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飲食習俗
大暑節氣一般在公曆7月22日或23日。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大暑說: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二候土潤溽(r徂)暑;
三候大雨時行。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
民諺有:禾到大暑日夜黃;
早稻搶日,晚稻搶時;
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炎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
仙草
仙草(Mesona chinensis),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
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
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藥。
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燒仙草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
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涼粉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
家禽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
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
相對於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
雞、鴨、鴿子等家禽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
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
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
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
後來也有專門的品種稱為童子雞。
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準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禽。
每100克鴨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還含有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
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尤其是經過一個冬春攝食的老鴨,骨骼更健壯,肌肉更豐滿。
可主治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瘡毒、驚癇等症。
《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
民間亦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老鴨燉食時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食用,能補虛損、消暑滋陽。
加配芡實、薏苡仁同燉湯,滋陽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濕、增進食欲。
鴿肉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祛風解毒的功效,可氣血雙補,還有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腦力勞動者、神經衰弱者進補。
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
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
“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
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
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大暑節氣日本人會在社區裏架起了長長的竹筒,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水冷卻,供大家品嘗。
據說吃過這種竹筒冷面後夏天不會中暑。
大暑節台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
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
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GLULU清真美食文化網 )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8/07/1052648.html
小寒飲食養生篇
進入小寒節氣,也已進入數九寒天,飲食以冬季進補為主。
冬季幹冷的時候,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注意冬日養生,
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養腎防寒”:要補血、補氣、補陰、補陽。
民諺也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足見冬日養生進補的重要性。
俗語“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是一種補,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適當多吃點羊肉、狗肉的習慣,也是一種補。
但不要千篇一律,本著缺什麼補什麼,順其自然為好。
因此,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貪戀油膩、辛辣的食品,應以補氣潤燥為主。
2009-01-20 13:50:06 補充:
當然,民諺也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日養生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身體鍛鍊,多進行戶外活動。
專家們提倡,要根據各自的身體情況適當進行一些體育活動,特別是在陽光出來時鍛鍊為佳。
