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铁路运输(Rail Transport)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
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编辑] 概要
铁路运输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其中一种最有效的。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这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编辑] 运作
旅客列车(玉泉站)
DF8货运机车
F59PHI客运机车一个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很多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火车将无法顺利运行。
首先,是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其次是系统的用途为何:客运或是货运,若是客运,还要考虑乘客是通勤者还是中、长途旅行者。
当弄清楚需求后,便要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轻铁、重铁还是高速铁路。另外还有单轨铁路、胶轮路轨系统和磁浮铁路等,因为这些线的列车也是以轨道导引行走。现时很多大城市都设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或路面电车系统。
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后,便要小心选择使用的轨距。
列车动力方面,古时用马,后来有蒸汽,现在则用柴油或电力。如果是电力,便需要电气化的系统。这样一来,又有不同的方法为列车供电。最普遍的是接触网供电及轨道供电。
最后,要根据交通流量决定路轨的数目。如果流量是小的,可以只建一条路轨,但一定要有避车处让多于一列列车使用这条铁路。流量大的,可以铺双线甚至多线,有些繁忙的路段甚至有八线平行行走,每个方向有四条路轨。
[编辑] 历史
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二千年前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轨道运行。
1804年,理查·特里维西克在英国威尔士发明了第一台能在铁轨上前进的蒸汽机车,但没赚到什么钱。
第一台取得成功的蒸汽机车是乔治·斯第芬孙在1829年建造的“火箭号”。
1820年代,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
很快铁路便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通行起来,且成为世界交通的领导者近一个世纪,直至飞机和汽车发明才减低了铁路的重要性。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后,首条使用接触网供电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柴油和电力驱动的列车逐渐取代蒸汽推动的列车。1960年代起,多个国家均建置高速铁路。而货运铁路亦连接至港口,并与船运合作,以货柜运送大量货物以大大减低成本。
现时在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144个设有铁路运输(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内),其中约9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客运铁路服务。铁路依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建于上海,由英国人兴建,后被清朝地方官员买回并拆毁。而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则是由李鸿章兴办的开滦公司煤矿所建。
台湾第一条铁路是在清代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建成,当时的路线为基隆—新竹,规格上采用英国人马德利所设计轨距为3呎6吋(1,067mm)的铁路。
2009-03-02 11:22:49 補充:
历史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2009-03-02 11:23:01 補充:
巴黎是公共汽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共汽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共汽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公共汽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2009-03-02 11:23:17 補充:
19世纪的公共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车辆的舒适度受到限制。有轨电车的发明使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汽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行。
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交车亦开始改以内燃机驱动。现在大部分公交车仍以汽油、柴油引擎为动力。
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制使用石油气、天然气和电力驱动的客车。 superlist forum
2009-03-02 11:23:54 補充:
[编辑] 城市客车
一般的客车均以提供最大的载客量为目标,大部分空间均摆设座位,通道等空间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客车可以根据其机械操作、外形设计等而分为以下类别:
[编辑] 类型
[编辑] 按格局分类
2009-03-02 11:24:12 補充:
行走于温哥华的铰接客车。
德国汉堡的双铰接客车。双层客车:车厢分为两层,载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辆车长10米并容许企位的单层客车可运载约70名乘客,而长度相近的双层客车则能运载约130名乘客。伦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买等城市均大量采用双层客车。其中,自1950年代起于伦敦服务的Routemaster车款更成为该市的地标(因应欧盟要求欧洲各国的客车在2016年后必须全数是超低地板客车以方便老弱人士,于2005年年尾全数退役)。有些双层客车的上层不设车顶,供游客登上作浏览沿途景色,
2009-03-02 11:24:23 補充:
称为“敞篷客车”。香港亦有开篷巴士为接驳山顶缆车站至中环的服务。台北的公共汽车处曾购买过双层巴士,后因车辆高度以及车辆其他问题而不再添购、使用。
铰接客车(挂接巴士):有些会以两节车身来增加长度及载客量,并在两节车身间加设可伸缩的接合位置(类似列车车卡之间的接驳部分)以辅助转向,好处是当行走一些路程短而客量高的路线时,可接载更多乘客,同时也可免却乘客在双层巴士上落楼梯的麻烦,加上灵活性又不比普通单层巴士甚至双层巴士逊色。这些客车称为铰接客车,于北美各地
2009-03-02 11:24:36 補充:
