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佂是指哪一事件?為什麼紅軍要進行(遠佂)?

2009-02-03 9:18 pm
遠佂是指哪一事件?為什麼紅軍要進行(遠佂)?

詳盡些ths

回答 (3)

2009-02-04 6:03 am
✔ 最佳答案
遠佂是指哪一事件?
遠佂是指二萬五千里長征。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由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會合後組成)、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在二萬五千華里以上,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征。沿途受國軍攔截,又要翻山越嶺,出發時8萬6千人最後只剩7000。

長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歷史走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等都經歷了長征,十大元帥中有九位(除陳毅)經歷了長征。

注意:紅軍是由瑞金走到延安,001搞錯左

為什麼紅軍要進行(遠佂)?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採納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鬥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標誌著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敗。

1934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放棄中央蘇區,將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共中央機構向西轉移至湖南西部與紅二、六軍團會合。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瑞金、古城向西轉移,由此開始了中央紅軍歷時一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所以,目的是突破國軍的大圍困,保存剩餘的實力。亦避免了與50萬國軍正面交鋒,因為無勝算可言
參考: wiki
2009-02-04 6:52 pm
成王敗冠,歷史往往是勝利者主導,二万五千里長征,其實是国共內战,當時中共兵微將寡,避国軍敗走延安,如非日軍侵华,張學良使計虜蔣介石促成国共合作先抗日,恐歷史要改寫(另国民黨當時贪污嚴重,相对失民心,中共才有机乘抗日勝利後奪政權)
2009-02-03 9:51 pm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
這是毛澤東的詩句, 寫於紅軍"長征"期代,所以遠征=長征...

為什麼紅軍要進行長佂?
是一次很大的軍事行動,名為"大迂迴"...其目的是為了突破國民黨軍的大圍摷,是生死存亡的一次行動....由"延安"用雙腳走25000里到"瑞金".途中有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攔,加上以簡單的裝備過草地,翻雪山,死傷無數....(10幾萬人,死了9成才到目的地)


軍隊就是這樣,由主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等)注入了一種精神,這叫"軍魂",一旦有了這"軍魂",這支部隊哪怕死剩一個人,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亡他國之師.....紅軍經過抗日年代(改編為中國第八路軍),得到喘息及收編擴充,由抗日戰爭初期的三個師,2萬餘人,擴充成30多萬人,但對外仍以三個師自稱.....

抗日戰爭結束,隨即展開國共內戰,這時"八路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目的是解放全中國.......此名沿用至今.....
參考: 吉普

收錄日期: 2021-04-19 13:31: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03000051KK009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