強身健體,增強禦寒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養生途徑。
南京、廣東的小寒風俗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2009-01-20 13:50:31 補充: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
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
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
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
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
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
近年來,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2009-01-20 13:51:27 補充: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裏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鍊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墻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
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裏面吃。
適合於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節氣內,所以說小寒是全年最冷的節氣。
2009-01-20 13:53:07 補充: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
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鳙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
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2009-01-20 13:56:06 補充:
下面介紹幾個適合於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
適用於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怕冷的人群。
羊腎紅參粥:
鹿腎(或羊腎)1隻,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
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
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
適用於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2009-01-20 13:56:34 補充:
胡桃仁餅: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麵粉250克,白糖少許,
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麵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
有補腎禦寒、潤腸通便的作用,
適用於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幹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2009-01-20 13:57:05 補充:
小寒養生因人而異
祖國醫學認為,寒為冬季的主氣,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
所以,雖然小寒養生包括的內容很多,
但基本的原則仍是《黃帝內經》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
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
2009-01-20 13:57:33 補充:
雖然此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
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
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體,
宜用紅參、紅棗、白術、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
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
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
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徵,
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2009-01-20 13:58:08 補充:
補陽針對陽虛體質
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性機能低下等體徵,
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
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
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2009-01-20 13:58:18 補充:
民諺亦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這說明瞭冬季鍛鍊的重要性。
在這幹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
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在此節氣裏,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
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2009-01-20 13:58:47 補充:
小寒多吃山楂益處多
按照我國的民間傳統,小寒一過,我國就將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四九天,
