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隋文帝及唐太宗的中史問題(20分)

2009-02-14 2:49 am
1.「隋文帝的政績有『開皇之治』的美譽,他是一代英主。」你 同意這一看法嗎?試抒己見。
2.評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有關資料盡可能詳盡一點...謝

回答 (4)

2009-02-15 6:30 am
✔ 最佳答案
1.同意,因為隋文帝結束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國再次統一.
此外,隋文帝除冗員,重新俢編戶籍,皆有效的增加隋朝的收入.他輕徭薄賦,使隋朝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為之後的開皇之治奠定基礎.
最後,隋文帝為人節儉,大大減少皇室的開支,同時亦為國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旁樣.
然而,隋文帝晚年性好猜疑,不善明察,任用小人,迷信符瑞,結果廢長子楊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次子楊廣,使隋朝最終歷兩世而亡.

2.唐太宗為人明理,能虛心納諫,以魏徵為例,魏徵曾多次因進諫而冒犯龍顏,其中有幾次唐太宗差些因此斬殺魏徵,幸得長孫皇后開解,唐太宗最終明白自己的錯誤,不但沒有責怪魏徵,反之獎賞魏徵,所以當魏徵死後,唐太宗親到魏徵的靈前拜祭.其實,魏徵原是息王(李建成)的下屬,但唐太宗並沒有因此而排斥魏徵,反而重用他,由此可見,唐太宗是以才能為標準,重用賢臣.
參考: 自己
2009-02-14 11:48 pm
1)他統一南北朝以來的亂世,結束了約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他帶頭提倡休養生息及節儉,又整理戶籍及開鑿運河廣通渠等,
令人民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
惟其傳位人選是其一生劣作,被次子楊廣的虛偽騙倒,
廢太子楊勇傳位給他(雖然楊勇也不是好材料,
只是略比楊廣優勝)

2)唐太宗經常起用賢臣,如杜如晦等,
又批准大臣大膽敢言直諫,魏徵就曾多次犯顏直諫,
氣得唐太宗生煙!
當年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得很,言道"朕失去了一面鏡子"
2009-02-14 7:05 am
1)如果純以政績黎計,佢當之無愧.佢統一南北朝以來嘅亂世,又整理戶籍等等.唯一敗筆係佢將皇位給予楊廣,令隋朝咁快滅亡.

2)唐太宗經常起用敢進諫嘅大臣,魏徵就係代表之一.佢咁做就係為咗阻止自己懶散.人地敢講佢敢改,不枉"貞觀之治"之名.
2009-02-14 3:05 am
同意,because...................
我不太清楚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9 19:07: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13000051KK012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