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勁既人快d入尼啦喂

2009-03-01 7:45 am
李林甫和楊国忠對安史之亂應負之責任....


起用安史降將和借回纥兵平亂 的 後遺症...

回答 (2)

2009-03-01 8:31 am
✔ 最佳答案
李林甫
唐高祖祖父李虎五世孫,小名「哥奴」,性狡獪,為舅氏姜皎所愛。侍中源乾曜對李林甫評價不好,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任御史中丞。開元二十二年至天寶十一年間任宰相,追封太尉,揚州大都督,陰柔奸狡,人稱「口蜜腹劍」。李林甫專權十七年,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後時多認為他正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元年間,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等皆以節度使之職入朝知政事。李林甫欲杜絕「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專任大將,李林甫利用這些人不識文字,無法入相,以便鞏固自身的權力,但這一來使安祿山竟趁機亂階,間接造成安史之亂爆發。
生平
楊國忠早年投效軍伍,741年,楊國忠由楊貴妃推荐而任官,天寶九載請求改名,玄宗賜名「國忠」,以樗蒲為供奉官。楊國忠最早與李林甫聯手打擊舊世族,玄宗如此信任楊國忠,主要是為了牽制李林甫的專權。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繼任宰相兼文部尚書,並身兼四十餘職;楊國忠不斷憑藉楊貴妃擴張自己的權力,蒐羅天下奇才,迸拔淹滯,也不斷打擊安祿山,他認為安祿山必反,並企圖剝奪他的權力。導致了安祿山對楊國忠的不滿與仇視,使得安祿山決定提前叛變。天寶十四載,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叛亂,藉口討伐楊國忠。六月陷潼關。楊國忠遊說唐玄宗逃往四川;在逃往四川的馬嵬驛途中,將士疲憊飢餓,拒絕繼續前進,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高力士等策劃謀叛,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家兄弟,楊國忠逃進西門內,諸軍士蜂擁而入,將他亂刀砍死。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大肆分封節度使,於是藩鎮數量激增。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中央無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鎮割據的問題。當時方鎮表面上臣服於唐室,但事實上卻割據一方,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此一割據狀態可謂一直維持至唐亡乃至五代十國。唐末,宣武節度使朱溫帶兵進入京師長安,控制唐室。其後當朱溫廢唐哀宗,建立後梁,自立為帝,全國各地隨即各自獨立。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借兵,回紇則憑平亂有功,也屢屢各唐室勒索財帛,騷擾邊境,唐的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隸屬唐朝的西域地區更被吐蕃和回紇所佔領。
參考: wiki
2009-03-09 7:52 am
李林甫和楊国忠對安史之亂應負之責任....
A: 李林甫: 為保相位倡以胡人為節度使,使安祿山能掌兵權。 引致安史之亂
  楊國忠: 因忌安祿山常向玄宗進讒,迫使其造反。又當安史 亂軍迫近潼關時,他又忌潼關守將哥舒翰出關迎敵,使全軍 覆沒,長安陷落,使安史亂事擴大至整個北方。

起用安史降將和借回纥兵平亂 的 後遺症...
A: 安史降將:不尊朝廷,截留賦稅,使唐室收入減少,未能中 興。又態度囂張(如河北三鎮),時順時叛,朝廷須予以討 伐,耗費國力。
 回纥:恃功苛索,天可汗之威蘯然無存。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28: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28000051KK023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