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早期的街道(20分)

2009-01-18 5:03 am
我想問呢,本港最早期的街道名稱係咩,它們都有哪一區?如果知,咁承上題,你猜猜為甚麼有這樣的情況 ?(我d功課係咁寫,唔知佢講乜?)
不少街道都有特別意思:
以皇室人員名字命名有咩街?
以港督名字命名有咩街?
以官員名字命名有咩街?

順帶一提,邊道有公主小妹睇?(中文版)
更新1:

下面,都冇答過我d問題,簡直係「問非所答

回答 (3)

2009-01-18 8:20 pm
✔ 最佳答案
奧卑利街 Old Bailey Street
奧卑利街位於中區荷李活道的中區警署側,向南斜上至堅道止,是一條算是寬闊的早期街道之一,它的命名與倫敦有四百年歷史的監獄有關。
倫敦老城區有一座著名的監獄,建於十六世紀,名叫奧卑利監獄,位於New Gate Street附近,是英國法治的象徵,無論何人一經法院判刑,即到奧卑利監獄服刑;而奧卑利街就是用這監獄命名。
原來,開埠初期的維多利亞監獄即設於奧卑利街上。1857年建成中央警署時,又在警署後面將維多利亞監獄擴充,這是香港最古老的監獄,與倫敦奧卑利監獄成為英國最古老的法治監獄相似,因此後來將監獄旁邊開闢道路連接堅道與荷李活道,便稱之為奧卑利街。
 
水坑口街 Possession Street
水坑口街最初名波些臣街,按照1894年的街道名冊上的街名,「波些臣街」是將英文街名Possession Street音譯而成的。
Possession意譯為佔領,意即「佔領街」。當年1841年1月25日,義律根據和琦善所訂的《穿鼻條約》命令海軍軍官卑路乍率領英軍乘艦隊登陸香港作先遣部隊,英國海軍測量人員早已測定香港西面有一突出的高地,平坦而臨海,可作初期營地方,這塊高地位於一條流出海港的大水坑附近。卑路乍將軍率英軍登陸,即由工兵開路通往這座高地,並營於其中一塊高地,就是今日位於水坑口街西面的大笪地。先遣部隊為正式佔領香港安排一切。
1月26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J.G.Bremer)乘座駕艦高爾合Calliope號來港,正式舉行升旗儀式。英艦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
由於這條路是英軍佔領香港時開闢的道路,後來英軍的軍營從大笪地遷往中區,這一帶建築民房,闢成道路,故英文寫作「佔領街」,中文則譯為「波些臣街」。
由於這條街旁邊有一條水坑流出大海,因此華人不稱這條街為「波些臣街」,而譯為「水坑口街」。
 
砵甸乍街 Pottinger Street
砵甸乍是香港第一任總督,名軒利.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他是率領英軍北上攻佔舟山和攻入長江內陸的統帥;簽訂《南京條約》時,他是英方的全權代表。
《英王制誥》於1843年4月5日由維多利亞女皇頒發,延至6月才抵港,是以砵甸乍於6月26日才正式就任港督,組織香港政府,重新委任大小官員,並組織行政、立法兩局和成立高等法院,他於1844年5月返英。
砵甸乍街是用以紀念香港第一任總督;但由於整條街道用石塊鋪砌,故華人稱之為石板街。
 
爹核士街 Davis Street
爹核士街在堅尼地城區,是堅尼地城區的主要街道之一。爹核士街以戴維斯爵士名字命名,他是本港的第二任總督,他全名是約翰.法蘭西斯.戴維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33年他被任命為駐華商務總監督的第三副監督,後來升為第二副監督。1835年退職返英,到1844年才來港接任香港總督之位。
香港很多法例,都是他在任期間訂立的,例如《警察條例》、《華人保甲條例》、《治安委員審議簡易訴訟條例》、《重訂高等法院條例》等,都是他任內經立法局通過的。
 
般含道 Bonham Road
般含道位於港島的西區半山;般含是香港第三任總督塞繆爾.喬治.文咸(Sir Samuel George Bonham)的另一譯名。文咸東街是他任內將該處淺灘填成陸地後命名,這是文咸東西街不稱Street,而稱為Strand的原因。換句話說,文咸東街的命名是紀念他首次為香港填海得地,般含道才是真正用他的名字命名街道紀念他。由於文咸街命名於前,後來開發半山區用他名字命名時,為免和文咸街混淆,故將中文譯為同音相近的字,而名為般含道。
 
