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不悛”的成語,解釋,故事及比喻?

2009-02-11 8:00 pm
我要教老人家,我要簡單為主,thx!

回答 (5)

2009-02-12 2:03 am
✔ 最佳答案
東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

前趙的國君劉濯,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後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將。石勒對劉濯的篡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

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於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雲馬,冕帶十二旒,夫人封王后。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起攻戰。”劉濯聽後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並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後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並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怒!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於是,石勒設了太醫、尚方、禦府諸令,並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西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後趙政權。
“長惡不悛”,後引申為“怙惡不悛”,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參考: 網上
2009-02-12 12:49 am

圖片參考:http://hcc1027.myweb.hinet.net/F01/009/193.gif

怙惡不悛 :有過惡卻不肯悔改
2009-02-11 11:23 pm
【成語】:怙惡不悛



【拼音】:h b quān
【解釋】: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示例】: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 ◎《宋史王化基傳》
【近義詞】:死不改悔、罪大惡極
【反義詞】: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含貶義

2009-02-11 15:25:16 補充:
【拼音】:hu(4) e(4) bu(4) quan(1)
2009-02-11 9:41 pm
怙惡不悛
注音:h b quān
解釋: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怙:依靠,堅持。悛:悔改,改過。頑固作惡,不肯悔改。亦作“諱惡不悛”、“怙惡不改”。
同義:惡性難改反義:改過自新、洗心革面、從善如流、聞過則喜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示例:對這個怙惡不悛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2009-02-11 8:17 pm
怙惡不悛:

悛: 悔改 ; 怙 : 憑恃、倚靠。

怙惡不悛 :倚仗著惡勢力為非作惡,而不知悔改。


收錄日期: 2021-04-19 13:32: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11000051KK004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