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歷朝歷代跟現在一樣,各地都有本地方言,但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並出現了一種名為「雅言」的共同語。《辭海.雅方》條說:「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孔穎達在《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阮元在《與郝懿行論〈爾雅〉書》中解釋說:「正者,虞夏商周都之地之正言……正言者,猶今官話也。」可見,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
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周朝的國都豐鎬(今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全國雅方。由於周朝採取分封制,周王室把親戚分到各地,成為諸侯國,於是周朝的王公貴族便把「雅言」帶往各地並逐漸傳播開來。此後,周王室遷都洛邑(也就是東周的開始),雅言又在洛陽進一步得到傳播。而其後的孔子在魯國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可以說,孔子是中國推行「普通話」的先驅。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承襲了周朝的雅言並把它作為官話;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後,同樣皆以雅言為官話。此後,隨著各朝國都的不斷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不斷隨之修正,但多數仍以京城語言為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官話」、「京腔」。元代以後,由於京城多設在北京,於是北京方言便很快成為全國通用的雅言了,最終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普通話」。
粵語又叫廣東話、廣州話、廣府話、白話,係漢語七大方言之一,隨住廣東人威震四海,現時全世界有近八千萬人用粵語
秦朝以前,廣東所住既係南越族人,古代廣東話與壯語、侗語、傣語等壯侗語族亦即古台語有密切關係,廣東人稱呼人「阿豬阿狗」個阿字,就係古台語既用法。到周朝以後楚人不斷進入嶺南,楚方言既傳入,令粵語起變化。跟住到秦始王派五十萬大軍殺入南越,中原漢語向南滲透。三國時期,南下移民增加,粵語又受中原漢語同吳越方言影響。南北朝、唐朝都有大批中原人遷入珠江三角洲,到宋朝,中央集權制令地方勢力減弱,粵語與中原漢語既關係越來越疏,形成使用至今既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