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說話-介紹一個富中國特色的節日

2009-01-12 1:49 am
中文說話:
- 介紹一個富中國特色的節日
- 2分鐘
- 不要離題

內容:
- 選擇它的原因
- 它的歷史 / 來源
- 富中國特色的原因
- ……

回答 (3)

2009-01-13 10:46 pm
✔ 最佳答案

選擇它的原因: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它的歷史/來源:
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著名。漢代以前記載嫦娥奔月的文獻,有下列三種:《文選》卷六○〈祭顏光祿文〉注引戰國《歸藏》說: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淮南子》「覽冥訓」說: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姮本作恒,為避淮南王劉恒諱,改之。又恒等於常,故後世以嫦代恒。)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五五輯張衡《靈憲》:
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幾種情節大同小異的傳說。以下所述,則是在漢族間廣泛流傳的本子。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曬得土地乾裂,海水枯竭,不聊生。這時有個做后羿的英雄,他力大無窮,能開萬斤寶弓,射殺各種猛獸。他同情受日曬之苦的眾多百姓,就舉起他的寶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並嚴令第十個太陽按時起落,造福人民。
從此,后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後來,他又娶了嫻淑美麗的妻子叫嫦娥,夫婦倆十分恩愛。
有一天,后羿在打獵的途中遇到一個老道士。老道士很欽佩后羿的為人,就送給他一包不死藥。並告訴后羿,只要吃了這藥,就能長生不老,成仙昇天。后羿回家後,就把不死藥交給了嫦娥。
不料,后羿的徒弟蓬蒙,心存不良,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藥,成仙上天。有一天,他趁后羿出門打獵的時候,偷偷溜了回來,闖進嫦娥的房間,逼她交出那包不死藥。嫦娥迫不得已,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立刻身輕似燕,直衝雲霄,往月宮飛奔而去了。
由於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於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后羿和鄉親們,就會在月下擺水果祭月,表達他們對嫦娥的思念。此後世代相傳,人們就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
另一種嫦娥奔月的故事,則敘后羿射日,立了大功後,被人民擁戴為王。但他剛復自用,亳不體恤人民,所以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天,后羿派了一位道士去向王母娘娘乞一種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人們聽說這個消息,個個愁容滿面,深恐后羿的殘暴永無休止。幸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十分同情人民的處境,就把仙藥偷偷的吃了。吃下仙藥後,果困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地向月宮飛去。
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外,還有兩則傳說也和月亮有關:早在戰國時代,古人就傳說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問》中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根據 聞一多 先生〈天問釋天〉中的說法,「顧菟」即蟾蜍,《靈憲》中也說:「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因為月宮中有蟾,所以人們俗稱月宮為「蟾宮」。又因為「菟」字與「兔」字相近,所以另有一種說法說月中有白兔,不管是蟾蜍或白兔,牠們所做的事就搗藥,即不死藥。如《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董逃行」中就有:「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丸蟆丸」之句。
從近年出土的漢墓中,更可看到蟾蜍搗藥形象化的證據。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指出:「較小一棺,前額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輪。後刻兩人一蟾,蟾兩足人立,手持方杵而下擣。右側一人,兩手捧物而立」。
富中國特色的原因:它是起願於中國傳說/傳統,在華人社會才會慶祝。它對華人家庭有特殊意義,每到中秋,華人家庭就會聚集“團圓”。
(1358字)
2009-01-12 4:19 am
係說話考試?係就唔好聽第一位回答者講(一定過2分鐘)我作過作多篇比你。(因為係文章,每段空兩個字位,仲有係書面語,說話考試換番做口語)
如果要我向大家介紹一個富中國特色的節日,無疑,我會選擇農曆新年。
傳說,在中國古代,有一隻每一年出來一次傷人的怪獸,牠的名字名年獸。人們為了防止牠傷害自己,便在自己家門前貼上紅色的紙,這也就是現在的貼揮春。又燒爆竹已把年獸嚇走。現在,人們都會在農曆新年拜年,小朋友則會收到紅封包,這也是這個節日受小朋友歡迎的最大原因。雖然燒爆竹的活動因為安全問題被政府禁止了,但春節氣氛仍然不減。
相信去到世界各地,只要提起春節或是農曆新年,人們都會想起中國。而我自己也覺得春節是最獨特,最富中國特色和最受人歡迎的節日。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感謝你耐心的聆聽。(係說話考試就講,唔係就唔洗講e段)

