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生平-生卒年 急急急!!!

2009-02-22 12:19 am
張騫生平-生卒年is what??

回答 (3)

2009-02-28 5:07 am
✔ 最佳答案
張騫(前195年-前114年)字子文,西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與卓越的探險家,對絲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西漢成固人(今陜西城固縣)。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第一次出使

前139年 (漢建元四年),張騫率100多志願人員,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國,打算與月氏人結盟來對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殺月氏王並以其頭為飲器,迫使月氏部落放棄甘肅,穿過戈壁沙漠,遷往遙遠的康居。



張騫等人從隴西 (今甘肅)往媯水 (今阿姆河一帶,前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流域出發,中途遭匈奴俘虜,當時匈奴的首領單于沒有照例殺掉他們,而是將他們秘密監禁起來,還讓張騫娶了匈奴夫人,甚至還生了幾個小孩。但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節身份,始終保留著使節的象徵——「漢節」,等待完成漢武帝交付他們使命。



前129年,張騫和隨從堂邑父兩人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取道車師國 (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接著沿塔里木河西行,經龜茲國 (今新疆庫車東)、疏勒國 (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 (Ferghana,今費爾干納盆地),這裡,離他們出發地有6000公里之遙。在這裡,他們看到了汗血馬,大宛國王歡迎中國的使節,並派人做嚮導,幫助張騫等人到達了月氏人所在地——媯水流域 (烏滸水,Oxus)的康居 (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這裡土地肥沃,民眾生活安樂,月氏人無意聯合漢朝來對付宿敵匈奴。張騫在附近的大夏國看到了"邛竹杖"、"蜀布" (都是中國四川的特產),當地人稱這些來自"身毒" (印度)。



前128年 (漢元朔元年),張騫啟程回國,此時他已經搜集了絲綢之路腹地的大量資料,包括大宛、大夏 (巴克特裡亞)、康居 (索格狄亞納)等。為避免再次被匈奴俘虜,張騫繞遠路從蔥嶺、沿崑崙山北麓而行,經莎車、於闐 (今新疆和田)、鄯善 (今新疆若羌),但不幸又被匈奴擒獲。

前126年,匈奴單于死去,張騫乘機帶著堂邑父以及匈奴妻子逃脫,終於回到了中國。100多人的使團,生還的只有兩人,漢武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開拓的這一條路線,也就是今日的絲路中線,主要在天山南麓。
2009-02-28 12:40 am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他與他的副使先後到過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國,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國的友好關係。同時,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產相繼傳入中國,中國絲綢等商品也大量被運往西域,從而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奉使通西域,聯絡月氏,夾擊匈奴。途中被匈奴截獲,拘禁十一年後逃脫繼續西行,越蔥嶺,經大宛(在今中亞費爾干納)、康居(在今鹹海與巴爾喀什湖間),抵大月氏(在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由於大月氏西遷後定居於此,已無意報復匈奴,所以張騫留大月氏一年多後就返,但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於元朔三年(前126年)才回到長安。後以校尉隨衛青擊匈奴,封博望侯。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烏孫國(在今伊犁河流域)。到烏孫後又派副使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今伊朗西北)、身毒(今印度河上游)等地。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與烏孫使者還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是漢人第一次到達中亞各國,打通了漢朝直接通往中亞的道路,史稱「鑿空」。後來這條經由中亞直通西方歐洲的陸上交通道路就被稱為「絲綢之路」。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和中亞各國的直接聯繫,雙方使者往來不斷,中國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從此進入一個新時期。
2009-02-22 1:24 am
張騫(前195年-前114年)字子文,西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與卓越的探險家,對絲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西漢成固人(今陜西城固縣)。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第一次出使

前139年 (漢建元四年),張騫率100多志願人員,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國,打算與月氏人結盟來對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殺月氏王並以其頭為飲器,迫使月氏部落放棄甘肅,穿過戈壁沙漠,遷往遙遠的康居。



張騫等人從隴西 (今甘肅)往媯水 (今阿姆河一帶,前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流域出發,中途遭匈奴俘虜,當時匈奴的首領單于沒有照例殺掉他們,而是將他們秘密監禁起來,還讓張騫娶了匈奴夫人,甚至還生了幾個小孩。但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節身份,始終保留著使節的象徵——「漢節」,等待完成漢武帝交付他們使命。



前129年,張騫和隨從堂邑父兩人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取道車師國 (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接著沿塔里木河西行,經龜茲國 (今新疆庫車東)、疏勒國 (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 (Ferghana,今費爾干納盆地),這裡,離他們出發地有6000公里之遙。在這裡,他們看到了汗血馬,大宛國王歡迎中國的使節,並派人做嚮導,幫助張騫等人到達了月氏人所在地——媯水流域 (烏滸水,Oxus)的康居 (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這裡土地肥沃,民眾生活安樂,月氏人無意聯合漢朝來對付宿敵匈奴。張騫在附近的大夏國看到了"邛竹杖"、"蜀布" (都是中國四川的特產),當地人稱這些來自"身毒" (印度)。



前128年 (漢元朔元年),張騫啟程回國,此時他已經搜集了絲綢之路腹地的大量資料,包括大宛、大夏 (巴克特裡亞)、康居 (索格狄亞納)等。為避免再次被匈奴俘虜,張騫繞遠路從蔥嶺、沿崑崙山北麓而行,經莎車、於闐 (今新疆和田)、鄯善 (今新疆若羌),但不幸又被匈奴擒獲。



前126年,匈奴單于死去,張騫乘機帶著堂邑父以及匈奴妻子逃脫,終於回到了中國。100多人的使團,生還的只有兩人,漢武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開拓的這一條路線,也就是今日的絲路中線,主要在天山南麓。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20: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21000051KK012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