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的傳統習俗有很多,給您5個傳統節日的習俗參看一下。
除夕的習俗
辦年貨:
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當天「鋪陳」時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算是「年糕」了!所謂祭祀時通常擺在上層)、「包仔粿」、「紅龜粿」等。「甜粿」是用糯米磨粉扮糖蒸熟,有時並添加紅棗、紅豆、糕仔粒、花生等甜料,主要在表示喜慶;「菜頭粿」是用硬米磨粉並加以削簽之蘿蔔絲混合蒸熟,表示好彩頭;「發粿」則是用硬米磨粉,加酵母粉蒸熟,用以表示發展、發達的意思;「包仔粿」是以豬油、蝦米、菜脯等作餡,「粿」為皮、再用竹葉包裹著,因為它的形狀和包子相似,所以叫做「包仔粿」;「紅龜粿」是以甜的紅豆或「土豆仁麩」作餡,「粿」為皮、再放進雕刻成龜形的木製模型裡壓,使它表面印上龜甲紋。最後放進蒸籠蒸熟即可。有句俗語說:「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說的就是它們各代表的意義。另外,一些應時的物品如:春聯、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春節的習俗
正月初一 開正
開正:
新年的序幕是由「開正」的儀式開始的。「開正」又叫做「開春」,「開正」的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來決定的,大約都在清晨以前,只要翻一翻曆書就可以知道。「開正」的時刻一到,家家戶戶必須準備香燭、應時的水果、成疊的柑橘、插上「飯春花」的甜粿和發粿,供奉清茶與甜料(一般指生仁、冬瓜糖、紅棗等)、以及紮著紅的麵線,祭拜神靈與祖先。並且焚燒壽金(印上壽字的金箔紙)與刈金(印著財子壽字樣的金箔紙,又稱四方金),燃放鞭炮。
拜祖先時,加用菜碗(素菜)、壽金、刈金、小銀等,素菜中有人用菠菜及連根帶尾的大蒜,因為認為拜菠菜,可以飛天(菠字閩南語音近似飛);拜大蒜,子孫可以「頭毛嘴鬚白」(蒜本身就有像長鬚的樣子),而祭祖的儀式和祭拜神明的方式大約相同。
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即湯圓,因於元宵節吃食,故名)祭祖: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食,因此,就把它稱為「元宵」了。其實湯圓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於大小和是否包餡罷了!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面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元宵所包之餡有甜有鹹:甜的內包如豆沙、芝麻、花生、棗泥、桂花、白果…等等;鹹的內包如豬肉、火腿、蝦仁、咖哩..。至於作法則南北不同:北方以餡沾粉,用篩子一層層滾出來(搖元宵);南方則以糯米皮包餡,用手搓圓成型(包元宵)。由於臺灣沒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南北的元宵都可以吃到。
清明節的習俗:
掛紙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端午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划龍船或俗稱「扒龍船」,不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也是端午節民俗活動中最熱鬧有趣的節目。所謂龍舟就是首尾做成巨龍形狀的船隻,早在西周就出現了,但是當時是讓國王乘坐的,並不是用來比賽。關於端午節龍舟競渡,相傳起源於楚國人民不斷的在汨羅江上找尋屈原的屍體(或者說是為了驅趕水中的魚類,以免牠們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鑼打鼓,久而久之,自然演變而成的。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