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會的歷史意義

2009-01-30 6:45 pm
鴻門會的歷史意義
鴻門會的歷史意義

回答 (3)

2009-01-31 7:29 am
✔ 最佳答案
鴻門會的歷史意義.................
試試從昜中天的角度分析鴻門宴的歷史意義..........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歷史背景>>> 當時劉邦占領了秦國的首都""咸陽""後並與當地人民"約法三章"
1>不殺子嬰。。2>殺人者死..傷人及盗抵罪。。3>不受犒賞
不住秦皇宮.........然後還軍霸上(現今的白鹿原)
其後有一不知名的將領向劉邦建議,守住函谷關
不准任何軍隊進入>>於是關中的地方就完全屬於劉邦的了.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hiumana/hung1.jpg

而項羽的軍隊於巨鹿大戰完之後. 就向關中的方向進發
到達函谷關遭劉邦軍拒於門外(這時劉邦已激怒了項羽)
項羽於是攻破了函谷關,並於"鴻門"這個地方駐紥..........
當時劉邦軍隊出現了一個叛徒""左司馬曹無傷""
曹無傷走去見項羽,向項羽打小報告說:【劉邦入關之後,準備自封為秦王
並凖備將秦皇宮入面所有的金銀財寶及美女運走】項羽一聽:【還得了!!!】
於是項羽準備明天一早揮軍四十萬攻打劉邦【當時項羽軍四十萬>>號稱一百萬
◆◆◆◆而劉邦軍十萬>>號稱二十萬】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hiumana/hung.jpg

這時項羽軍中的一名長輩,叫"項伯"見事態嚴重>>>立刻走去揾張良
因為張良是項伯的好朋友>>>項伯怕張良有生命危險
張良知道事件後立刻去搵劉邦>>>>看看如果解决>>>>>>>>>>>>
明天再談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1-31 00:17:21 補充:
張良見到劉邦之後...首先問劉邦:誰出的主意!!《把守函谷關》
劉邦說【有一名將軍說這樣做對我有利】
張良問劉邦:【你打得贏項羽嗎?】
劉邦停頓了很久才回答:【不能】《固不如也,為之奈何!》
張良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請項伯講情】
於是張良帯項伯見劉邦....(見到劉邦之後)
劉邦向項伯說:【我點夠膽背叛項將軍呢,我是派兵守住函谷關,
那是防強盜的,我什麼會是防項將軍呢,幫我說說吧】
伯於是説【好吧,,我幫你說說吧】
◆◆◆於是項伯連夜趕回項羽軍中,並向項羽如實地重覆劉邦的說話◆然後向項羽說
:算了吧,人家是功臣呀,秦剛剛被我們滅了就立刻殺功臣這個說不過去呀!◆◆◆

2009-01-31 01:12:52 補充:
項羽最後答應了※※※※※而第二朝一早>>>劉邦就帶同張良及樊噲等人,從覇上到逹了鴻門,去拜見項羽>>〔見面之後〕劉邦就向項羽說: 【項將軍當年和臣一起在楚懷王手下當差,接受懷壬的命令出擊,將軍戰河北,臣戰城南,臣也沒有想到>>怎麼一不小心,我就先來了,實在
不好意思,不過也好,我就不是很榮幸地又見到將軍了嗎?(劉邦在做戲呀!)
◆◆◆項羽這個人真是缺心眼的◆◆◆項羽見到劉邦認衰>>>就開始得意>>一得意就講錯野>>說:【這個事情本來也是個誤會,這個都是你手下>>那個叫曹無傷的人說你是這樣的人,要不然我點會出兵打你呢】◆◆◆缺心眼的就把自己的線人給賣了◆◆◆

2009-01-31 02:36:14 補充:
◆◆◆接著下來就是鴻門鴻的戲肉◆◆◆

劉邦帶着一百多人的隨從,來到了鴻門>>>>>
並向項羽說【我和將軍並肩作戰,抗擊秦軍
你在河北作戰,我在城南作戰...我都沒有想到我劉邦
能夠先入秦...到達關中,又在關中接見了將軍,
我沒有想到,我先入關中◇◇現在有小人挑撥離間
譲我們兄弟不和鬧矛盾】

2009-01-31 03:28:43 補充:
這番說話,說服了項羽...項羽胡塗>>>但他身邊的人不胡塗
范增做了兩個動作》》》》舉玦>>>向項羽發訊號(斬首行動)
但項羽沒有反應..........於是范增做了第二個動作(就是叫項莊)
項莊岀來之後說:【我為大家舞剣助慶】....項羽亦同意
當時的宴會還有其他人【張良】【項伯】等...
★★★當時只有項羽不知道是剌殺行動★★★
項伯見勢色唔對,於是又出來舞埋一份,擋住項圧的行剌
張良見唔對路>>於是走出帳外揾樊噲
樊噲進入帳內之後>>頭髮向上竖起,眼睛登大
向項羽慷慨陳詞>>>>救走了劉邦...............

