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簡介
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女性子宮內部有一層襯裡細胞組織, 稱為內膜, 會隨著卵巢週而復始的荷爾蒙變化而增厚, 若是有懷孕, 內膜就成為受精卵的溫床,持續增厚,提供胚胎營養, 若無懷孕, 到一定時間後內膜則會崩塌出血, 就是所謂的月經.
當內膜細胞隨經血逆流至腹腔, 並在腹膜或其他器官上存活增生, 當月經期間, 內膜出血的血液無法像子宮內的經血般排出體外, 就會積存在體內形成血瘤, 並隨著一次次的月經越來越大, 對其他組織器官造成壓迫沾粘破壞, 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症狀
侵犯子宮壁: 會造成子宮壁肥厚增大而疼痛,經血過多或壓迫膀胱,造成頻尿腹脹,此病又稱為子宮肌腺瘤或腺肌症 (Adenomyosis).(見圖一 和圖二)
侵犯輸卵管: 造成輸卵管水腫沾粘不通,導致不孕.
侵犯卵巢: 造成卵巢血瘤與卵巢功能破壞, 卵巢血瘤因其中血液積存日久呈咖啡色黏稠狀,故又稱為巧克力囊腫 (Chocolate cyst).
侵犯腸道: 引起腸沾粘,引起脹氣,排便不順,腹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腸阻塞,而需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侵犯陰道或皮膚傷口: 引起局部腫塊疼痛出血. 診斷
症狀: 經痛,經血過多,不孕,腹脹.
抽血: 檢驗血液中的卵巢瘤指數(CA-125), 若有升高可懷疑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存在.
超音波: 若有肌腺瘤造成子宮增大,或巧克力囊腫,可偵測得知,但輕度未造成腫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無法以超音波檢查得知.
腹腔鏡: 在麻醉下在腹部打二至四個0.5至1公分的小孔,以伸入攝影機及手術器械,可清楚看到腹腔內狀況,即使是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診斷,若有病變亦可順便手術處理.
手術: 若有大型腫瘤或嚴重沾粘,則需剖腹探查後,再以手術切除病灶. 治療
腹腔鏡: 可切除巧克力囊腫,分開沾粘與燒灼微小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手術切除: 對太過廣泛或沾粘嚴重者,須以手術治療.
黃體素: 一日服用二至三次,連續服用六個月,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萎縮; 副作用包括間歇性出血,水腫,乳脹等..以此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資料並不充分,效果無法評估.
避孕藥: 一日一次連續服用九個月; 副作用包括嘔心,間歇性出血,水腫等..以此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資料並不充分,效果無法評估.
療得高(Danazol, Ladogol): 一日服用二至四次,需於手術後服用三至六個月,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這是一種強力的黃體素,可造成假懷孕現象,而使得月經停止,有70-9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患獲得改善, 但此藥會有長青春痘, 發胖,毛髮增加,聲音低沉等.副作用,停藥後,大多數副作用會消失,此藥可以健保給付.
性腺刺激素釋放素協同劑(GnRH analogue): 一個月皮下注射一針,手術後注射三至六個月,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此藥可從腦下垂體直接抑制性腺刺激素分泌,造成假停經現象,而達到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的目的. 此藥的副作用包括臉潮紅,頭痛,失眠,陰道乾澀,但價格昂貴,一針約需臺幣一萬元,且目前無法以健保給付此藥.
懷孕: 經研究統計顯示, 輕與中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並不會影響懷孕的機率, 所以若病人有生育打算,術後是最好的懷孕機會. 懷孕中月經停止,殘存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會自行萎縮消失.但不一定懷孕後子宮內膜異位就能完全的消失, 也有可能生產完後,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情況還會持續存在. 預後
治療後,平均每年復發率5-20%,五年後累積復發率40%.
手術加注射性腺刺激激素(GnRH)或口服療得高(Ladogal or Danazol):病情輕微者五年復發率37%,病情嚴重者五年復發率74%
治療後懷孕機率
輕度: 70%
中度: 40%-50%
重度: <30%但經過治療可 提昇至40% 結語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育齡婦女,是很常見的疾病, 它雖然是一種良性的疾病, 但卻容易一再復發, 破壞女性的生殖機能, 造成無法回復的缺憾, 所以它的行為又很惡性, 讓人無法忽視, 希望隨著各種新藥的問世, 腹腔鏡手術的發展, 與人工生殖科技的進步, 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能提供更多的選擇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