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對佛學會考

2009-01-11 5:42 am
諸仁者、同修:
在下乃半修行者,對佛學有點認識.
我是新高中學生...但能夠會考以作試驗......不知這樣,若報考佛學有用嗎?

我需以自修生形式報...請問其模式.範圍.內容是怎的呢?

請問有沒有佛學會考試題及答案?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嚴禁任何關於蕭平實先生之回答

回答 (2)

2009-01-12 1:44 am
✔ 最佳答案
盼望以下資料,能對閣下有所幫助啊!^ _ ^
南無阿彌陀佛......唵 嘛 呢 唄 咩 吽......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6.gif

http://www.cybermonastery.org/

#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第一課‧圓滿菩提道

發心 ── 求自利利他的佛果
佛陀為眾生說法,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中修習“人天乘”的行者,固然能夠得到人天福樂,但是始終未能出離生死輪迴的束縛。至於“解脫乘”的聲聞與緣覺行者,雖則能了斷生死苦,卻獨善其身,偏於自利,縱使已入聖者之流,但是證悟還未圓滿究竟。相比之下,“菩薩乘”的行者發心廣大、證悟宏深、果報圓滿,因而堪稱“圓滿菩提道”。

圓滿菩提道的行者 ── 菩薩,見多生以來的父母、師長、愛侶,乃至一切眾生流轉於生死的無奈和痛苦,心生悲憫,因而發起廣大心,誓願救度,令得以出離生死苦。“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的意譯為“正覺”,薩埵即“有情”。所以菩薩就是發了大願──菩提心,立志求證無上正覺的有情眾生;又或可解作“覺有情”,意即“上求正覺,下化有情”。......
註解
1. 《大日經》第1卷。“方便為究竟”在此可解作:憑藉般若智慧的善巧方便,而達至究竟的成就。[back]
2. 法身慧命:諸佛菩薩以正法為身,智慧為命;凡夫則以四大為身,貪瞋癡煩惱為命。[back]
3.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請參閱第三課〈六度四攝〉其中有關“般若”的一節。[back]
4. 六度、四攝:請參閱第三課〈六度四攝〉。[back]
5. 《佛說稻芋經》原文為:“彌勒語舍利弗言:‘佛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 [back]
6. 離言絕相:不能以言語來理解和表達,亦不落入任何形相的的範疇。[back]
7. 如如不動:猶如真如法性,在什麼情況都不會變化動搖。例如:不論水變成什麼形相狀態,它的濕性還在,不會隨水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同樣地,不論世間現象千差萬別,變化多端,緣生性空的法性亦不會隨之變化而有所改變動搖。[back]

練習
(一) 為什麼大悲心和菩提心是菩薩乘的根本?
(二) 略述褔德和智慧對菩薩的重要性。
(三) 試解說“大菩提”、“大涅槃”和“佛”三者的關係。
(四) 菩薩如何能做到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
(五) 對於菩薩來說,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2013-09-18 8:50 pm
引述 lcbfrance網友 之心得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自己以前走錯路。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大大有名的所謂「大師」,都是未悟言悟,未證言證者。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藏密活寶,都是群搞邪淫的附佛外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曉得八識心王正確知見。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台灣那位《阿含經》專家xx導師,原來看不懂《阿含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堅決肯定導師是位地上菩薩,要不然怎會寫得出如是精湛的佛法,要不然經過導師拈提的「大師」們,怎麼個個都啞口無言!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21: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10000051KK019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