,又是她最寵愛的內務大陳榮祿的外孫,所以當慈禧病危時,因光緒無子,在御榻前召集王公大臣舉行會議商討立嗣時,慶親王奕劻力主立溥倫或溥偉為帝,慈禧都不同意,大家揣摩老佛爺的心意,推舉三歲的溥儀,慈禧一聽立刻點頭同意,於是溥儀便如此繼承帝位。
2. 短暫政權
溥儀只當了三年的皇帝,清朝就結束了。這三年裡,政治全歸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決定;載灃是個庸懦無能的人,遇事無主見,雖然每天都到乾清宮聽政,召見大臣垂詢國事,親自批閱章奏,但是他對章奏的硃批常是辭不達意,與群臣見面時,也無言相對。
這不祥之語一經出口,跪拜的群臣大為驚駭,同時又無不憂心忡忡,長噓短嘆:「天意至此,看來這大清真的是要完了!」
但如果把清朝的結束歸咎於這位飯桶的監國攝政王,也有點冤枉;據當時民間謠傳,溥儀的遜位是命中注定的事,神仙也挽回不了既定的命運。
新政府成立,共和國肇建,使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在革命黨人的脅迫和本朝內閣總理大臣(宣統三年五月起,清廷已實行責任內閣制)袁世凱的誘逼、欺騙下,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做出了讓小皇帝溥儀退位的決定。
3. 奉讓江山
宣統皇帝本該是「奉」字輩的,可是有位精於命理的大臣向道光皇帝建議說:「奉」字不妥,有把江山奉送別人的含義。因此道光皇帝在道光六年頒旨,規定「載」字以下的排行改為「溥毓恆啟」,所以溥字輩的名字是這樣改成的。
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在袁世凱的陰謀策畫下,隆裕皇太后帶著時已六歲的小皇帝溥儀,在紫禁城養心殿舉行了清王朝最後一次御前會議,正式宣告退位。參加御前會議並滿腹奸計的北洋軍首腦人物袁世凱,面對大清帝國這最後也是最為淒慘的一幕,假裝不忍,伏在地上,滿目含淚地再請皇族會議議定。但此時的隆裕皇太后像是在對溥儀,又像是對自己說道:「他們都已挾資走脫了,剩我母子二人,還有何說?不過祖宗創業維艱,卻不能輕送在咱們孤兒寡母手裡,致成為千古憾事。咱們不自修政,貽誤大事,坐失江山,將來有何顏面去對祖宗先帝?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你們去擬旨遜位好了。」說到這裡,不禁痛哭失聲,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