2009-01-11 20:19:55 補充:
唔好意思,空格無效= =
參考: 自己作既
2009-01-12 1:54 am
無論祖先來自何方,每個華人都把農曆新年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這個喜氣洋洋的歡樂時刻,更是與家人、朋友團聚的好時光。

農曆新年的來源,有根據,且豐富而多采多姿的傳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獸」的傳說。「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野獸,古代人相信「年獸」在除夕夜時會出來吃人。傳說「年獸」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燭,來避開「年獸」。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空氣中瀰漫著打敗「年獸」勝利與重生的喜悅。


為確保好運連連,每道年菜都取個吉利的好名字。這道菜名為「五福臨門」,象徵著長壽、財富、平安、智慧及好運。(照片提供:張素卿)
雖然一般人認為新年的慶祝活動是從除夕當天開始;事實上,相關的活動早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陸續展開了。傳說中的諸神在這一天會回天廷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來的諸事。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供品敬拜諸神,並燒紙錢以便提供諸神返回天廷的旅費。此外,還要在「灶神」的嘴巴四周塗上糖漿,以確保其向玉皇大帝報告時能多說些好話或是最起碼保持沉默。

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以後,過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濃厚,家庭主婦開始在住家四周張貼寫著吉祥話的「春聯」。人們也喜歡把方形的春聯貼倒,因為「倒」是「到」的同音異義字;因此,貼反的春聯象徵著春天及財富的到來。


傳說發糕頂端的裂縫越開,來年的財富越多。
長年居住在外的遊子,會在除夕夜之前趕回家,以便與家人共進豐盛的年夜飯。這個時候,家人會把裝滿錢的紅包送給家中的老人與小孩;也會全家人一起守歲來迎接新的一年。相傳守歲可以為父母親增壽,因此除夕夜通常都是徹夜不眠、燈火輝煌。而且,在古老的傳說裏,整夜點燈尚有嚇走年獸的用意。此外,有些家庭還會在午夜之後舉行宗教上的特別儀式,最後則通常會放一長串的鞭炮來歡迎新年。


對孩童而言,新年假期中最令人興奮的事就是收到紅包。
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拜年」。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是穿上新衣走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恭喜發財」;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並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假如是新婚夫婦,丈夫必須伴隨妻子返家送禮。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便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過年之前街上總是擠滿了購買年貨的人潮。
大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當天下午,家庭主婦準備祭品迎接灶神及他的隨扈從天廷返回。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因此,我國有句俗諺:「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新年的慶祝活動已接近尾聲,大夥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供桌上的供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人們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就如同其他的節日般,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色香味俱全以便犒賞自己及家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舉例而言,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中,魚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則代表「永久」;蘿蔔有「好運」的意思,而魚丸及肉丸則代表「團圓」。此外,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水餃則因為形狀像金元寶,春節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漢字的「魚」,是「餘」的同音異義字;所以新年假期中,魚的吊飾非常受歡迎。

廟宇中擠滿上香祈求平安及好運的民眾。
然而,新年期間也並非可以毫無禁忌的歡樂。這段期間,有些迷信及禁忌仍深植於人們心中。例如:人們相信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此外,要儘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如不小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便及時化解凶災;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


舞龍舞獅在新年假期中是很重要的娛樂活動。
過年期間,臺灣的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俟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大夥爭先恐後的擠進,以便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因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可得到好運。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11000051KK014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