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五臟六腑裡,胰臟何以未列其中?大約可歸納以下數點:
1.中醫裡的胰臟稱為“脺”,功能類似於腑,但胰為何未被納入第六臟,此事難知。但如果完全推說古人無知,也不盡然。我們常聽到雞雜,甚至雜碎, 就是指像雞肫之類雜七雜八的內臟。而脺臟的脺,音與雜碎的碎相近,雜碎的碎很可能就是指此脺。個人推想古人或許不是不知胰臟,而是以為其為無用之物,故不 將之列入大雅殿堂,而以雜物視之。這有點像幾十年前胸腺、扁桃腺之輩也曾被西醫所忽略而視作敝屣。
2.胰臟從未被列入中醫臟腑行列,此中原因實在不易推知。不過可以想像,古代解剖全憑目視外觀。膽體積雖小,但顏色、 形狀突出,容易引起注意。而胰為百曲千折的腸所覆,可能容易被疏乎誤為腸的附件!就像外觀明顯的腎上腺被視為腎的一體而未被提及一般。
3.胰臟躲在胃的後面,其形狀細細長長的,好像一把尺,所以民間稱之為「腰尺」,其位置橫躺於上腹部,胰臟的前方是胃,檢查時很難觸摸到胰臟,或許是如此,古代中醫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所以五臟六腑裡面始終就沒有包括胰臟在內。
中醫對胰臟的瞭解,當中有一說是到有了解剖學之後才開始對它有認識的,由於是「夷人」(古人對西方人通稱夷)解剖發現的,所以稱之為胰臟。
4.早期傳承自《內經》、《難經》的解剖知識,和後來的《內景圖》,是千百年來中醫世界裡,視界所及的有限的解剖資料。一直到了清朝的王清任,還得遮遮掩掩的觀察曝屍的刑犯與野塚中遭野狗翻掘的無名屍,才好不容易完成了《醫林改錯》當中有關解剖的部分。自古以來,由於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傳統思想限制,所以昔日中醫學對器官解剖的研究始終並不普及。
5.過去中醫會把胰臟病變方面的問題,當作是脾胃或肝膽的問題來處理,其相關的治療也是隨證而治,如:消渴(胰島素分泌障礙所產生的糖尿病,以致三消),腹脹(胰臟病變影響到食物的消化,食後有飽漲的感覺),黃疸(胰臟癌發生在胰臟頭的病癥,血液檢查顯示阻塞性黃疸,要是病變在胰體胰尾或胰舌部,就很可能沒有症狀),胸痛引背,背痛引胸(可能胰臟病變腫大,擠壓到了脊椎神經),此外,由於消化食物的功能受到了損害,病者也會日益消瘦,而由這些病徵及症狀,可知當屬中焦之證,所以即使古代中醫臟象學說裏五臟六腑中看不到胰臟,一樣也可治胰臟病變所產生的病證,已致置而不論。
若以今日對胰臟的認識來反推其在中醫臟象的生理、病理。個人愚見認為接近於脾之運化,肝之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