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體制外、體制內??

2009-03-14 3:17 pm
何謂體制外、體制內??
我大概知道意思,但我很少用這詞
一般人都是怎麼運用…請舉例說明?
我先講我大概會這樣用
體制內的方法是對付不了這種惡人,只好尋求體制外的方法,例如訴諸暴力
或是
如果真的沒辦法,只好從體制外著手

回答 (4)

2009-03-15 3:11 am
✔ 最佳答案
何謂體制外、體制內??--------------

容我借花獻佛! 遇見一篇很有深度與見解的文章,與大家分享:<版主的活潑聯想…在裡面似乎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文章稍長...但發人省思.


父親活在“體制內” 2007.06.21李紹章
前幾天和父親通話,突然問起他活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父親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就納悶地反問我:什麼叫“體制內”?什麼叫“體制外”?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怎麼回答。 …遇到涉世頗深的“老油子”,我總會好奇地請教體制內與體制外的真實意思。答案五花八門,但核心意思卻相差無幾。…所謂

體制內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按制度辦事;
體制外的生活就是按捺不住、不按制度辦事。
絕大部分人的看法都很現實,不輕言活在體制外。只有選擇體制內,方可有活路;要是選擇了體制外,多半是被世俗所排斥,孤立無援,自慰地享受另外一種自在。
對於學來的知識,我總會懷疑。體制內外,無非是一種相對的框定,絕無分明的界線。紙面的體制是死的,紙背的體制是活的,於是,體制便增添了不少人為的因素。
體制一旦被人自由地操控,體制就不再是體制,而是演變為純粹的人制或者人治了。如果紙面的體制本身再有瑕疵,那麼紙背的體制就會更加糟糕,更何況有些龐大的體制一旦敲定,是不准輕易動搖的。因此,
流行說法裏的體制內或者體制外,說透了,其實就是混世的認識原則與行為規則,屬於被動生存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或許可以被外體制所瀟灑接受,但同時也會被內體制所殘酷淘汰,不容分說,身不由己。
這麼說來,在不少場合,
體制內的就是體制外的,體制外的就是體制內的。
嚴格遵守紙面體制的人,或許會被界定為體制外的人;知趣脫離紙面體制的人,或許會被界定為體制內的人。在規則意識仍然十分欠缺的今天,這種顛倒性認識尤為明顯。
不守規則的人,往往高舉規則的旗幟,明目張膽地背離規則、破壞規則;恪守規則的人,未必逢事就舉起規則的旗幟,但卻自覺自願地奉行規則、維護規則。
凡是掌權者,都不可能在體制內,反而會逍遙於體制之外;凡是被掌控者,一般都會老老實實地蹲在體制內,一旦選擇了體制外,就會沒什麼好下場。
更令人憤怒的是,很多時候想活在體制內都不行。離開體制內,未必是主體自主選擇的結果,被迫遠離體制內的,大有人在。....但不管怎麼說,脫離了體制內,就等於疏遠了主流,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包括生命代價。伯夷和叔齊兄弟商朝亡後,“隱至首陽山,採食野菜”,寧餓死不食周栗,孔夫子“渴不飲盜泉之水”,文天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現代社會,概莫能外。
在體制內就要安分守己,不能有任何的躁動,否則即便是“體制內”的,也會被貶低為“體制外”。
有被迫離開體制內的,也有被迫待在體制內的。…然而,體制的力量容不得單薄的個人好惡來隨意挑戰,絕大部分被體制框住的人,還是要按部就班地聽從體制的無形指揮。活著是一種痛苦,死了也得不到解脫,只能半死不活地被迫活在“體制內”,壓抑了不知多少人的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
…...之所以說“沉默的大多數”,從體制的意義上解讀,其實就是體制的力量無法叫人不去選擇沉默。認了,就對了;反了,就錯了。
我是個並非一般樂觀的人,因而對體制始終充滿信心。儘管在去年創作過《保持沉默有點難》、《較真精神與永遠長不大的土生阿耿》、《我為“叫板”走火入魔》等文章,表達了我對體制的種種不滿,似乎叫人覺得我活在體制外,
其實,我是一個典型的活在體制內的人。因為活在體制內,並不當然意味著對體制保持沉默…
我將最通俗地在電話裏作出簡單的解釋之後,父親的立場很堅定,認為自己現在活在“體制內”。
樂觀性格的父親,相信,活在世上不可能不受體制的約束,但好的體制在給人帶來約束的同時,也會給人帶來幸福。父親同時認為,在體制不變的前提下,從體制中獲取多少利益、享受多大程度的幸福...;同樣,在體制不變的前提下,過多的抱怨只能換來更多的煩惱與難以想像的下場。
..但由於他常常在我面前..表達對紙面體制和紙背體制的一些不滿,以致讓我原以為他是一個活在“體制外”的人。可我萬沒想到,父親對自己的界定卻是活在“體制內”,這多少使我對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已有認識之淺薄產生了些許的尷尬。...
我順便問父親:“我媽活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父親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現在之所以活在體制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媽媽一直活在體制內”。...
我恐怕沒有父親那樣容易受配偶影響。因為在我幼稚的意識裏,我始終堅信,不管活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擁有一顆穩重、善良、正義、開放並勇於擔當的心,是自由與幸福的活的源泉。
2007年6月21日深夜于上海補父親節作文http://article1.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38641



2009-03-15 22:13:39 補充:
原文更長ㄛ!經分段加色...較易閱讀.