不過寒冷的天氣人的胃口總是不錯,因為總覺得吃飽了才能抵禦寒冷的天氣。
可胃口好了,難免會加重我們的腸胃負擔,怎麼辦呢,這裡向大家介紹一種簡單易得的東西——山楂。
山楂,又叫山裏紅、酸楂等等,那它和我們的消化問題又有什麼關係呢。
據專家介紹,山楂裏含氨基酸,維生素,還有微量元素,
有人統計100克山楂就含有維生素C89克,相當於胡蘿蔔裏的八九倍,
另外山楂裏還含有纖維素,它可以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
山楂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脂肪酶的活性,
所以它能促進蛋白脂肪的分解,有利於食積,幫助消化。
2009-01-20 13:59:10 補充:
而且專家說山楂對預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也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你覺得把山楂當水果吃有些單調,
那麼你也可以把它做成菜比如山楂肉乾等。
而且山楂與月季花紅糖煮水,可以治療因為受涼引起的痛經,
山楂加上益母草治療產後惡露不盡,
山楂加上丹參代茶飲可以緩慢的緩解高血壓,高血脂,胸悶等等這些不適的症狀,
山楂加上麥冬加上荷葉,經常用它來泡水含漱,漱嘴,
對於頭頸部腫瘤放療引起的口乾舌燥,有滋陰清熱解毒的作用。
不過,專家建議最好不要空腹吃山楂,而且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山楂。
酸楂吃多了有活血破氣的不良作用,所以病後體虛還有孕婦不要多吃這個。
2009-01-20 13:59:38 補充: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不能跟人參,還有維生素K,碳酸氫鈉一些鹼性的東西同用,
動物內臟裏頭,特別像肝臟裏頭含有鐵含有鋅,
這些化學物質在酸楂的酸性當中也容易起反應,影響吸收,
所以酸楂跟動物的肝臟最好不要同煮。
(中國天氣網)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9/01/1279331.html
2009-01-20 13:59:57 補充:
中國特色的養生之道
現代社會,人們吃的東西越來越精細,卻對一些穀類含有的人體必需微量營養成份攝入量越來越低。
為此營養專家多次呼籲,要吃得雜、吃得全面,才能使人體所需營養均衡,保障身體健康。
在中國營養學會推出的膳食配比中,第一強調的就是要多吃五穀雜糧。
《周禮》記載,當時宮廷食醫(營養師)為皇上配餐就以六食(稻、黍、稷、梁、麥、瓜)為主,注重保健養生,合理搭配營養。
《皇帝內經》總結出健康飲食指南:“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
2009-01-20 14:00:40 補充:
五穀雜糧有益健康,這一常識在古代的釀酒中也得到充分應用,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五糧液的“陳氏秘方”,即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等五種糧食釀酒,釀出的酒不僅在品質上達到極致,更符合營養學的原理。
專家為此提出這樣的口號:“吃五穀雜糧飯,喝五穀雜糧酒。”
五糧液酒是真正的糧食酒。
原料中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能夠提供給我們植物蛋白,鎂、鉀、磷、鐵等元素,以及維他命B,這些都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
之所以如此推崇穀物,是因為PNNS(國家食品健康計劃)認為中國的飲食中嚴重匱乏複合碳水化合物,而在簡單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方面卻是含量過盛。
2009-01-20 14:01:23 補充:
穀物有益於我們的食物平衡,可以緩慢消化將葡萄糖傳送到我們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各個器官(大腦、肌肉……)等等。
經過多年演變和探索,五糧液原料的五種糧食的配比是:
高粱36%,大米22%,糯米28%,小麥16%,玉米8%。
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專家們介紹說,人體內小環境的和諧是健康、養生的需要。
大自然的造化和五糧液的釀造技術,將五穀雜糧的精華轉化為玉液瓊漿。
五糧液中多種微量元素的比例,和五穀雜糧食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十分吻合。
2009-01-20 14:01:44 補充:
糧液,能夠營造出適合人體健康需要的“小環境”。
而“陳氏秘方”利用養生學的原理,將五穀雜糧的保健作用進行“中庸調和”:
高粱味甘性溫,
富含鐵和蛋白質,有健脾益胃的功用;
大米味甘性平,
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
糯米含有鈣、磷、鐵、維生素B等,
有補虛、補血、止汗、健脾暖胃的作用;
小麥味甘,
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的功效;
玉米味甘性平,
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
2009-01-20 14:02:05 補充:
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生活壓力巨大的現代社會,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綠色的、健康的成為人們選擇食品的重要因素,也成為整個社會的流行趨勢。
養生之道,不是漫天飛舞的保健品,不是雲山霧罩的空談。
一杯五穀雜糧融合而成的五糧液,一顆為人處事的平常心,養生之道,盡在其中。
( 中國網)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8/11/1210099.html
2009-01-20 14:02:28 補充:
不發胖的三餐飲食原則
2008-10-31 13:04:33 華夏經緯網
增強營養有利於健康,但要冒發胖的風險;
為追求好身材而節食,又可能引起健康問題。
有沒有兩全齊美的辦法呢?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並推薦以下飲食策略。
營養巧組合
埃及著名學者努福爾經過長期研究指出,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對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關鍵在於巧妙組合,即將富含油脂的食物與豆類蔬菜組合,儘量避免和米、面、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吃。
這樣既能增加養分攝入,又有利於減肥。
2009-01-20 14:02:46 補充:
