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對世界有咩影響?

2009-01-23 11:30 pm
火藥對世界有咩影響?
火藥破壞了和平......
辯論...正方...
觀點 plz!!

回答 (2)

2009-01-25 8:42 pm
✔ 最佳答案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藥,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时期已经发展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单兵火器(火铳)以及连发式火器(连铳)用于弥补当时宋人战斗力不及金人的劣势。中国在实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于欧洲五个世纪左右。

而歐洲人約在13世紀時才懂得黑火藥的作用,而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與改良,主要是粒狀火藥和火帽等發明,黑火藥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陸地戰爭戰術、攻城築城技術以及海軍戰列艦的發展和戰術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而黑火藥作為爆炸藥和推進劑,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逐漸被無煙火藥、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藥、旋風炸藥等新發明的炸藥所取代,這些新炸藥則不是中國人的發明
http://hk.geocities.com/vicdy_b/page15.htm...火藥的西傳 影響&http://hk.geocities.com/chinesetech/fire.html
HY

2009-01-27 3:13 am
火藥一般認為發明於9世紀的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唐初醫學家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載硝石、硫磺和炭化皂角子混合後用火點燃後能猛烈燃燒。中唐《真元妙道要路》一書中記載,警告千萬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會引起爆炸。1044年《武經總要》已經記載複雜的火藥配方。

火藥一般被西方國家認為是中國古代三大發明之一。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印刷術,火藥),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3]

11世紀宋朝時,中國開始把其使用為戰爭工具,以火箭和投石機搭載的炸彈形式出現。最早可追尋的紀錄為1232年,南宋壽春縣有人發明竹筒火槍,被使用來發射瓦土彈頭。南宋陳規著 《宋城錄》已記載有銅鐵製成的火炮。

現時找到最古早的金屬製大炮約製作於1323年。但是元朝(1279年~1368年)之前的蒙古人有使用大炮來對抗當時的俄羅斯人,當時歐洲的羅吉爾•培根於1248年就有記載於其著作中。

在1304年阿拉伯人亦將黑火藥應用在軍事上,放在竹或鐵製的管內,以射擊箭枝。

一直到19世紀為止,黑火藥都是唯一知道存在的推進燃料以及炸藥。

歐洲方面,最早有大炮的紀錄則為1313年於比利時根特市出口的大炮。而於14世紀中期,不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的文獻也有非常多的大炮使用紀錄。不過,是歐洲人先發現。其實火藥中只有三種成分是有用的,亦是最先明白主要有效成分為硝酸鉀。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製作火藥兵器的最大問題,還是難以生產能夠承受火藥爆炸力的炮管/槍管。所以歐洲亦有傳說中國只使用火藥來作煙花和炮仗。事實是13、14世紀以後,中國還是有大量使用大炮和火箭。例如北京的矮厚城牆,作用就是用來防禦炮擊的。而明朝(公元1368~1644年)的首都亦在1421年由南京移往北京,相傳就是因為南京附近的山脈都是極佳的侵入者對南京炮擊地點。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明朝軍隊已經會步、炮(槍)、騎配合,並在一些戰爭中使用過三線戰法。

根據日本的紀錄表示,在葡萄牙人在1543年於種子島登陸(或應說是撞船意外)前,日本並沒有(或已失傳)手持的火藥兵器。而元朝大量使用火藥兵器似乎就是使火藥兵器興起的原因,不過之間還是有一段時間使用舊式的攻城兵器如投石機。

而在歐洲,15~17世紀則是火藥兵器獲得大量發展的時代。因為冶金術的進步,使得手持的火藥兵器如火槍成為可能。 而火炮的技術亦漸漸的超越了由中國傳入的技術。這些火炮技術則在後來由耶穌會的傳教士傳回至中國,而這些傳教士亦被當時(明末清初)的皇帝任命為製作大炮的負責人。例如,清朝初年三藩之亂時,康熙皇帝便命令當時任時於欽天監的耶穌會教士南懷仁,製造大量新式火砲,以對付自雲南起亂的吳三桂,其中最為有名的火砲稱作「武成永固大將軍砲」,這是一種銅砲,重3公噸、砲長310公分、口徑12.5公分、用藥5觔(斤)、生鐵砲子10觔。

17世紀後期,歐洲的黑火藥亦用在和平用途上,例如採礦,築路等。

於19世紀中後期,因為發明了無煙火藥、硝酸甘油以及硝酸纖維(硝酸綿)等炸藥,而使得黑火藥被這些炸藥所取代。黑火藥被用作和平用途,例如煙花、鞭砲等。


現代應用
現代軍事中黑火藥也被用在點火裝藥、引信裝藥中。仿古的前膛上彈槍枝的發射藥使用。另外在煙火、定時引信、信號、爆竹、發煙劑、禮炮及軍事演習時為了觀察炸彈著點準確度的演習炸彈裝藥。.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55: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23000051KK009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