我已刪去好多例證敘述..

因是對岸背景..不易看懂....所以更加吊詭...
參考: 門雖設而常關+net
2014-07-08 9:51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09-03-16 6:26 am
I SEE 感恩
但體制內、體制外往往都是人們自己想的
以某種成面來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體制
YOU ARE ONLY CHEATING IF YOU GET CAUGHT
歷史是贏家所寫的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裡聯結 ~ )
2009-03-14 3:53 pm
體制外”和“體制內”,給我們描繪了這麼一個殘酷的圖景。在這裏,法律規定的“按勞分配”,徹底成了“按身份分配”。也就是說,在“同工”與“同酬”之間,還得加上一個先決條件——“同身份”。我想,要解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就必須尋根探源,找出是誰、依據什麼給“同工同酬”增添了“同身份”的先決條件。
 大道理不用多說,以上述兄弟倆的例子來說,這樣的先決條件肯定不是“弟弟們”加上去的,肯定屬于“哥哥們”。假如某一個“哥哥”的“力量”比較大,同時講究手足之情,他會怎麼幫“弟弟”一把呢?最為常見的是,“哥哥”會通過各種手段、找各種機會,把“弟弟”拉入體制內,通過改變“弟弟”的身份來幫助他。但很少“哥哥”會自降身份。
  “正式工們”,顯然不是具體指某一個正式工,而是指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既得利益集團什麼也不憑,就憑霸道。它不講法律,不講貢獻,不講道理,不講公平,它就因為自己手中有制訂規則的權力,就為所欲為。如果要追問誰給它這個權力,我們可以發現,誰也沒給,它自己賦予自己的。
  既然如此,“同工不同酬”真的那麼難解決嗎?顯然,以壟斷企業為例,剝奪它們本不應該有的制訂規則的權力就可以了。
  可是,據《人民日報》7月16日報道,有人提出,既然同工同酬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就應出臺強硬措施“一步取齊”,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並不十分讚同,“比如一個電廠抄表工,正式的年薪可能近10萬,聘用的農民工可能剛剛1萬多。如果都統一成近10萬元,明顯不符合崗位的實際價值。但如果強行統一成1萬多元,又可能帶來穩定等一係列問題。”
  事情顯然就難在這裏,把“哥哥們”和“弟弟們”等同,居然會帶來“穩定等一係列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哥哥們”的“穩定”,遠遠比“弟弟們”的穩定重要,但我分明知道,假如問“弟弟們”是否同意“一步取齊”,那麼他們一定會欣然答應。問題是,有人詢問他們嗎?“弟弟們”有話語權嗎?

嚴格的說,體制外的人不算是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納稅給體制內的人用,然後享受不到任何好處。

體制內的人就不一樣了,買房有優先的經濟適用房,還有廉租房,子女上學有附屬學校,有子女教育經費,看病不用自己掏錢,順便全家人都不用錢。

體制外的人找工作35歲以上基本沒人要,40歲下崗,50歲出來看大門,60歲揀垃圾,65歲是國企體制外人士的平均壽命,死了以後可以領社保。

體制內的人大多可以干到60歲以上,如果是領導,可以做到80歲,退休工資還會漲一級,退休了叫做老幹部,有豪華舒適的老幹部活動中心,死了可以領取一大筆喪葬費,死後子女還可以領取每月基本生活費,直到子女也逝世為止。

體制外人創造財富,農民、工人、商人,他們應該值得世人尊敬,但是媒體對他們往往妖魔化,醜化,本人是大學副教授,高級知識份子,經過很多天後終於想明白,媒體是體制內坐台女,當然通過貶低體制外人士的價值才能維護主子的尊嚴。

體制內人士分配財富,為了能更多更快更好更安全更科學更有理論的分配體制外人創造的財富,體制內人士分化為軍人,學者,教師,銀行,官員。他們都是正當職業,都是令人尊敬的職業。

體制外的人狂想加入體制內,有的以4000比1的比例考進去,有的通過做二奶後直接做局長,總的來說被一泡精子決定成為體制內人的比例最大。

體制內人成為體制外人士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犯法了,犯法也不要緊,強姦未遂連猥褻都不算的,犯法了又被體制內人內訌才會被開除出體制。另一種是辭職,很多地方有政策,體制內人士成為體制外人士的,獎勵幾十萬,繳納終生社保保險,但是辭職的還是少之又少,體制內的人想利用已有的體制網絡出來撈錢,往往想出很多辦法,有長期病假,還有創造性發明:叫停薪留職...
參考: 網路


收錄日期: 2021-04-30 13:06: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14000016KK017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