脂肪巧選擇
完全不吃脂肪既不可能,又損害健康,興利除弊的唯一辦法是巧妙選擇。
據營養學家分析,
脂肪分為三類:
第一類可大量增加人體膽固醇含量,如各種畜肉及其製品,奶油與乳酪中的脂肪;
第二類對人體膽固醇含量影響甚微,如雞肉、蛋類和甲殼類動物脂肪;
第三類是能夠降低膽固醇的脂肪,如橄欖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
顯然,後兩類脂肪是你最佳的選擇。
2009-01-20 14:03:36 補充:
三餐要定量
合理掌握三餐的進食量是保持健美的又一關鍵。
食量不可過多,也不宜太少,
需要注意的是,計算食物的熱能與份量時要了解生熟有別。
比如,熟雞的重量只有生雞的80%,熟牛肉只有生牛肉的65%。
此外,即使同一類儀器所含熱能也不完全一樣,
如100克童子雞含熱能約400千卡,而同等量的老雞肉熱能高達550千卡。
要挑選養分相同但熱量相對較少的食物。
2009-01-20 14:03:56 補充:
據測算,青年男女一天的進食量大致如下;
糧食500克,蛋1個,瘦肉100克,魚150克,豆類200克,蔬菜500克,牛奶200克,植物油25克。
(39健康網 )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8/10/1207152.html
2009-01-20 14:04:22 補充:
飲食應選“四四三”原則
2008-08-28 09:55:46 華夏經緯網
現代醫學營養科學家精心歸納出中老年人飲食大致應遵循三個“四四三”的原則:
早餐四、午餐四與晚餐三;
精食四、粗食四與虛食三;
常規四、雜食四與零食三。
早、午、晚“四四三” 人們應努力摒棄那種早飯糊塗、中飯對付而晚飯特豐盛的壞習俗。
尤其中老年人晚餐應嚴格節制食量,而且每餐都要少吃一點。
精、粗、虛“四四三” 現在人們精食吃得太多,許多人營養過剩,缺乏纖維,易患結腸癌,所以鼓勵多吃點粗食。
所謂虛食即指熱量很低的安慰性食品。
稀粥、米湯、清湯、汽水與低糖飲料等為其典型代表,椰子、西瓜、黃瓜、番茄等也是。
2009-01-20 14:04:38 補充:
常規、雜食與零食的“四四三” 常規飲食即日常習慣吃的東西,更多地是指精食。
所以應加大三餐中的雜食比例,經常調換口味,比如榆樹錢等野味,吃點驢肉或兔肉等。
( 健康時報)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8/08/1140972.html
2009-01-20 14:05:45 補充:
古代人三餐的飲食習慣
東方西方,飲食習慣皆一日三餐,
不知是何時從菇毛飲血逐漸進化到養生這一文明習俗。
不過,中國的三餐習慣,
從莊子的“適莽蒼者,三餐而返,腹猶果然”語句中,
可以證實早在西元前四百多年,中國人已有一日三餐的習慣,
南宋的大詩人陸放翁有詩曰:
“疾行逾白步,健飯每三餐。”
也可以說明,千百年來,一日三餐的習慣,非常普通,
至於疾行逾白步之說,則相當於今日的體育鍛鍊。
恰如民諺所雲:“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飽食之後散散步,助腸胃消化,對身體有好處,看來自古皆以為然。
2009-01-20 14:06:38 補充:
不過,佛教中有一派的戒律,每日只吃一餐,過午即不食,
因佛說日午食,後乞他食,吃了也不是自己分內的,
所以,《五燈會元》把此條奉為佛律,即過了中午就不吃晚飯。
宋大詩人黃庭堅(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飯,過午即不食。
唐白居易《長慶集體》十九《龍華寺主家小尼》詩:
“夜靜雙林怕,春深一食饑。”
卻是對佛門弟子衷心悲憫的詩句。
2009-01-20 14:06:58 補充:
只是,古人認為過午不食也是長壽和保身養體的秘訣,並以為夜食過飽容易致病,
宋人長年訣有這樣幾句順口溜:
“夜臥不蒙首,晚飯少數口。”
意思就是晚上睡覺,最好不要蒙頭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覺,空氣不流通,對人健康不利。
而吃飯呢,即使不遵守佛律——過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飯時,不貪飽,少吃幾口飯,也是好的。
宋民間避癉口訣又說:
“稍飲卯前酒。莫吃申後飯。”
這卯時係指清晨五至七點之間,
申時則指下午五至七點之間。
早晨五至七點,一般人都是剛剛起床。
一起床就喝酒,乍然聽來,似乎不是中國人的習慣。
2009-01-20 14:07:30 補充:
但讀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慶集》,
發現白居易恰恰就是一個最愛喝卯時酒的人,
他有一首詩叫《卯飲》,
歌頌在清晨喝一盅酒,快活似神仙,
詩句雲:
“卯飲一杯眠一覺,世間何事不悠悠。”
看來他是在早晨五至七點種喝一杯酒再睡一覺的。
其另一首《卯時酒》的詩,
也盛讚
“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
《醉吟》一詩更有這樣的詩句:
“耳底齋鐘初過後,心頭卯酒未消時。”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唐人起床據史載特別早,
朝廷上朝大約都在早晨六點,
他卻在早晨吃杯酒睡覺,到了中午寺廟都打鐘了,
心頭那卯時喝的酒仍然酒意未消,
由此看來,大約要拖到下午才上班了(白居易當時任杭州太守)。
2009-01-20 14:07:52 補充:
唐人起床特別早的事,有筆記書札記載,當時的人請客人吃飯,客人都是在早晨天還不亮時,即動身上路赴宴,走在路上,斜月尚明。
這雖然可以解釋作當時交通不便,赴宴要在路上走許多時間,但也可說明唐朝人的宴會。
大都在午前,請客人吃的是午餐。
宋蘇坡卻不是個起早床的,從他的詩《答黃庭堅見寄二首》之一
“定應笑我勞生在,卯睡聞呼衣為顛:
兩句詩來看,早上五至七點人家叫他起床,他把衣服都穿反了。
另外,書生秀才也大都睡懶覺,
宋王炎的“雙溪詩”中有一首就對諸先輩的
“書生卯飯動及午,姜摻菜絲煩自煮”,
大作同情語。
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在答東野詩中也說:
“朝餐動及午,夜諷恒至卯。”
形容了詩人東野的貧困和懶。
2009-01-20 14:09:20 補充:
而如果秀才詩人通宵達旦地吟詩讀書,到了早晨的五至七點卯時才睡覺,民間避癉訣的“稍飲卯前酒。
莫吃申後飯”,,又一點也不足為怪,卯前酒肯定也並非一起床就喝的酒了。
2009-01-20 14:09:28 補充:
現代醫學證明:
早餐所食係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過飽,食必不消化,
故新的保養口訣是為:
“早餐吃得好(指營養),午餐要吃飽,晚餐吃可少。”
這是精確計算了卡裏路與能量的關係作出的結論,與中國古人的飲食習慣,不無巧合地大致相同。
可惜海外華人雖明知如此,一般的飲食習慣卻恰恰是“朝餐動及午”,晚餐是下班回家後,大煮大燒,吃得非常好又非常飽,這就既不符佛律,又並非養生之道。
(食神網)
http://hk.huaxia.com/hxjk/zhms/yswh/2008/12/126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