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齊天樂.-秋思》--周邦彥 ge原文,,,,, 語譯

2009-03-12 10:41 pm
我要的是.....

賞析

語譯

情感

請詳盡些許!!!

回答 (1)

2009-03-13 3:53 am
✔ 最佳答案
版主您好。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4.gif

將您所需分成原文、寫作背景、賞析、用典、技巧,加以說明。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8.gif



【寫作背景】
*本詞題為「秋思」;時維秋天,「思」可理解為懷人及思鄉,引發至遲暮之悲。
*徽宗政和五年,周邦彥入為秘書監,路經金陵,至荊南(今湖北江陵),他在那裏曾居留過一段時間,當舊地重遊時,思懷起昔日同遊故人(「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心中有無限惆悵(「離思何限」),有感而作是詞。
*為邦彥晚年之作。此詞首句「綠蕪凋盡臺城路」已明確點出作者當時身處臺城(金陵)。羅慷烈《清真詞繫年校箋》謂此詞為周邦彥晚年重游荊南之作。當是政和五年明州解組,入都為秘書監,取道金陵,至荊南逢重九日所作,故用把酒持螯事。舊地重游,回首當年,故有「荊江留滯最久」之語。用山簡事,極切合所在地。祕書監掌圖書,故有「露螢清夜照書卷」之喻。政和五年,六十歲矣,故結拍有日暮之悲。

【賞析】
從不同角度寫秋寒,使詞氣韻生動。不致流於呆滯單調,且鉤勒刻畫,文意不斷,氣脈連貫,更能烘托其遊子之情。
以自然角度細寫冷落景象:「暮雨生寒」傍晚下了秋雨,天氣變得有了涼意。描寫作者的感覺。扣緊「秋」字,既寫環境蕭瑟,亦暗寓作者內心蕭瑟之意。閒極無聊
以自然及人事角度細寫冷落景象:「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剪」耳邊聽見促織鳴叫,聯想它催促人們紡織。扣緊「秋」字,亦寫「殊鄉又逢秋晚」之意。描寫作者的聽覺。/自然角度過渡至人事角度/閒極無聊
以人事角度細寫冷落景象:「雲窗靜掩,歎重拂羅裀,頓疏花簟。」不忍再看窗外景象,亦切合「秋」,需掩窗以減秋意。再寫生活無聊,更換日常用品,將竹蓆改鋪上被褥。描寫作者的感覺。
此句暗寓時光流逝之速,「重拂」二字有感嘆時光飛逝之意,以此烘托詞人思鄉念舊之情。
又有婉惜花簟被棄之感。借時節寒暖變遷,而有感於世態人情。「頓疏」二字言其變化之速,與「重拂」形成對照。
以人事角度細寫冷落景象:「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作者於蕭瑟秋景中,羈旅寂寞,閒極無聊,唯有讀書自娛。
上片主要鋪寫「殊鄉又逢秋晚」句意,「殊鄉」主要寫思鄉之情,「秋晚」照應下片懷人及日暮之悲。略寫,主要寫景。上片渲染秋天蕭瑟的景象,「殊鄉又逢秋晚」,為下片抒情作鋪墊。
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 承上啟下,回應上片「殊鄉又逢秋晚」;荊江是作者年青羈旅之地,又值秋天。今至臺城,又逢相同處境。又下啟下片懷人之情、日暮之悲。過渡自然。
時間與空間與上片轉換,回憶年青時候、身處荊州之地。
懷人之情:寫作者在荊州逗留了很久,結識了一群好朋友,至今作者值日暮之年,舊地重遊,想起當初和朋友互相對望,有無限的離愁別緒。
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
寫從前作者和朋友在「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的情境和故人歡聚,當時各人的詩情是何等宛轉飛揚。
現在自己客居異鄉,只好「空憶」以前的情境。
「空憶」一詞逆轉,將時間與空間帶回現實。啟下詞句。
憑高眺遠,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薦。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歛。
既然空憶,唯有登高望遠,所望者既為故友,亦為故鄉。
此情難以排解,只有悲中尋樂:備美酒蟹螯,謀得一醉,解離情之苦。
日暮之悲:作者只是強自排解思鄉懷友之情,作者身在暮年,愁思更深,決非一醉可解,悲上加悲,故云:「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歛。」又恐怕斜陽下山,不能盡興,明顯寫出遲暮之感。

【用典】
*「綠蕪」-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孤城覆綠蕪」。
*「深閣時聞裁剪」-韓偓《倚醉》:「分明窗下聞裁剪」。
*「露螢清夜照書卷」-《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綀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此句用典在虛實之間,(螢火蟲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借喻燈火)耐人尋味,而又易於理解。
*「蟹螯」-《世說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醉倒山翁」-《世說新語‧任誕》:「山季倫(簡)為荊州,時出酣暢,時人為之語曰:『山翁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2009-03-12 19:54:30 補充:
【技巧】

*善於融化前人詩句入詞

「渭水西風,長安亂葉」-唐代詩人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構句詞序略作調整,運用前人詩句內容意境。

*善於用典

*辭藻清麗,富艷精工。

用字華美,如綠蕪、雲窗、羅裀、花簟、露螢、玉液等,或用顏色、或用形態,華麗而不濃艷,清新貼切。

2009-03-12 19:54:52 補充:
*對偶工巧

「暮雨生寒,鳴蛩勸織」、「重拂羅裀,頓疏花簟」、「渭水西風,長安亂葉」及「玉液新篘,蟹螫初薦」。

*情景交融/融情於景

「綠蕪凋盡臺城路,殊鄉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間裁剪,雲窗靜掩。歎重拂羅裀,頓疏花簟。」

2009-03-12 19:54:58 補充:
*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綠蕪凋盡臺城路,殊鄉又逢秋晚」:點出時地-為空闊、蕭瑟、冷落景象-烘托詞人落寞之情。
承上空闊景象,再加細意描繪:
「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剪。」
「雲窗靜掩。嘆重拂羅裀,頓疏花簟。」
「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荊江留滯最久」承上啟下,回應「殊鄉又逢秋晚」,又下開懷人之情、遲暮之悲。
結句「但愁斜照斂」既寫夕陽西下,遲暮之悲,又回應照應篇首之意。
以上所寫景象活動,無一不緊扣「秋思」題意。

2009-03-12 19:56:32 補充:
原文。

綠蕪凋盡臺城路,殊鄉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翦。雲窗靜掩。嘆重拂羅裀,頓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憑高眺遠,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薦。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歛。
參考: 瑣窗寒,彙整。


收錄日期: 2021-04-15 00:52: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312000051KK006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