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思

2009-02-19 5:56 am
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篇章內容

枯藤老樹昏鴉[1],小橋流水人家,古道[2]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3]在天涯[4]!

題目 1

本文在體裁上屬於:
A. 詩歌
B. 詞
C. 散曲
D. 賦


題目 2

下列哪個句子運用了襯托修辭?試選出來。
A. 枯藤老樹昏鴉。
B. 小橋流水人家。
C. 古道西風瘦馬。
D. 斷腸人在天涯。


題目 3

以下各項是對本文寫作方法的分析,哪一項是不正確的?試選出來。
A. 本文採用了情景結合的寫作手法,前四句寫景,末句抒情。
B. 本文首句寫因為枯藤老樹,作者感到了秋深歲暮,又由昏鴉歸巢感到深秋歲暮還不能回家,從而引起了飄泊無依、有家歸不得的感慨。這是採用了融情入景的寫作手法。
C. 本文最後兩句展現了一個形象:餘暉即將消盡,漫長的黑夜即將降臨,可是遠離故土、飄泊天涯的遊子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宿。這是採用了捕捉形象來表現主題的寫作手法。
D. 文中「古道西風瘦馬」一句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格。


題目 4

本文的主旨是:
A.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襯托遊子淪落天涯的悲苦淒楚。
B.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襯托遊子的思鄉之情。
C.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襯托出作者艱難的處境和消沉的意志。
D.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遠遊的友人的牽挂。


題目 5

以下哪項對「斷腸人」一詞的解釋並不正確的?
A. 極度悲哀的人。
B. 源自「肝腸寸斷」一詞。
C. 文中的斷腸人是因極度思鄉而「斷腸」。
D. 文中的斷腸人不是指作者本人。

每條都好難選擇...

回答 (3)

2009-02-19 6:02 am
✔ 最佳答案
1) C. 散曲
2) B. 小橋流水人家
3) D. 文中「古道西風瘦馬」一句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格。
4) A.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襯托遊子淪落天涯的悲苦淒楚。
5) D. 文中的斷腸人不是指作者本人。
2009-02-20 12:59 am
元曲欣賞 天淨沙﹒秋思

[越調]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籐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 字千里,號東籬。他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多寫神仙道化,故有“馬神仙”之稱。曲詞豪放洒脫,散曲成就尤為世人推崇。現存小令百多首,套數二十三套。其中套數[夜行船]《秋思》被譽為“萬中無一”。

【字句淺釋】

越調:元曲宮調之一。天淨沙:曲牌的名字,相當於宋詞中的詞牌。秋思:這首曲的題目。這首“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是元曲中最廣為傳誦和稱道的作品。昏鴉:黃昏時候的烏鴉。

【全曲串講】

時已深秋。一個遠離故鄉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在那蕭瑟的秋風裡,走在一條荒涼的古道上。纏繞著枯籐的老樹上,已經有黃昏時棲息的烏鴉。一條溪水從小橋下流過,橋對面便有居住的人家。夕陽漸漸西沉,天快黑了,風更涼了。遊子卻還要騎著疲憊的瘦馬,一顛一簸地漂泊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他愁腸萬斷啊!

【言外之意】

遊子思鄉是自古以來詩人筆下一個永恆的主題。但此曲中之遊子,到底要向何處去?遊子斷腸,但未明言思家。這是此曲與其它遊子思鄉名作的區別!

其實,世人思家,是靈魂深處尋覓生命本源(真正的家)的衝動在人這一層次的反應。作者喜歡寫神仙道化作品,它們正好描述了人們尋覓生命本源的具體過程,而作者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生命本源的追尋者。因此,筆者認為,作者是在通過極其巧妙的形象思維,表現自己對生命本源不辭千辛萬苦的不懈追求。作者有“馬神仙”的稱號。料想他不虛此名,在去官歸隱之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再也用不著在自己的生命回歸路程中騎著瘦馬、漂泊天涯!

2009-02-19 17:00:29 補充:
本文在體裁上屬於:
答案係C

2009-02-19 17:01:25 補充:
下列哪個句子運用了襯托修辭?試選出來。
答案係D

2009-02-19 17:02:44 補充:
以下各項是對本文寫作方法的分析,哪一項是不正確的?試選出來。

D. 文中「古道西風瘦馬」一句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格.

d根本不是 所以係d錯

2009-02-19 17:03:31 補充:
本文的主旨是:

答案係A. 本文以秋天蕭瑟的景物襯托遊子淪落天涯的悲苦淒楚。
參考: , 自己, 自己, 自己, 自己
2009-02-19 6:07 am
1.C
2.D 用A,B,C襯托D
3.D 「古道西風瘦馬」係冇修辭既
4.B
5.B 極度悲哀的人=極度思鄉而斷腸的人=作者本人
參考: 啟思中國語文 中三上


收錄日期: 2021-05-01 10:09: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18000051KK018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