文咸東街.文咸西街 Bonham Strand East. Bonham Strand West
文咸東街位於中區,街口在皇后大道中近威靈頓街口,該段路略為傾斜,向西伸展,接回皇后大道中。文咸西街是在文咸東街末段起,向西伸展,接德輔道西。
文咸東街、文咸西街的英文路牌,不用Street而用Strand; Strand是海灘而不是街道,這等於說明文咸東街和文咸西街是由海灘建築而成的,同時亦說明把海灘建成街道的是Bonham-----文咸。
文咸是香港第三任總督Sir Samuel George Bonham的中文譯名;文咸爵士於1848年上任。1851年12月28日中區皇后大道中大火,燒毀了472座樓宇,當時皇后大道中的北面一帶是海灘,為了方便清理火場的瓦礫,文咸總督下令將瓦礫用作填平海灘。這就是文咸東街近皇后大道中一段向下傾斜的原因,也就是文咸東街用Strand一字的原因。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1-18 12:21:01 補充:
麥當勞道 Macdonnell Road

麥當勞道位於港島中區半山,西起自花園道,向東伸展至堅尼地道止。乘山頂纜車登山,麥當勞道是其中一個車站。
麥當勞道是第六任香港總督的譯名,全名是李察‧格雷夫斯‧麥當勞爵士(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他於1866年3月上任。這一年5月7日,他為上任港督創辦的香港造幣廠舉行開幕禮。造幣廠鑄造香港銀幣,到1868年共虧損了30多萬元,不得不關廠停工。

2009-01-18 12:21:21 補充:
同時,英國又要香港負擔防衛經費二萬英鎊,加上經濟不景氣,令到香港財政極為困難。麥當勞忍痛將造幣廠以六萬元出售,又向匯豐銀行借款八萬元以應付財政困難。
在這種情形下,唯一辦法是廣開稅源,首先是設立印花稅制度,其次是抽賭博稅。為了抽賭博稅便等於使賭博合法化,1867年7月1日,實行招商承辦開賭,這項政策無疑帶來每月一萬五千八百元的收入,但這筆賭餉卻不能運用於財政開支上,原因是香港的基督教會反對開賭,英國要求將這筆款項暫時凍結。到1872年不得不宣佈禁賭時,這筆賭餉已甚可觀。

2009-01-18 12:21:35 補充:
當時,華人社會籌備興建東華醫院,這座華人醫院其中部份經費,是由凍結的賭餉中撥出,而另一部份則撥作改善本港警隊之用。
因此,他任內的政績是毀譽參半。他為東華醫院的興建採取積極態度,為改善本港警隊質素盡過很大的努力。賭博合法化是為人詬病的政策,但這是和當時香港財政困難有關的。

2009-01-18 12:22:01 補充:
堅尼地道Kennedy Road、堅尼地城海旁Kennedy Town Praya

堅尼地道位於中區和東區半山,西起自花園道,向東蜿蜒伸展至皇后大道東。堅尼地城海旁在堅尼地城,起自德輔道西轉角處,與吉席街相接。附近海旁,另有堅尼地城新海旁。這些街都以堅尼地命名。

2009-01-18 12:22:18 補充:
堅尼地是香港第七任港督,即阿瑟‧愛德華‧堅尼地爵士(Sir Arthur Edward Kennedy),他於1872年4月16日履新,至1877年3月2日返英。
在任五年,雖然適逢經濟衰退,但他對香港仍然充滿信心。他看到蘇彝士運河通航之後,香港經濟必然復甦,因此他開發土地,平整西區海旁土地,這片土地就是今日的堅尼地城。堅尼地城的海旁道路,亦名堅尼地城海旁。

2009-01-18 12:22:47 補充:
香港早期對於海旁的道路,一律不稱路,只將英文的Praya譯為海旁,例如早期的灣仔的莊士敦道稱寶寧海旁東,德輔道中稱寶寧海旁中。
自從中區填海,將新海旁道路命名干諾道之後,以後的海旁道路都稱為道,而不名「海旁」,只有堅尼地城海旁,仍留下「海旁」之名。

2009-01-18 12:22:59 補充:
堅尼地道也是他任內開闢的道路。由於當年金鐘地區是海軍船塢所在地,從中區到東區僅得一條路貫通,殊不方便,因此要築一條自半山通往東區的道路,這條路築成後,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任內又發生一次大風災,這是著名的甲戌風災。這場風災發生於1874年9月22日,即同治甲戌年農曆八月十二日,颱風威力甚猛,沉船塌屋數以百計,死傷數千人,港督的山頂別墅也被吹塌。雖然遇到天災和經濟不景氣,但他仍努力進行基本建設,除了發展道路和土地,他並在海面建了三座燈塔。

2009-01-18 12:28:09 補充:
有關更多相關資料
www.geocities.com/wcheukt/Street.htm
news.epochtimes.com/b5/4/8/21/n634916.htm
news.epochtimes.com/b5/4/9/13/n659201.htm

2009-01-18 12:29:21 補充:
hk.epochtimes.com/7/4/27/43840.htm
hk.epochtimes.com/7/5/18/44897.htm
公主小妹
tvdeo.blogspot.com/2007/09/romantic-princess-01.html
參考: geocities
2009-01-25 5:28 am
最早期的街道是中上環的荷理活道。因為那處種了冬青樹,holly wood而得名。
2009-01-18 5:27 am
道 路 及 鐵 路 - 道 路 名 稱 ( 一 ) 街 名 拾 趣


