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2009-03-16 7:11 pm
點解通常政府俾我地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又晤支持我地信仰宗教?究竟宗教是D乜?宗教點樣影響我地ga生活? 宗教有咩野好同晤好ga地方?

回答 (2)

2009-03-25 8:11 pm
✔ 最佳答案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事很多,信仰尤其具有力量,讓我們用心面對吧!(松山高中 劉桂光980318)


生活中的無所不在--關於宗教、信仰與生活的關係(節錄)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不同的情境裡想到這些問題:人從何處來?人為什麼會有痛苦?我們的人生有可能幸福嗎?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何在?什麼是死亡?而死後的世界又如何?……種種問題我們似乎都無法找到確切的答案!
可是,這些問題如果透過宗教信仰的角度,情況就會有些不同了。我們問「人從何處來?」基督宗教會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世界;我們為什麼會有痛苦?佛教會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有無明、貪嗔癡種種問題;人生可能獲得真幸福嗎?宗教告訴你行善、信靠上主就可以,同時這也是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之一;而對死亡與死後的世界的探討,更是各大宗教的核心議題!換言之,不論我們是否有宗教信仰,我們生活中許多的思想與問題,其實都是宗教性的問題、終極性的問題、永恆性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與宗教是密不可分的!
換個角度說,我們平常參加結婚典禮,親友的告別式,這與宗教有關係。一般的廟會慶典、神明遶境出巡、求籤收驚、聖誕節、萬聖節與宗教有關係。考試要拜文昌君,生小孩要拜註生娘娘,逢年過節要拜地基主、土地公,這當然是宗教活動。到處旅遊玩賞,遇到教堂、寺廟、祭壇……,不論這是哪一個宗教?哪一個教派?入境隨俗地依禮而拜,這些都與宗教有關!而我們每天行禮如儀,規律地重複著自己的生活,伴隨著我們所選擇的意念或相信而生活,其實我們幾乎過著宗教式的生活,雖然我們不是宗教徒,與真正的宗教式生活也有段差距的!
不過與宗教有密切關係的生活,未必表示我們就一定要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未必虔誠,說得更明白些:有信仰的人未必是宗教徒,宗教徒未必就有信仰,在某些大宗教裡,也有不少迷信的事情在其中。我們其實想要說明的是:人生與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信仰往往透過宗教可以讓我們更堅定。既然信仰可能影響我們一輩子,又與宗教有密切關聯,我們當然應該用心去了解宗教、信仰與人生的關係。
再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可能有信念存在,只是我們未必清楚。如果我們願意稍微觀察一下自己的行為背後的那個意念,或許你就會有更清楚的發現,那就是:意念影響你的行為很深,而如果這樣的意念一直影響你,那我想幾乎就與信仰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我們可以看到意念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力,而如果這樣的意念是具有殺傷力、是負面的,那可就麻煩了。例如:受到冤屈去穿紅衣服自殺、有仇必報、寧可我負人、考前不吃東西……,這些都讓我們的社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因此我常常想:如果意念是有力量的,那麼具有深刻意義的信仰或宗教,不就更應該值得我們去認識嗎?何況我們的社會中,總有些人假藉宗教之名,行騙財、詐欺、侵犯身體與自由之實,即是你不想去理會這些與宗教有關的事情,但是他們總有可能找上你。對於這些迷信、非正信的事情,我們可以透過對信仰的用心體會,而有智慧去分辨,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為與其讓我們自己盲目的被意念帶著走,事後總是莫名其妙或充滿懊悔,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從掌握自己的信仰著手,讓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意念,可以在我們的信仰引領之下,帶領我們朝向人生正確的目標前進呢!
所以,用心去想想我們生命中什麼樣的價值是值得追求的永恆價值?什麼樣的生命關懷是終極的關懷?例如有人以賺錢為目的,可是我們當我們賺到錢之後,我們還是得思考錢要怎麼花用?用在物質消費、用在幫助家人幸福、用在濟弱扶貧……這些又有不同的價值,可見賺錢不是最終的目的與價值。依此類推,環遊世界、當大官、甚至做大事都未必是終極價值。
有沒有信仰哪一個宗教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的人生懂得用心的去尋找我們所信仰的終極關懷與價值,那麼信仰哪一個宗教,只要機緣成熟其實是自然會發生的事情,並不需要強求。但是,由於人是有惰性的,人是容易受外在物欲影響的,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人是脆弱的,所以我們的信仰如果透過宗教的幫助,讓我們擁有來自內在的約束與堅強的毅力,讓我們可以接受宗教戒律的規範與教友的提攜,藉此來幫助我們實踐信仰、提升我們的靈性,那當然是件美好的事情。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事很多,信仰尤其具有力量,讓我們用心面對吧!
2009-03-17 3:25 am
分享在下一篇文章,內文必能答到你的。

