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賞析 <岳王墓> 急,,快!

2009-01-22 4:39 am
「岳王墓」 高啟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
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
不见诸陵白露中。

1.我想問呢首詩表達左對岳對d咩野??(要深層次同詳細)
2.我想問透過呢首詩,對我地學中文有d咩幫助?

回答 (2)

2009-01-22 6:46 am
✔ 最佳答案
「岳王墓」 高啟

1.我想問呢首詩表達左對岳飛d咩野??(要深層次同詳細)

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寫景,岳飛慘死於奸佞之手,墓邊的大樹為其所感,樹枝隨風搖曳,紛紛奮然指向南方。接下去“十年遺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涼之筆。高啟於岳飛墓前,望著樹枝南指的大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於是無限悲憤,見於筆端。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詩人在岳飛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見遠方宋代諸帝王的陵墓。詩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時慘死的英傑,而對那個朝代,那個朝代的君王則毫無懷念。這一聯是全詩的詩眼,更加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於岳飛的懷念之情和對南宋王朝殺害岳飛的痛恨。

2.我想問透過呢首詩,對我地學中文有d咩幫助?

古代詠史詩歌是一部形象的歷史教材。欣賞之,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而要更好地品嚐詠史詩歌的韻味,又必須儲存大量的歷史知識(包括對典故的理解)。古人的議論可以啟發我們的思路,但並非就是對歷史作出的科學評價,況且虛無消極的情緒時或有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歷史以及古人對歷史的評論,這是我們欣賞詠史詩歌的基本出發點。
2009-01-23 7:56 pm
1. 我想問呢首詩表達左對岳對d咩野??(要深層次同詳細)

這首《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說是詩人親臨棲霞嶺嶽飛墓,有感而作。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寫景,岳飛慘死於奸佞之手,墓邊的大樹為其所感,樹枝隨風搖曳,紛紛奮然指向南方。這是全詩中唯一寫到詩人所見的嶽飛墓的,儘管只此一句,卻是極傳神之處。關於樹枝南指,我們應以審美的目光借助想像去觀照這一非現實卻超越了現實的藝術境界。這一境界是感動人心的,它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愛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遺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涼之筆。高啟于嶽飛墓前,望著樹枝南指的大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於是無限悲憤,見於筆端。



第三、四句“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官”,從文字上看,意思是說朝庭已經嶽飛下了班師的命令,而韓世忠仍然投書斥軍,表達其恢復之決心。詩人在這裏是以前一句寫投降者的賣國苟安,後一句寫抗敵都始終以恢復為己任,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以說這一聯是對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正直敢諫的朱雲,另一個是被誣滅族的英雄韓信。在這一聯中;詩人由岳飛被害想到朱雲請尚方寶劍剷除佞臣,想到漢高祖忘恩負義誣陷謀殺忠臣。“每憶”兩字,表露了對忠臣被殺的無限遺恨,而“空嗟”兩字,則表達了對殺害岳飛的高宗的憤慨。這一聯詩人的想像縱橫馳騁,字裏行間流露出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悲哀和感傷。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詩人在岳飛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見遠方宋代諸帝王的陵墓。這兩句看上去極白,但卻寫得空靈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見諸陵”,那麼何以要把不見之物——諸墓陵——寫出來呢?顯然是詩人于棲霞嶺上憑弔岳飛墓時,自然聯想到了它——諸陵——這裏像征著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詩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時慘死的英傑,而對那個朝代,那個朝代的君王則毫無懷念。這一聯是全詩的詩眼,更加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於岳飛的懷念之情和對南宋王朝殺害嶽飛的痛恨。詩人佇立于岳飛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這薑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強了此詩悲哀感傷的色彩。

2.我想問透過呢首詩,對我地學中文有d咩幫助?
(十分個人意見)
---文、史、哲本一家,從詩中能了解歷史,及世人對於岳飛的情懷--透過如此,增長知識,於寫作有益
--學習詩中各種修辭手法

1.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借景舒情,融情於景
2.第五六句用了兩個典故

--從中啟發--加強批判性思考能力
詩人的觀點同角度是否認同
...


收錄日期: 2021-04-21 21:44: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21000051KK015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