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當公布財政預算案或施政報告時, 傳媒所指的中產階級多數是納稅人, (或交薪俸稅的人, 交利得稅的是富豪,不算中產)
他們偏偏是貢獻社會付出最多,而得到社會福利最小的一群.
香港的呂大樂教授曾為香港進行階級分析﹐並著有《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一書﹐他認為香港在七十年代湧現了一批「新中產階級」﹐並認為這批「新中產階級」將會成為社會變革﹐最主要是政治變革的新動力。他對香港的中產階級有以下特點﹕
1.「中產階級」並不像以往所講的「希爾喬亞」(bourgeois﹐自僱者或小老闆﹐其實是小資產階級),他們並不因為擁有資本或者產權,而可以支配整個工作程序。
2.學歷、資歷、專業資格等,為「中產階級」帶來了較佳的工作及僱傭條件。有份參與決策的工作,薪金和福利較優厚。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性,也相對較有保障。
3.僱傭及生活條件優於一般僱員。
然而﹐當我們用正統的馬克思階級分析來進行劃分﹐中產這個字就不再以應收入和財產劃分﹐而是以生產資料擁有權和生產關係來決定﹕香港的夾心階層﹐一部份其實還是沒有擁有生產資料而收入較高的無產階級(proletarian)或半無產階級(semi-proletarian)﹐一部份是擁有少量生產資料的小資產階級(petty bourgeois,即中小企)﹐更大部份是協助大資本家管理生產資料的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即公司中級管理層)。 因此﹐香港的所謂「中產階級」﹐其實是由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已成的龐大社群﹐本來他們立場和利益都不一致﹐共通點只在於同時中等收入人士。所以﹐與其說他們是所謂的「新中產階級」﹐倒不如以階層分析將他們劃作夾心階層(sandwich class)。
正如之前的文章說到﹐所謂夾心階層﹐就是夾在社會基層和大資本家的中間的一個階層。由於香港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而不是完全不干預政策﹐加上六﹑七十年代出現過暴動和騷亂﹐所以政府還會為社會基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並透過公屋﹑綜援﹑免稅額和大學學費減免等體現出來﹔至於大資本家﹐他們擁有著資本﹐更是香港賴以生存的資金投資來源﹐在財可通神的拜金社會裡﹐他們從來都是暢通無阻﹐在建制內亦永遠有著影響力﹐回歸只是改變了華資與英資的影響力而已。換言之﹐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下﹐香港的夾心階層注定被大資產階級(grande bourgeois)所奴役﹐他們的影響力亦注定進入不了香港的建制和上層建築(superstruture)。也因為夾心階層納稅而得到的社會福利不及社會基層﹐在建制內亦難有著影響力﹐最終夾在中間而對社會充斥著不滿。
不過我們亦會發現﹐由七十年代夾心階層崛起﹐八十年代夾心階層迅速膨脹﹐到九十年代夾心階層成了香港生產力的經濟支柱﹐夾心階層並沒有如呂大樂教授預言般﹐積極參與香港政治和力求社會變革。儘管在九十年代因九一直選而出現了政黨發展﹐不過夾心階層卻沒有積極參與政黨問政﹐各個政黨的黨員人數在整個九十年代都是維持著一﹑二千個的水平﹐有人將這一切歸咎於香港人普遍政治冷感﹐其實是香港在整個二十世紀末﹐經濟都在迅速發展﹐社會各階層均能從經濟發展而得到成果﹐當中夾心階層亦得益不少﹔八十年代工業北移後勁濟轉型﹐夾心階層成了經濟主力﹐生活質素更在二十年間迅速提升﹐自然對社會感到滿意。直到泡沫經濟爆破﹐夾心階層才猛然發現自己的「夾心地位」﹐不滿才會湧現。夾心階層終於走上街頭關心政治﹐甚至參與政治﹐口號就是「爭取普選」。因為他們認為﹐就只有獲得政治參與權﹐甚至獲得香港管治權﹐才能改變他們的夾心情況。在現行建制下﹐要獲得香港管治權﹐就是「爭取普選」。
只是﹐在經濟低迷時充滿不滿的夾心階層﹐他們夾在中間﹐上不滿大資產階級的政商勾結﹐下不滿提供社會基層的福利是不勞而獲﹐這種「憎人富貴厭人窮」的政治取態﹐確實出現了割裂的情況。而香港的這群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建立了夾心階層政黨(其實是小資產階級政黨)時﹐卻忘記了夾心階層本身的「階級屬性」﹐所以香港政黨發展一直難以壯大。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不同﹐無產階級沒有生產資料﹐連基本生活資料都足襟見肘﹐所以他們「沒有甚麼好失去﹐除了鎖鏈」﹔夾心階層有一定積蓄﹑一定社會地位和一定財富﹐所以比起政治利益和權利﹐大部份夾心階層更關注是他們自身的經濟利益。有人批評小資產階級的政治取態從來都是不可靠﹐因為假如參與政治不利他們自己的經濟利益﹐甚至威脅他們的經濟利益﹐他們不但不參與﹐而且還會與大資產階級聯合起來口誅筆伐。至於經濟低迷時充滿不滿的夾心階層﹐也隨著經濟復甦﹐他們自身經濟利益逐步改善而冷卻下來﹐他們的政治熱衷度也會逐漸降溫﹐反而將集中力放在如何「致富」--即如何由小資產階級變身為大資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