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蘇軾《水調歌頭》
手法
蘇軾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畫出一幅皓月當空、美人千裡、孤高曠遠的畫象。把自己的意境和以往的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濃的哲學意味。這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拿的感人作品。此詞雖通篇詠月,但卻外外關合人事。上片偌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明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故能千古傳頌。(即借景抒情)
賞析
本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節,當時蘇軾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當空,銀光瀉地,蘇軾想起了分別七年的蘇轍。詞人舉杯望月,心中生起無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張若虛痴情的追問,在蘇軾心中回響。不禁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詞開篇,豪邁的意氣,在“把酒問天”中排空直入,似乎瀟灑的帶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憤。“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將天上與人間作對比,突出了他當時“仕”與“隱”的矛盾心理,詞人不滿現實,企望天上的純潔。但天上恰如人間,同樣不能圓滿,同樣一種缺陷的美好。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共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著幾分酒后的輕狂。
隨著月光的移動,低照在門窗上,照的屋裡的詞人難以入眠。無眠的孤清與親人分離的悲涼只能唯圓月是問。但作者知道人之離合與月之圓卻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應有恨”,從而感情轉入理智,化悲怨而為曠達。“但愿人長久,千裡共蟬娟”表達了作者樂觀的態度︰既只要人常在,縱然千裡阻隔,也能同賞一輪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詞通篇詠月,月是詞的中心形象,卻處處契合人事。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濃的哲學意味,本詞意境虛虛實實︰文字在幻想與現實中穿梭‘思緒在天上與人間中徘徊。孤獨的作者終於求得出路︰離合的悲歡,政途的苦悶,只可借自寬自慰來消解,只能曠達的一笑而過。
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的矛盾過程。
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這是寫中秋最好的一首詞,此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衝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道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詩詞在風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氣磅因因因因礡、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裡;而后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朴質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遠溢清。而在題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蘇軾的 “具體的政治憂患”,而后其作品則將側重點放在了“寬廣的人生憂患” 。他善於“以詩為詞”,在詞壇上獨樹一幟。
2009-02-08 00:17:48 補充:
因為超出數字的上限,所以"水調歌頭 蘇軾《陽關曲》中秋作"
你去呢個網站就會有嫁啦
2009-02-08 00:18:41 補充:
"水調歌頭 蘇軾《陽關曲》中秋作"嫁網站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9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