 香 港 街 道 名 其 實 也 有 很 多 奇 趣 的 例 子 :



錯 誤 名 字

    可 能 因 為 手 植 之 誤 和 早 期 香 港 官 員 知 識 水 平 比 較 低 , 香 港 有 部 分 街 道 的 使 用 了 一 個 錯 誤 的 名 字 :




路 名 英 文 名 字 補 充
列 拿 士 地 台 Rednaxela Terrace 原 來 列 拿 士 地 台 當 初 命 名 應 是 記 念 一 名 叫 亞 歷 山 大 (Alexander) 的 人 , 但 當 時 負 責 的 師 爺 由 於 是 中 國 人 關 係 , 習 慣 了 由 右 向 左 書 寫 , 就 這 樣 的 由 右 至 左 一 個 一 個 字 母 書 寫 , 最 後 將 整 個 英 文 字 左 右 倒 轉 了 , 後 來 米 已 成 炊 , 使 香 港 保 留 了 這 個 十 分 特 別 的 街 道 名 。

斧 山 道 Hammer Hill Road Hammer 解 作 鎚 , 但 不 知 道 為 何 斧 山 道 的 英 文 卻 是 Hammer Hill Road 。
緬 甸 台 Minden Row 看 到 緬 甸 台 很 多 人 也 以 為 這 是 和 東 南 亞 國 家 緬 甸 有 關 的 街 名 。 其 實 只 要 看 回 英 文 名 字 : Minden 就 知 道 這 個 答 案 是 錯 的 。 Minden 來 源 其 實 是 由 於 該 處 住 滿 來 自 德 國 城 市 Minden 的 人 , 所 以 將 該 路 段 以 Minden 來 命 名 。 Minden 正 式 中 文 譯 名 為 棉 登 , 位 於 緬 甸 台 側 的 棉 登 徑 (Minden Aveune) 也 可 以 證 實 這 點 。
眾 坊 街 Public Square Street 當 年 眾 坊 街 中 文 名 字 叫 作 「公 眾 四 方 街 」 , 命 名 的 官 員 將 Square 解 作 四 方 的 意 思 。 其 實 Public Square 的 意 思 是 解 作 公 共 廣 場 的 意 思 , 現 在 的 名 字 :眾 坊 街 ; 比 起 「公 眾 四 方 街 」來 得 更 貼 切 。

松 樹 街
杉 樹 街 Fir Street
Pine Street Pine 為 松 樹 , Fir 為 杉 樹 , 不 知 何 故 這 兩 個 名 稱 對 掉 了 。
域 多 利 皇 后 街 Queen Victoria Street 維 多 利 亞 是 英 國 的 女 皇 , 但 香 港 的 域 多 利 皇 后 街 卻 以 皇 后 命 名 。 查 英 文 字 Queen 應 解 作 女 皇 帝 。
般 咸 道
漆 咸 道
Bonham Road
Chatham Road 單 以 字 面 是 不 能 找 到 這 兩 條 道 路 命 名 錯 處 , 查 兩 個 字 中 間 的 h 字 母 是 不 發 音 的 , 所 以 般 咸 道 應 作 般 臨 道 , 漆 咸 道 應 成 漆 潭 道 。

大 強 街 Power Street 位 於 北 角 的 大 強 街 命 名 源 自 舊 日 在 附 近 的 發 電 廠 , Power 一 字 應 是 指 電 力 , 但 當 日 譯 者 誤 會 為 解 作 國 際 列 強 。
磅 巷 Pound Lane 英 國 人 將 充 公 牲 畜 放 置 在 Cattle Pound 的 地 方 , 上 環 前 政 府 畜 欄 原 址 闢 作 一 條 叫 Pound Lane 的 街 道 , 譯 者 卻 誤 會 Pound 解 作 磅 。

春 園 街 Spring Garden Lane Sping 除 了 解 作 春 天 外 , 還 可 以 指 泉 水 ; 而 灣 仔 春 園 街 以 泉 水 得 名 , 但 中 文 名 稱 卻 誤 作 春 園 街 。

梳 士 巴 利 道 Salisbury Road 梳 士 巴 利 道 曾 名 梳 利 士 巴 利 道 , 其 實 Salisbury 中 i 字 是 不 發 音 的 , 所 以 後 來 政 府 已 更 正 為 梳 士 巴 利 道 。

獅 子 石 道 Lion Rock Road 以 英 文 名 稱 來 看 , 獅 子 石 道 命 名 應 是 和 獅 子 山 (Lion Rock) 有 關 , 但 後 來 的 名 字 卻 將 Rock 直 譯 作 石 。
參考: myself.


收錄日期: 2021-04-29 16:1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17000051KK016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