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台語/台灣話:
廣義:指蹛佇台灣即塊島嶼的人所使用的語言,稱呼做「台灣話」,指原住民語、客家語、福佬語。
狹義:單純指福佬語(閩南語)。
(1)一百外冬來約定俗成的講法:譬如:連雅堂(1878~1936)佇伊的「臺灣語典」自序(二)內容記載,「即碼的囡仔,七歲開始上學堂讀冊,天真浪漫又古錐,開始咿咿哦哦(i-or)唸冊歌仔的時陣,學堂的先生煞禁止使用『臺語』。另外一寡知識青年,一路迢迢(tiau)到日本留學,學習現代化的知識,勤學拍(扑)拚十外冬,完成學業轉來台灣,煞袂記得家己的母語─『臺語』。」顯然至少佇一百冬前,『臺語』已經是一個日常生活的口頭語囉。
(2)台灣上有代表性的語言:佇台灣所使用的語言人口比例是:福佬語(前身叫閩南語)佔百分之七十四、客家語佔百分之十二、北京語(俗稱國語)佔百分之十二點五、原住民語佔百分之一點五。
(3)佇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為卜取得經濟利益,需要大量開墾土地種作,所以派人到福建、廣東沿海招募移民來台灣開墾。將故鄉的「泉州話」佮「漳州話」帶來到台灣。
(4)西元1661年4月底鄭成功父子率領蹛佇(dùa-dī)福建沿海的三萬六千大軍,前來台灣趕走了荷蘭人,鄭氏是泉州府南安縣人,泉州人佔多數,所以講話主要是以泉州話的「南安」、「同安」做標準。佇迄陣開始,「泉州話」成做台灣話的要素之一。
(5)西元1683年滿清佔領台灣的時,為著生活的因素,嘛是一波一波的唐山公來台灣討趁。移民當中除了原本的「漳州話」佮「泉州話」以外,另外「廈門話」嘛開始登陸大台北。
(6)台灣地區的住民,因為長期的相處、語言交流,形成了所謂「漳泉濫」,目前北部音著是「漳泉濫」偏「泉州腔」,南部音著是「漳泉濫」偏漳州腔。
(7)仝款是漳、泉音的透濫,佇中國閩南地區叫做「廈門話」、佇台灣地區著叫做「台灣話」。
所以,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