颇为盛行。中国大陆也称“铰接车”为“通道车”。在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见,但这在台湾较罕见。20世纪80年代中期,沈阳客车制造厂生产出了全中国第一台“双铰接客车”,商标为华龙牌,长23米,并进行了量产,曾在沈阳多条公交线路上长期使用。近年欧洲制造商更生产了“双铰接客车”、“双层铰接客车”等;全球最长的客车——在巴西营运,长26.8米的沃尔沃B12M巴士,便是一辆双铰接客车。[1]
低地板客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日本盛行的低地板客车,车厢地台比旧款客车贴近路面,并且只有一至两台阶。后来日本开始出现一些超低地板客车(上下车处仍设有一台阶)。后来被无梯级客车(日语:ノンステップバス)取代。
2009-03-02 11:25:32 補充:
低底盤公車:在20世纪末期开始盛行的低底盤公車(香港称低地台巴士/超低地台巴士/特低地台巴士),车厢地板比旧款客车更贴近路面。全车低地板的被称为低地板客车,而后半车厢有二三台阶而前半车厢低地板的被称为低入口巴士。这些巴士装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轮椅的人士),并缩短上落所需的时间。在香港,超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见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超低地台巴士。随着香港社会对无障碍运输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机场启用,政府要求各间巴士公司以超低地台巴
2009-03-02 11:26:03 補充:
士服务机场线。自此之后,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会购置环保超低地台巴士。在中国大陆,低地板/入口客车正在普及,在部分大中城市的部分路线上营运。这些客车绝大剖份使用后置发动机,因为前置发动机客车的传动轴跨过地板底,中置发动机客车的发动机设于车厢中间,难以做到低地板。例外的是Dennis Loline客车,虽然是前置发动机设计,但传动轴靠往一边,可以造出不设梯级的车厢。
[编辑] 按尺寸分类
双层客车:以车身长度再可细分类,常见有10米、12米、13.7米,15米。
2009-03-02 11:26:18 補充:
单层大型客车:一般是指长11米或以上,或载客量超过70人的客车。例子如日本的三菱FUSO Aerostar,英国的丹尼士长矛、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300、富豪B10BLE,中国大陆的金龙XML6920G,德国的利奥普兰(中国大陆称其为尼奥普兰)Centroliner。
单层中型客车:一般是指尺寸在10米以下,载客量30至40人的客车。在
2009-03-02 11:26:40 補充:
中国的中小城市比较普遍。在中国大陆,人们通常使用中客、中巴的简称来称呼中型客车(巴士);但香港并未对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区别,而中巴的简称亦一般用来称呼曾于香港营办大巴服务的中华巴士。英国、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长约10米、宽2.3米、载客量30至50人的单层巴士。如丹尼士飞镖巴士、富豪B6LE巴士及日野Rainbow等。
小型客车(小公共):简称“小巴”。一般小型客车的体积比普通客
2009-03-02 11:27:38 補充:
车)为小,载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间。它们多数行走于客量较低或需要服务偏远、弯多、路窄地区的路线。有些路线亦会使用以提供频密的班次。在营运上,大部分地区的小型客车与普通客车没有分别,例如澳门,由于澳门路窄车多,同时斜路弯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门巴士发展史上占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巴的营运制度是独立于普通巴士之外。为了与“小巴”区别,一般公共汽车有时也被称为“大巴”。(参见:香港交通
2009-03-02 11:28:34 補充:
客车(或称巴士,音译自Bus)是一种用来输送大量乘客的汽车,经常使用在长途旅行或是大众运输。巴士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最早的大众运输工具。现代客车一般外形为长方体,有窗,车内设置坐位。一般来说,客车是最普遍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
2009-03-02 11:28:59 補充:
大众运输里所使用的客车,也称为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公共汽车在中国大陆又称为公交车、公汽,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台湾又称为公车、客运;在香港和澳门,则多直接称为巴士。
2009-03-02 11:29:29 補充:
[编辑] 香港公共小巴
香港红色小巴主条目:香港小巴
香港的公共小型巴士(简称小巴,俗称Van仔)是载客量为16人的空调客运车辆,作为巴士和铁路的辅助及接驳交通工具。根据现时香港法例规定,全香港只可有4,350辆小巴营运。根据小巴牌照类别,可分为“红色小巴”及“绿色专线小巴”两种。
2009-03-02 11:30:08 補充:
公共小巴(全称公共小型巴士)是指一些载客量比较少的大众交通工具,一般载客量约9至24人不等。在城市中运营的公共小巴多为大巴的辅助,路线与大巴相同或与大巴互补
2009-03-02 11:30:34 補充:
出租车(英文:Taxi;中国大陆大部分城市称出租车,台湾称计程车,广东、香港及澳门称的士,新加坡、马来西亚称德士)是按表收费的交通工具,收费通常较其他交通工具高。
出租车载客量不多,一般只有4至5个座位。搭乘出租车除了扬手招呼外,还可利用电话、网络预约。
2009-03-02 11:31:20 補充:
香港
香港市区的士
香港新界的士主条目:香港的士
香港的称为“的士”(Taxi的粤语音译)。香港的的士分为三种,分别是市区的士(红色车身,俗称“红的”)、新界的士(绿色车身,俗称“绿的”)及大屿山的士(蓝色车身,俗称“蓝的”)。三种的士中,只有市区的士能在全港各处行走(除大屿山南部、愉景湾、马湾(晚上23:00至早上7:00除外)及边境禁区(深圳湾口岸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除外)),新界的士只能在新界的屯门区、元朗区、大埔区、北区、沙田区
2009-03-02 11:32:43 補充:
的马鞍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学园及西贡区的将军澳新市镇以外的大部分地点内行走(此外,新界的士亦可以指定路线前往港铁荃湾站、沙田威尔士亲王医院、观塘顺利邨、沙田马场、港铁坑口站、香港国际机场、港铁青衣站及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大屿山的士则只能在大屿山南、东涌、机场及迪士尼行走,商业行驶中不能离开大屿山。
[编辑] 收费方式
香港的的士以首2公里为基本车费,以市区的士为例,其起表价为HK$18,新界出租车为HK$14.5,大屿山的士则为HK$13。然后每200米或每分钟等候时间,按路程长短的士种类加收HK$1-$1.5不等。
2009-03-02 11:33:19 補充:
渡轮,又称渡船,是一种水上运输交通工具,它可以是一只船或舢舨等,来回于两个或者三个及以上的码头之间。渡轮用作运送乘客,可以称为客轮。渡轮也可能运送货物(包括危险品、家畜、车辆甚至火车等)。
渡轮可以是定期斑次,也可以是等客满才起行的。在威尼斯的水上的士也称为渡轮。渡轮每次行走可能是只服务一位客人,否则可以称之为水上巴士。
渡轮运输比渡江大桥,以及海底隧道更有机动性,后者资本投资成本大,回本时间长,投资风险相对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