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古文 [ 朝三暮四 ] 你可以用白話文寫出來嗎

2009-01-07 12:19 am
狙公賦芧 ,
曰 :
" 朝三而暮四 '
眾狙皆怒 .
曰 :
" 然則朝四而暮三 . "
眾狙皆悅 .
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 ,
亦因是也 .




回答 (5)

2009-01-07 5:47 am
✔ 最佳答案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ku),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x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kung),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芧——音(x),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2009-01-06 21:50:48 補充:
成语词目 朝三暮四
拼音读法 zhāo sān mù sì
解释意思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成语举例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注:~代替表示朝三暮四 成语的意思
2009-01-09 3:33 am
指有人玩弄手法,令人產生混淆而上當之意。

上文指群猴被人愚弄,由朝食三晚吃四之不滿,及後改為朝四晚三被蒙騙至喜,上了轉移注意力手法之當。

可到下連結細證:
2009-01-09 1:44 am
到底是四升,還是四顆?
2009-01-07 7:32 am
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變了朝暮的數量,但猴子自以為是地滿足了。一般人也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眼光來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習超脫這些紛擾,返回大自然,只有在自然的境界中才能找到恆常不變的道理。這就是「休乎天鈞」的境界,也就是「齊物論」的精義。後來從這個寓言演變成「朝三暮四」這句成語,比喻人心意不定、反覆無常,或事物變化無定。


hope can help u
參考: myself
2009-01-07 5:51 am
這是記載在《莊子‧齊物論》中的故事。

【原文】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
   
狙:是一種猴子;狙公:養猴的老人;賦,是發給的意思;芧:是芧栗,橡樹的果實。

【白話語譯】
養猴子的老人向猴子們分發橡樹的果實。他對猴子們說:「你們吃的橡栗,由我公平分發:一律早上3顆,晚上4顆。」猴子們聽了,覺得不滿意,吵嚷不休。狙公再說:「那麼一律早上4顆,晚上3 顆吧!」猴子們這就高興了,大家都表示滿意。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21: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06000051KK007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