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版主您好:
立冬(國曆11月7或8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5/1623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5/1623_4.gif
節氣與民俗:台灣一入十月即有「謝平安」的宗教活動,就是「建醮」,其目的無非叩謝上蒼,也祭拜祖先及無主孤魂,豎燈篙、放水燈就是召請的訊號;而普施時,獻供的祭品充分表現收成後的感恩心意,基本上是崇德報功的禮意,保存了素樸的年終祭典的狂熱氣氛。 而十月十日是水仙尊王祭日,台灣民間相傳,水仙王在此節氣內,由高麗將白腹魚、烏魚、土魠魚驅趕過來,讓漁民豐收。故具有保護神性格,保平安,助收穫。
節氣與諺語: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中南部地區二期稻作到立冬時皆可收穫。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收成期間,放飼的雞及野生的鳥有穀物可吃,喜而好啼。補冬補嘴空:台灣人的習俗,立冬日要進補,一般是吃麻油雞酒或者是四物仔、八珍、十全等。
小雪(國曆11月21或22或23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6/1624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6/1624_4.gif
節氣與民俗: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此時雖已入冬,有時氣溫還會很高,俗稱「十月小陽春」。從前農業種植及育種技術比較不發達,農民為求隆冬時節仍有「菜」可以佐餐,便在此時開始醃菜。農業育種技術進步,四季皆有便宜的生鮮蔬果可以佐餐,農民已不再作興醃菜過冬。 而十月下半月的民間祭典,有十月十五日的下元水官大帝誕辰日,俗稱下元節。民間祭拜水官大帝,時間是清晨,祭品與祭儀和上元節祭拜天官大帝相似。
節氣與諺語:小雪小到:烏魚群在小雪前後剛到台灣海峽來,故云小雪小到。月內若陳(響)雷,豬牛飼不肥:十月已入冬應無雷,若打電表氣候不順,占豬牛六畜有災疫。十月豆,肥到不見頭:布袋一帶到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此時豆仔魚相當肥美。
大雪(國曆12月6或7或8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7/1625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7/1625_4.gif
節氣與民俗:處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寶島,平地雖然樹葉長青,多少也有幾分冬意;至於高山地區,則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出來冬的嚴寒。十一月上半月民間的祭典,古有十一月一日的痘疹娘娘誕辰。相傳痘疹娘娘專司天花與麻疹兩種傳染病,昔日醫藥不發達,家有孩童的多半春有痘疹娘娘,求其庇佑。
節氣與諺語:大雪大到:烏魚群到了大雪時便大批湧進台灣海峽。頂初三下十八,早潮晏退:海潮在月之初三與十八日,有早滿而晚退之現象。朝看東南鳥,午前風雨急:早晨東南方天空罩黑雲,占上午風雨交加。
冬至(國曆12月21或22或23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8/1626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8/1626_4.gif
節氣與民俗:冬至那一天夜最長,日最短,過此以後,又逐漸日長夜短了。從入冬以來,漁民根據年年所得的經驗,冬至前,烏魚鰾較大,是好的烏魚子材料,捕捉烏魚、製作的烏魚子,是沿海漁民的重要收入,所以天氣雖冷,卻是大家期盼的冬之喜訊。 昔日冬至的前日,到處就可用石磨磨糯米,準備作湯圓的佐料,現在則可方便地在市場買到現成的。等到晚上,全家圍攏一起搓作湯圓,這就是「冬至(節)圓」。 冬至湯圓是有取於一家大小團圓過冬的美意,不過北方人也有吃水餃、餛飩的,都表現不同的飲食文化。 「冬至」也具有大節的意義,因此有人將冬至的所有祭拜活動,稱為「謝冬」,的確是能表現收穫季的心境。
節氣與諺語: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下雨,則占過年會放晴。冬至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冬至晴朗,農夫忙於農事。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為古代之過年,故說吃過冬至湯圓即算添一歲。
小寒(國曆1月5或6或7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9/388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29/388_4.gif
節氣與民俗:小寒屬於農曆十二月的節氣,十二月古稱「臘月」。十二月初八民間流傳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用糯米(或黍米、小米、粳米、薏仁米等)、桂圓、荔枝乾、蓮子、紅棗、花生仁、瓜條、杏仁、松子、白果、栗子等,或只取八樣,或不限八樣,熬成甜粥,敬佛祭祖,並互相餽贈。
節氣與諺語:小寒大冷(音官)人馬安:冬至後,天氣應寒冷,人畜才不會災疫。十二月雷,不免用豬槌:十二月打雷,占次年有豬瘟,因豬死多,故不必用豬槌宰豬。初一東風六畜災,若逢大雪旱年來:大雪在十二初一,占次年雨量稀少。
大寒(國曆1月19或20或21日)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30/389_2.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oa.gov.tw/coa_official/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630/389_4.gif
節氣與民俗:十六日尾牙,臘月十六為一年最後的做牙,特別隆重,才叫做尾牙。頭家借此機會發放紅包及賞賜,以表示感謝;相傳尾牙宴上,雞頭所向就表明續聘與否的含意。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舊說是恭送灶神及諸神昇天述職的日子。 除夕、過年,都指今年至此將除,而準備明旦迎接新歲,「除舊迎新」在節氣上具有更迭的意義。在圍爐的大年夜聚餐之前,依例仍要先祭諸神及祖先、請其先享用,這是「辭年」,另外也要拜好兄弟、地基主,一併享用。圍爐是一家團聚的時間,年夜飯務必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象徵家運興旺。長輩分發「壓歲錢」及「守歲」;過去圍著爐火守歲,也有稱作長壽夜的,是種寓意深遠的年俗。
節氣與諺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一年中最冷時節為大寒,此時天寒地凍,害蟲或凍死或蟄伏,若大寒不寒,害蟲未死或未伏,則人畜必有災殃。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若不冷,則寒天向後移,翌年春分時節天氣仍會十分寒冷。新年頭,舊年尾: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在這兩個重點時間,人們必須特別謹言慎行。dzigzi
2009-01-11 21:03:18 補充:
以上提供的資料都是正統台灣本土的資料,符合台灣當地的民俗和諺語,符合台灣當地氣候特徵!!重點是版主只問冬季的六個節氣,所以就只針對冬季的六個節氣做回答。
參考: dzigzi 提供農委會資料, dzigzi 只針對版主所問的做正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