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語言一直演變著,有分有合,很難以現代的語言名稱表示。今天的粵語、閩語、吳語,不就是越、閩、吳所說的方言。比較客觀的是以當時的地名、國名、族名等,或所屬語系來表示。
上古的方言
現代中國的方言許多是屬於漢藏語系,即是漢語系和藏語系,兩語系本來同源,約在五六千年前分家。《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羌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羌。」黃帝的記載未在信史之列,然而羌語的確屬藏語系的,部落開支散葉勢之所趨。
《論語》載孔子說「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周室的語言稱為雅言,相當於後世所說的「官話」。
《禮記.王制》「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羌族屬西戎,西戎應是藏語系的。南蠻指巴蜀荊楚的外族,原來的語言所屬不詳,後來羌人活躍於此。北狄指北方的遊牧民族,即後來的鮮卑、蒙古,應是阿爾泰語系的。東夷,江南以下是越人所居,屬侗壯語系。此按地區和外族後裔所屬的語系來說,可能比較籠統。
《呂氏春秋.知化》「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先秦時吳越同屬一個方言區,各國的方言大體上都不相通,但書面語就相當一致,都是以周室雅言為基礎寫成的,能反映先秦方言面貌的文獻非常匱乏。不像現代般從語言特徵划分方言,只能以民族和國籍來概括。秦始皇命趙佗等率五十萬兵鎮守南越,秦亡後,趙佗在南越自封為王;漢武帝平定交阯,又置郡發展,從此就有漢人在南越活動,漢語也往南傳播,敞開了中古時代南方漢語之門。揚雄撰《方言》,記載各地方言的詞彙,例如「瞷,...陳楚之間,南楚之外曰睇。」睇字來自楚語,至今還通行於閩語和粵語。
中古的中原語
漢魏以來,有不少被放逐、避禍、避亂的漢人遷徙至吳閩越等地,甚至遠至海南。五胡亂華,晉室偏安江左,漢語正式南度。胡人在北方吸納漢人文化,學習漢語。《木蘭詩》最早載於陳代智匠所編的古今樂錄中,「可汗」是胡人對領袖之稱,正是北魏人寫的。南朝漢語演變了不少,而隋唐時就很穩定,詞彙和語法是一致的,語音去到五代開始有明顯的改變。可見但凡時代背景複雜,都加速漢語的演變。
唐代文章一般是文言體,唐詩較能容許口語和方語存在。那些用語已見現代漢語的影子。如疑問代詞「那」(保留在今北方話中)、人名代詞「渠」(保留在今粵語中)、人名代詞「伊」(保留在今吳閩語中)等,上古漢語不會這樣用的。
中古的吳語
唐代的吳語主要是晉室左遷時帶來的中原漢語,張籍詩《永嘉行》云「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唐人對吳語多有歌詠,視之為古雅之言,一點也不鄙視,如:
王昌齡《題淨眼師房》「朱脣皓齒能通經,吳音喚字更分明。」
李白《示金陵子》「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劉長卿《題李嘉佑江亭》「稚子能吳語,新文怨楚辭。」
孟郊《寄義興小女子》「家中多吳語,教爾遙可知。」
蘇軾的《赤壁懷古》,是懷東吳周瑜的詞,今以一些吳方言來唸最能押韻,連閩語粵語也略有不及。北宋滅亡,南宋定都臨安,中原漢語又一次南移,重演晉朝的歷史,對吳語有很大影響。此時北方方言正在遼金朝醞釀中。
中古的閩語
