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首唐詩講两個人一年分別, 情況似而家我哋環境...

2009-02-16 7:59 pm
這.一.首.唐.詩.係.講...
两.個.人.一.年.分.別,
情.況.似.而.家.我.哋.環.境...
你.可.以.寫.為.白.話.文.嗎 ?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
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
西樓望月幾回圓

回答 (2)

2009-02-17 5:21 am
✔ 最佳答案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春天。前一年初夏,作者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刺滁州(今安徽滁县),本年春在滁州任所写此诗寄赠友人李儋、元锡。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顺理成章。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感,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意味。开端扣题,由去年说到今年。与友人分别,又逢花开,已经一年,而用春花关联起来,自然而又流畅。一年来,国家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就在作者出任滁州刺史的当年冬天,奉命东征叛乱藩镇的泾原兵在长安又哗变作乱,并奉朱肶为帝,德宗出奔奉天。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因此,“世事茫茫”、“春愁黯黯”,不是泛泛之论,都包含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内容。由于国乱民穷,自己又有志难申,欲弃官归隐,而又不忍漠视家国百姓之难。于此,就不禁将内心的重重矛盾推心置腹地向朋友倾诉。“世事茫茫”,给人以混茫无涯、难以捉摸之感,正是当时特定的政治局势的写照。“春愁黯黯”,涂上了一层阴沉黯淡、纷扰纠结的色素,恰好展示了作者此时的心绪,情愫如此,因而只好抱膝独卧。“世事”就客观而言,“春愁”就主观而言。“难自料”承“已一年”而申述其变化,“独成眠”承“逢君别”以表明独处怀友。“身多疾病”承“春愁”句,申述了自身的困难;“邑有流亡”承“世事”句,表达出人民的疾苦。自身困难虽加剧归隐之念,人民疾苦却唤回济时之心。中间四句归结到“愧俸钱”,正说明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
{ http://www.artx.cn/
尾联归结全诗,回应首联。“闻道欲来”,写对方关念自己;“西楼望月”写自己盼望对方。怀人望月,由来已久。就本篇来说,诗人不仅想借普照两地的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更要用月轮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而“望月几回圆”,又正说明了自己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至此,招请速来之意,不言自明,耐人体味。全诗始于感叹分别,终于盼望团聚,绾合紧密,浑然一体,而友情之深挚浑厚,溢于言表。

韦诗以描写山水见长,但其诗中亦有不少忧念国事、关怀民瘼的内容。在这首怀念友人的诗篇中,作者对大唐王朝前途的叹惋,对自己忧愧交加的内心世界的揭示,都说明诗人对国计民生的大事并没有忘怀。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被誉为“不负心语”(沈德潜《唐诗别裁》)。这两句诗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无可奈何的处境和高尚的人格美。这首律诗写来平易亲切,通篇不用典实,节奏流丽响亮。刘熙载《艺概》说:“律诗不难于凝重,亦不难于流动,难在又凝重又流动耳。”既凝重又流动,正是这首诗的特色。

2009-02-20 2:15 am
煲呔曾.........年初二輕語鬍鬚曾

去年煙花逢君別

今晚煙花又一年

醜事多磨難自料

作痛忍忍獨成眠

身多仇口怨田里

港有流感愧俸錢

聞道欲來學卸責

官邸推手過幾招


改成"港詩"後會淺白得多, 唔使點解釋都明。

2009-02-20 09:00:25 補充:
原詩解作: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去年花開時節,適逢與君分別;今日春花又開,不覺已經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人間世事茫茫,件件難以預料;春愁昏昏黯黯,夜裏獨自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我身體多病,越發思念鄉田故里;管轄下之地方還有災民,我真愧領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聽說你想來此探訪我;西樓望月圓了又圓,卻還不見。)

2009-02-20 10:26:16 補充:
港有流感愧俸錢

說錯了, 兩件蛋散都係:


港有危難照俸錢

(人工照袋戲照做, 記者鏡頭前消費三兩千又當話係帶頭消費....... 妖!)


收錄日期: 2021-04-22 23:00: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16000051KK005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