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一問10分 青玉案 元夕

2009-01-30 8:57 pm
青玉案 元夕這詩屬於哪種古體文學???

回答 (1)

2009-01-31 6:17 pm
✔ 最佳答案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滿城的花燈,像春風把千棵樹的花都吹開了;滿天的燄火,像春風吹落的繁星,如雨降下。駿馬駕著華麗的車子往來,路上香氣彌漫。四處奏起動人的音樂,樂韻悠揚。月亮慢慢移轉,各色百戲表演,徹夜進行。
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戴上鬧蛾兒和各色柳條兒,她們說說笑笑地走過,留下陣陣幽香。我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群裏尋找她,忽然間回頭一望——哦,原來我所嚮慕的那人卻站在燈火稀疏冷落的角落裏。


課題:「青玉案」,詞牌名。「元夕」,詞題;「元夕」,即元宵,在農曆正月十五日。

主旨:藉著詞中處於「燈火闌珊處」的「(那人)」,暗示作者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
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

背景:辛棄疾身處南宋,曾多次上疏力主抗金,但都受到主和派壓抑。他常懷報國的心志,寧願遺世獨立,也不願與那群偏安江左,苟且偷歡的人同流合污。梁啟超認為辛棄疾正是「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此詞的寄意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心聲。

大要:上闋寫元宵的熱鬧情景;下闋寫作者經過反覆的尋覓,終於在燈火稀落的地方找到了那個不慕繁華,自甘寂寞的意中人(那人)。詞中的「那人」,大概就是作者自我形象投射的人物,藉以暗示他不隨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

體裁:本詞屬中調,雙調,全闋六十七字,上下闋各五處押仄聲韻。


【青玉案】(元夕)段意

上闕:描寫元宵佳節時繁華熱鬧的景象。
下闕:寫作者突然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自己的意中人。

【青玉案】(元夕)作法分析:
多角度寫景詞的上闕描述元宵節的繁華熱鬧景象,所寫的景物豐富,如花燈、遊人、月色、音樂、遊人及百戲表演等。
抒情手法對比手法:
(1)詞的上闕極力渲染元宵節的繁華熱鬧景象,與下闕所寫
寄身燈火欄珊處「那人」的寂寥形成強烈的對比。
(2)以賞燈仕女爭妍鬥麗與「那人」作對比,顯示出「那人」的孤高
不群。
運用象徵
表達主題借「那人」的孤高脫俗象徵君子志士,亦引以自況,表達自己不慕繁華,遺世獨立的情操。
敘事抒情借敘述尋訪「那人」暗示自己不會隨波逐流、潔身自愛的情操。

【青玉案】(元夕)修辭表解:
擬人驚濤拍岸
誇張花千樹/星如雨/香滿路
對偶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明喻星如雨
借喻東風夜放花千樹。(以樹上繁花似錦,比喻全城張燈結采)
借代寶馬香車 (以豪華的車馬借代富貴人家)
蛾兒雪柳黃金縷(借代仕女盛裝出席賞花盛會)
對比上闕熱鬧繁華之象與下闕「那人」的孤高脫俗。
疊字笑語盈盈暗香去
對偶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15: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30000051KK007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