歷來漢人沿海南移,未必就定居於江蘇,有一部份繼續南下,他們聚居福建泉州等地,帶來了漢語系的閩語,今天閩南語的淵源可追溯到晉漢,甚至遠先秦時代。江南地上承中原漢語下啟閩南話。如「儂」字,《玉篇》「儂,吳人謂人儂」,李商隱《江南曲》「郎船安兩槳,儂舸動雙橈。」此字除了見於今天的吳語,也見於閩南話。閩地荒僻,交通不便,保護著古語而不多受外來影響,好像兮、者、厝、汝等文言詞,又唐朝以前的語音特徵,都能保留在今天的閩南口語中。宋代大力發展閩地,泉州設港,潮汕水利等,閩語擴散到多處地方。
中古的粵語
廣州很早就有中國人活動,如趙佗稱王之處正在於廣州,各朝代都有漢人來到此。粵語的淵源主要來自唐宋,「屯門」之稱見於《新唐書》,意指屯兵之關口,又是海上絲路的要站。又如黃巢之亂直捲廣州,宋室南遷,元軍滅宋,都流入民眾。《朱子語類》載「四方聲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廣中是指廣州的中心,即是所謂的「廣府」,粵語的音系最能與宋初《廣韻》的音系對照,朱熹因而有此一說。
近代南北漢語
唐至宋經過五代的亂世,漢語也有一點改變,不過還是非常銜接的。元代卻是漢語的轉捩點,主要是語音系統的改革,語音脫離了宋代的音系,然而詞彙和語法還能夠承接。元曲的韻書叫《中原音韻》,明清至今的北方方言都是從這個系統發展出來的,清室雖為外族,但沒有改寫漢語,故明至清漢語的變化並不大。隋代的韻書叫《切韻》,唐宋的漢語及其後許多南方漢語都是從這個系統發展出來的,凡屬《切韻》系統的方言,更能保存古漢語的遺跡。
有指古漢語是廣東話,也有指是閩南話,這都是欠缺歷史觀點的說法,樹梢不同於樹枝。由於篇幅之限,只能舉幾個方言例子來說,也未到要處。
2009-01-20 17:45:10 補充:
抱歉,第七段伊字的說法搞錯了。
2009-01-22 16:55:32 補充:
我對這方面很有興趣,從前看過許多相關的書,大部份都是記憶所及。由於過了字限,所以刪除了很多理由和引文。來日重新整理,分幾個評論發表原文,歡迎大家糾正和討論。以下略說一些根據,內容則後補。
第二段,本人不肯定是否對的,應該不止一個說法,應是其中一個說法。
第三段,參考自一本方言專著,書名後補。
第四段,純粹本人推理。《禮記》說五方之民言語不通,不代表五方的語系不同。如屬同一語系,但分開發展了一段時間也不相通。這裏所指的語系只是作為四夷的代表。除了種族融合外,後裔和祖先的語系是相同的。
2009-01-22 16:57:54 補充:
第五段,語言的核心是語法,當然也有演變,故有所謂上古語法、中古語法、歐化語法等研究。諸子著作來自各地,語法都是「上古語法」,基本詞一樣,只有個別詞彙不同,故說反映不到方言面貌。最能代表上古方言的是《楚辭》,來日略談。其實在趙佗稱王之前,南越已有「中國人」活動,見於《史記》。
第六段,南越是放逐之地,沒有記錯的話見於《世說新語》。《木蘭詩》是北魏人寫的,參考自《中國詩學-考據篇》黃永武著。南朝漢語多受影響,見於《顏氏家訓》(顏之推說批評當時漢語從俗,有名言「從正則懼人不識;隨俗則意嫌其非」)。隋唐的漢語一致,有點取巧,隋朝太短。五代開始有明顯的改變(有規律的),參考自王力的《漢語語音史》。
2009-01-22 17:00:21 補充:
第七段,唐詩較能容許口語和方語存在,文言和白話分開(這現象不始於唐),參考自王力的《古代漢語》《漢語史稿》。「伊」字記錯了,上古有這樣用法,「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指示代詞,但說到「保留在今吳閩語中」則是對的。
第八段,引文應該清楚。《赤壁懷古》今以一些吳方言來唸最能押韻,參考自《語言大師如是說--字和詞》。
第九段,參考自那本方言專著,後補。
第八段至第十一段,本人涉獵過一點點聲韻學,來日詳談。
第十一段,清室把滿語和漢語分得清楚,漢語頂多引入了一些來自滿文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