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胡融和] 政治改革如何消除民族隔閡? [急]

2009-01-20 4:05 am
如題..
係講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唔該..

回答 (2)

2009-01-30 12:38 am
✔ 最佳答案
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政治方面
 
1. 更定官制 - 孝文帝制定漢化官制,去除鮮卑官名,採用魏晉中央和地方政策,又重新頒行官祿制度,訂定官品和官俸。
 
2. 訂定禮法 - 在祭禮、喪禮等方面皆採用漢人禮制﹔並設置樂官訂正音律。又頒佈《魏律》,廢除一些殘酷的刑法。
 
3. 遷都洛陽 - 首都平城僻處塞北,人口稀少,氣候嚴寒,糧食不足,不適合作為首都,因此孝文帝決定遷都到當時文化重心所在的洛陽,以配合漢化政策的推行。
 
 
 
經濟方面
 
1. 行均田制 - 孝文帝實施均田制,下令十五歲以上的丁男和婦人均可授田。丁男授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人授露田二十畝。此外,耕牛、奴婢、老弱者也可得一定數量田地。

2. 行租庸調制 - 採行租庸調制。規定一夫一婦的戶口,每年交帛一匹,粟二石,此外,男丁還要負力役。
 
3. 行三長制 - 規定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分設鄰長、里長和黨長,負責檢查戶口和徵收賦稅。
 
 
 
文化方面
 
1. 尊崇儒學 - 尊崇周公和孔子,重用儒生,設置五經博士,教授生徒,整理典籍,撰修國史,考訂禮樂制度,徹底全面漢化。
 
2. 推廣教育 - 在洛陽設立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小學,讓鮮卑貴族子弟接受漢化教育。又向各州下詔徵集天下遺書,以充實國家藏書。
 
 
 
習俗方面
 
1. 定姓族 - 為爭取漢人的支持,孝文帝規定漢人士族和鮮卑貴族同樣同等授官,以爭取漢族支持。又規定漢族頭等士族姓(崔、盧、李、鄭)與鮮卑的頭八姓相當。
 
2. 禁胡服 - 下令鮮卑族人改穿漢人服裝,不許再穿胡服,孝文帝又親自穿上漢族帝王的衣冠,以示提倡。
 
3. 禁胡語 - 規定三十歲以下的鮮卑人學講漢語,不准再說胡語,朝臣不聽命令,須降爵黜官。
 
4. 倡通婚 -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世家大族通婚。又命令皇族子弟娶漢人士族女子為妻。
 
5. 改姓氏 - 把鮮卑原有姓氏改為漢姓,如王室拓跋改為元氏。此外,其他鮮卑姓氏也要改為漢姓,如步六孤改姓陸,獨孤改姓劉,賀樓改姓樓等。
 
6. 禁歸葬 - 孝文帝命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在洛陽入籍,死後必須葬於洛陽,不得歸葬塞外,以增加他們對中原的歸屬意識。
 
 
 
漢化措施的影響:
 
中華民族因胡漢融合,得而不斷擴大,是民族整合的重要階段,同時亦泯除南北民族之差距,為日後隋唐大一統帝國奠下基礎。遷北民到南方、行三長制等,使胡漢的風俗習慣、宗教語言混於一爐,中華民族再次擴大。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對後世之歷史發展、有極其偉大之貢獻,可分為兩個方面、來加以敘述之,那就是文化上的融合和民族上的融合。
 
文化上的融合:孝文帝之所以實行漢化、仍要使原本質樸勇悍之鮮卑人、能濡染華風、改變舊有之蠻俗、從而讓初無文化的鮮卑族與文化優越之漢族、容合為一,這對以後的歷史發展、產生極其重大深遠之影響、即胡漢之間文化差異漸趨消弭于無形,雖然孝文帝崩后、引起六鎮之亂、北魏分裂東西二國、但卻不可否認、孝文帝之漢化運動是造成文化之再興、及隋唐盛世之出現的主因。
 
民族上的融合:在中國歷史上有者民族融合例子、五胡亂華是其一也,且每一次民族上的融合、即為另一個盛世的展開。孝文帝的胡漢合一思想、在當時磪實做到安定社會與消弭種族之間的畛域、也使得五胡亂華之後、所造成民族之界限、頓然無存,原來質樸勇悍之胡人(鮮卑人)、亦濡染教化、頗識禮文,而漢人也感受胡人飲勇猛慓悍之風。因此不僅使得諸夏文化於此民族文化交流中、獲收新的質素、亦讓各民族(胡漢)之間、藉助這埸偉大的的運動、互蒙其利、增添新的養份,在促進民族之融合上、北魏孝文帝之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2009-01-29 4:42 am
改名:
將胡姓改漢姓,如獨孤改劉。
服飾:
一改窄而短的胡服為寬而長的漢服。
葬送:
不准胡人將遺體運往北方,要將籍貫改為洛陽。
改聚:
將漢姓四大名族列入後宮,也下令自己的六個弟弟重新娶 漢族名門的妻子。
改用漢語:不准官員在朝廷上用胡語,一律改漢語,犯者重則免官。百姓40歲以上可慢慢習慣說漢語,以下的要放棄用胡語改漢語。
仿門第制度:仿漢制度,以元為最高地位的姓氏,這以後還有步六孤等姓氏,以此編官員之高低級。

上述都令胡人慢慢漢化,為之融和,無論在胡人的外貌和制度上都仿漢,在內在外消除胡漢民族隔閡。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22: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19000051KK015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