評論題:有論者指出「宗教是鴉片」

對於有論者指出「宗教是鴉片」,我並不認同。宗者,宗旨也;教者,教育也。宗教信仰與人類文明是不可分割的,宗教在某程度上就是人類心靈需要得以慰藉之結果——產物。至於是什麼程度上呢?若果我們的信仰是基於人性孤獨而作出依戀行為,顯然這就反映出人性之特質。從宗教發展史,可觀察到人類學之現象——不同進化階段有不同程度之宗教信仰。


無可否認,在極權倫理下的宗教是對人類有害。一神論或多神論者之盲目信仰,都有礙了人性(人格)之完整成長。神只是人類由於心理之困苦而「造」出來的,其發展史也如人格成長一般(1)。尤其是排他性強的宗教,以及借宗教以箝制思想、政治用途等的情況下,「宗教」——實際上這些不是宗教——就是鴉片,有害人心,不利於文明進步。為了易於辨認什麼才是有害的宗教,我需要解釋何謂迷信,這就是:「相信一些沒有理據、事實支持,或自己不了解、不認識的事物。」所謂「不要問,只是信」,這些都是不成熟之宗教。正如釋迦的教導,我們應該經過思索、驗證、體驗才決定相信(或不相信)什麼,也就是要具備科學精神。


真正的宗教,是人類所不能缺少的。心理分析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指出人性的「隔離感」,事實上它就是我們一切焦慮不安的根源。因此,人類進行狂歡迷亂、創造、結合、一體化(一致化)等活動,也有了宗教。對於人之生存問題,宗教是一個應該走的方向。在以「經濟」為本的現今社會上,我們更應該發展人性與心靈的力量,但向宗教的方向進發並不能只是口口聲聲的,也不能只是一種依戀之心態。


真正的宗教在於「正行」,不是建立一個極權的「上帝」(2)——如酋長一般的神,也並非借宗教活動達至暫且脫離隔離狀態。


在今天的社會中,宗教若果是對於一種事物、人格、信念的追逐與依靠,則佛教與道教並不是宗教。倘若宗教的定義是如我所言的「宗旨教育」,是一種對世界、人生、內心的探究,則佛教必然是宗教。當然,一些少數有正確意識的其他教徒,他們也是崇尚著真正的——有探究、不依戀、非極權的——宗教,這樣的宗教有利我們的靈性發展。


神,實際上是愛、正義及真理之象徵。宗教的真正意義在於「正行」:必須在生活中行出對神的愛——正義、真善美……「『神』這個字既可指酋長,亦可指『絕對的無』。」(選自《The Art of Loving》)


如果以宗教為探究的方向,用來發展人性、心靈的力量,並且如實觀照世間,不以「神」為依戀之對象,反而行出宗教於生活之中,這樣就是有利於我們人類文明發展的宗教,也解除了一些「有批評眼光的觀察者」所說的「精神危機」。是故,成熟的宗教絕不是鴉片,相反是我們內心的靈丹妙藥。



附註:
(1)根據佛洛姆於《愛的藝術》之分析,詳見在下劣文:愛神。

(2)這裡的「上帝」並非單指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而是泛指一切被依戀的神。


泓 20/02/2009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0: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16000051KK004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