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虎離山同聲東擊西有何分別?

2009-01-21 11:13 pm
調虎離山係引誘老虎離開有利於他的山頭形勢。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而聲東擊西則係比喻虛張聲勢,使人產生錯覺,實則集主力擊於不備之處。兩個意思都好似,究竟有咩分別?請舉例解釋.

回答 (2)

2009-01-21 11:45 pm
✔ 最佳答案
您好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8.gif

關於您的問題提供資料給您參考:
調虎離山,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
成目的。用在「計策奸巧」的表述上。
《西遊記.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經時,唐三藏因誤飲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於是孫悟空來到一處寺廟,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師父的病。但寺廟內的道人因與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願意讓他取水。孫悟空於是叫沙和尚當他的助手,再一次來到寺廟。因有過之前一次失敗的經驗,孫悟空就想出一個方法,先把那個道人引出寺廟爭戰,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喊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聲東擊西,以虛張聲勢,來轉移對方的注意力。用在「虛實戰
略」的表述上。
淮南子.兵略》中,提到「聲東擊西」的戰略:製造出要攻打東方的聲勢,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實際上卻把主力集中在對手疏於防備的西方,予以進攻打擊,是一種出奇制勝的作戰計謀。在唐.杜佑《通典》中,我們也可看到「聲言擊東其實擊西」的戰略。在東漢初年,征南大將軍岑彭帶著三萬兵馬,向南攻打秦豐,與秦豐部將蔡宏在鄧地相持,累月不見勝負。岑彭布告士兵,明早要向西攻打山都,並故意放走抓到的俘虜,讓他們去向秦豐報信。秦豐就派大軍去西方防備岑彭的襲擊,岑彭卻潛兵渡過淝水,悄悄東進,襲破秦豐部下張陽,又從川谷間伐木開道,進搗黎邱。黎邱是秦豐巢穴,秦豐在西方接得警報,慌忙還救。岑彭與諸將駐營東山,嚴兵以待。秦豐與蔡宏夜攻岑彭,岑彭開營迎擊,大破秦豐軍隊,秦豐敗逃黎邱。此即「聲東擊西」戰略的例證。後來這句成語就用來比喻虛張聲勢,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由此看來,二者的分別很模糊,不容易區別,都是在作戰取勝中
的一種技巧。
http://140.111.34.46/chengyu/text/fr/fr01302.htm#
http://140.111.34.46/chengyu/text/fr/fr00296.htm#

資料整理與個人淺見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9.gif
2009-01-22 12:27 am
聲東擊西和調虎離山分別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六計和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範,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而聲東擊西則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自己實力不足,不宜硬拼,應該設法保存實力,避實就虛。發出假信號,迷惑和擾亂對方,使對方判斷出現錯誤,誘使對方上當。並利用假像,製造對自己有利的機會,自己才可以在對方出錯的時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巧取勝。




收錄日期: 2021-05-03 21:18: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21000051KK007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