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本來不想在此參加討論, 可是我又不能不講, 我剛在我的奇摩部落格貼了一篇科學與信仰不矛盾的見證, 何仲柯醫生說的見證. 他起初聽教授說進化論的基本觀念是:萬物都是偶然碰出來的,沒有創造者。有一本書叫“The Blingd Watch Maker”,就是說這世界是胡亂湊成的。後來他參加有一次團契舉行辯論會,討論進化論與創造論。為協助他們找資料,我們借了一套“Footprints in Stone”,講到在德州找到人和恐龍的足印在一起。後來參加「聖經科學協會」(Bible Science Association) 的聚會,眼界大開,知道不少基督徒科學家潛心研究這個課題。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進化論是沒證據的。回想過去在大學時糊裡糊塗,就立下決心研究進化論與創造論。
過去,我因為聽到進化論者和書本上說得言之鑿鑿,煞有介事,滿以為進化論是實驗科學,誰知研究之下,發覺原來不是。實驗科學能不斷重複的驗證,例如兩份氫一份氧是水,那是可以重複的事,然而進化論說從單細胞至今三十五億年,猴子進化成人四百萬年,有誰那麼長壽可以看著猴子進化成人呢?這是不可能的。何況猴子變成人的時間,在進化論的時間表上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時間。如此說,進化論沒辦法重演。
聖經上說,上帝造萬物「各從其類」;進化論說,一切都是逐漸進化而來。進化論說,北京猿人是從一個類似猿猴的生物進化而來。根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這樣北京猿人就應比猿猴更能「適者生存」了,可是現在地球上沒有北京猿人,卻有猴子。所以這說法與事實矛盾。按進化論的說法,過度生物肯定比進化論之前的生物更適應生存,但是,我們看見的倒是進化之前的生物,不是進化過渡的生物。這是甚麼緣故?再者。照他們的說法,那麼生物界應有很多進化了一半的生物,但是我們從來沒看見過。
我們看到的是,類與類之間有很大鴻溝。「類」字在聖經原文「界限」、「範圍」之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見的:生物有清楚的界限、範圍,互不跨越。現實完全支持聖經,與進化論相反。即使在化石記錄中,也找不到所謂「進化」了一半的生物。魚始終是魚。博物館說是三億年前的魚,與今天的魚都是魚的模樣。二億五千萬年前的蝦,與現在的蝦形貌一樣。活化石幾千億萬年都沒改變。何來進化?
我在哈佛大學對學生演講時,有位之前是北京大學的醫生,來哈佛大學讀分子生物學。他告訴我,曾找到一些包在琥珀裡的蟑螂,是真正生物,保存得很好。把牠解剖,發現與現在的蟑螂沒有兩樣;將牠的遺傳基因分析,前後一樣。如照進化論計算,這是三億年前生物,為什麼與現在的一樣?難道牠三億年也沒有進化?其實,蟑螂就是蟑螂,各從其類,是很明顯的!
身為醫生,我對另一個聖經原則也很感興趣。創世記一章25節說:「上帝看著是好的。」第31節說:「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可見萬物受造時是理想的、完美的。之後變得不好,是因為人犯了罪,自己要做神,要自定好壞。所謂「知道善惡」,就是判斷 (創世記三章5) 。試想,被造的怎能與創造者脫離關係?一朵花在陽光下開得很燦爛,可是把它剪下來,與生命的源頭脫離關係,陽光就叫它死得更快。自然界的律不是由人們來判斷好壞的,例如地心吸力有它的功用,如果沒有,我們無法腳踏實地。即使我不信有地心吸力,它仍存在,這是事實。如果我們硬要自定好壞,不理地心吸力,從十層樓跳下去,必然粉身碎骨。人因為自作主張,不要造物主,死亡和敗壞就來了世界!
基因突變
聖經上記,萬物受造時是好的,現在卻是愈來愈差。我是醫生,很了解這情況。醫學上所謂「遺傳基因突變」,是近代生物學研究的尖端。生物的表現,好像有個類似電腦程序的原則控制者,這就是遺傳基因 (DNA),各個生物的資訊都存在其中,透過它表達出來,就是不同的生命。現在很多人做遺傳基因工程,但改來改去,都是那種生物。改得最出名的是大腸桿菌。我從一些照片看見一束混亂的像是「頭髮」的東西,另一點有條小白尾鉤出來,將人類製造的胰島素遺傳基因一點黏上去,像加上電腦晶片,大腸桿菌就機械地繼續產生些人類胰島素出來;但對它一點也沒用,它沒變成人,仍是大腸桿菌。
何謂「遺傳基因突變」?就是細胞在繁殖時的突變。遺傳基因是雙螺旋體,像一道樓梯兩邊有接點,每個接點有四種核酸可選擇,有很多組合性。細胞繁殖時,那雙螺旋體要兩邊拆開,複製另一邊,在複製過程中出錯,就稱「遺傳基因突變」。任何一個科學館都告訴我們,遺傳基因突變是個錯誤。可是進化論者說是進化!~~~~~在此篇幅所限, 其他的請到我的部落格看.
2009-02-15 02:38:15 補充:
板主說達爾文一百五十年前發表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論」,指出自然界物競天擇,強者會淘汰弱者並不斷演化. 那是達爾文還沒信耶穌基督之前講的, 後來他信了耶穌, 他再也不敢講以前的講法是對的. 看他後來如何說的:
http://www.truth-monthly.com/issue60/9809pf02.htm, 科學趣聞. 無神論者的邏輯! 馬健南博士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