2009-01-31 11:26:00 補充:
◆◆◆鴻門宴的意義◆◆◆

鴻門宴比我們清楚看到>>項羽是一個如此政治無知的人
所以就算他如何武功高強都是失敗的,因為這是政治遊戲
項羽的性格中的""個人英雄主意""令他不信任別人
◆◆這個連他唯一的一個謀臣〔范增〕他都不能用◆◆

鸿門宴中...范増、項伯、項莊、張良、劉邦、項羽六個人
當中只有項羽不知道是刺殺行動>>>他的政治敏感度是如
何的低............低得無可再低...

2009-01-31 12:05:28 補充:
另外項羽也太相信他的堂叔""項伯"(左承相)
項伯做了四件壞事
1....夜見張良(及與劉邦做襯家)
2....阻擋項莊刺殺
3....幫劉邦求封漢中
4....阻止項羽烹殺劉邦父親

2009-01-31 15:00:08 補充:
◆鴻門宴的結論◆

1.....宴無好宴(莫非鴻門宴)東漢末年..劉備也曾面對這
種處境,當時荆州牧劉表請劉備去宴會,但劉備怕蔡冒等人陷害
...猶疑了很久,最後都是去了(躍馬澶溪)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

2.....鴻門宴>>劉邦逃過大難免了一死...使劉邦還有機會逐鹿中原
否則的話...我相信歴史要改寫了(天下不再是姓劉的了)

3.....謀士范增一早睇得出劉邦不是一個好惹的家伙..攻破咸陽之後
劉邦竟然不貪戀美色財寶---還軍覇上---范增斷言:劉邦--其志不小--
幾次進諌要殺劉邦,可惜項羽不聽.......
鴻門宴是一場政治鬥爭,作為一個政治家,就該有政治家的作為,該置自己的政敵於死地,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冷血殘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樣的人能稱得上是政治家嗎?)。
必須承認,久遠的歷史有數不清的陰謀、暴力、血腥。無數的驚險故事,又總要借著盛宴作空前的作秀︰觥籌交錯間的殺機,帷幄起伏後的刀斧,無不讓人脊背發涼──每一場都是“空前”的,當然,永遠不會是“絕後”的。學生必讀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雖然屬於文學作品,與歷史的距離還遠,但也很能給人真切深刻的相關歷史印象。
鴻門之宴的意義在於︰千百年後,我們翻檢歷史,發現還有這樣一場“性價比”最高的宴會,終於沒有墮落成為謀殺的現場。我們應該慶幸,屠戮萬千生靈的項羽還擁有一點寶貴的“婦人之仁”。──“婦人之仁”,我們實在是應該把它作為褒義詞加以運用的。
然而我們習以為常,我們麻木,因此常常對歷史暴力的血污熟視無睹,甚至滿心期待。我們習慣了權利,習慣了主宰,習慣了生殺予奪的脾氣,習慣了“刀俎”與“魚肉”格局。我們什麼都習慣了吧。所以我們順從於血腥味的吸引就像一個酒鬼順從於盛宴佳釀的吸引,在迷醉之中只知道貪婪於財貨的掠奪與分發,游觀於爾虞我詐的欺騙與謊言,還有詭辯,還有告密與背叛。
如果我們失去人性的免疫,無意之中就會被這歷史帶壞︰他教我們怎樣馭人,他教我們怎樣說謊,他教我們怎樣欺騙,他教我們怎樣詭辯,他教我們怎樣設陷,他教我們怎樣謀財,他教我們怎樣害命︰他教我們如何冠邪惡以“正義”。──眼望著千年未變的“成功”,最後我們永遠地失去自己。
我們興奮地觀看著這樣的歷史,我們把這樣的歷史興奮地教給學生,讓他們看誰失敗了,誰成功了,並且給他們講這個怎么就失敗了,失敗得傻;那個怎么就成功了,成功得詐;並且說這個本來可以不失敗,──傻子一個;那個本來很難成功──詐得多絕﹗──很多暗示、很多不能明言的原始生存法則便在這潛移默化中滲入現代的年輕的靈魂。
這樣之後,我們才隱約感覺到了什麼不妥,或者是想到了詩人北島的《回答》,一激靈,對學生說,當然,這樣的成功者是卑鄙的,是不可取的。多么蒼白無力﹗
我們實在該對項羽那刻的“婦人之仁”感到欣慰。

參考: 天之心
2009-01-30 6:54 pm
範增論    蘇 軾


  漢用陳平計,閒疏楚君臣,項羽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易》曰:『知幾其神乎!』《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為霰。』增之去,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



  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扶蘇。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閒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則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傑也哉!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55: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30000051KK004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