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幫下我呀..好趕嫁

2009-01-05 6:42 am
我想知呢

聊齋志異(畫皮)的文學賞析呀><

唔該呀

回答 (2)

2009-01-05 7:58 am
✔ 最佳答案
聊齋志異(畫皮)的文學賞析

俗話說︰『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正是這篇小說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用披著人皮的鬼與裝瘋賣傻的仙人,前一段寫一個鬼變成的人,後一段寫仙人變成的瘋子,藉以行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也譏諷一些只看表面光鮮亮麗的外表的膚淺之人,頗有醒世的作用。另有一解,俗說︰『 野花那有家花香 』,家有賢妻棄而不顧,反而喜歡在外面捻花惹草,亦可作為借鏡。

小說的情節,大慨可以分成兩段,第一段以王生為主軸,寫王生遇鬼,遇道士,進而被鬼挖心,這中間寫王生的痴,不聽妻子的話,不聽道士的話,在小說的氣氛營造產生很好的較果,讓讀者在心中起了一個懸疑,猶如恐怖片的步步進逼,最後才讓王生親眼見到了鬼,而後被鬼殺害,小說至此,似乎亦作一結局。後一段以王生的妻子為主軸,寫王生妻子,至市場求瘋子救人,起初情節平淡無奇,後來從王妻的口中吐出一顆人心,才使整個情節起了波瀾,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一篇的後段,其實已經跟整個主題沒有多大關聯,故事中的主角那隻鬼被道士收服了,王生也已經死了,但作者想突顯不能光看表面的想法,所以又創造了一個仙人假扮的瘋子,似乎有點化世人的作用,藉此跟上一段的故事情節相互輝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小說情節的安排並非直線發展,其中道士的出場,是被穿插期間的,先有王生在市場相遇,而後王生遇鬼之後又去見道士,第三次則是在王生遇害之後,王生的妻子叫弟弟去找道士來收鬼。所以王生在市場遇到道士,應該算是一個伏筆,這樣才引來道士收鬼的後段情節,這種繁複的情節安排在短篇小說中極其特殊。

整體綜合起來,這篇小說寫的是人間,道士,鬼怪,神仙,而以鬼殺人,道士收鬼,神仙救人,行成一個正邪不兩立的對立世界。
2009-01-05 7:45 am
摘自 王溢嘉(民88)《聊齋搜鬼》(p.126-129) 台北:野鵝出版社

〈畫皮〉是聊齋裡一個相當恐怖的故事。話說太原王生在野外見一二人姝麗,心相愛樂,勾搭至家,使匿居密室。一日王生上街。道士顧而愕日:「君身邪氣縈繞。」生疑女。歸家乃踰垣躡跡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采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王生大懼,獸伏而出,急追道士。長跪乞救,道士以拂授生,令掛寢門。生歸,懸拂避於內室,一更許,女子來,取拂碎之,破門而入,「逕登生床,裂生肚,鞠生心而去。妻號,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翌日,王妻派人奔告道士,道士乃執木劍至南院屠鬼;王妻復哭求回生之法,經道士指點而至鬧市強啖一污穢乞人之咯唾,飽受羞辱;歸家,竟嘔出一心落入王生之腔中,王生遂死而復活,妻亦破涕而笑。

蒲松齡說:「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
筆者倒是從這個故事和蒲松齡的這段話,「悟」出完全不一樣的「道理」。王生所遇之女鬼,不同於寧采臣所遇之聶小情或桑曉所遇之蓮香,她不僅無名無姓,也沒有身家來歷。不是書生深夜於孤館荒寺所見那種弱質單寒,明知其為鬼而依然迷戀的女子。
王生是大白天在馬路上遇到她的,以為是可欺之遁女,根本投想到她會是可怕的女鬼。她的「本質」也跟聶小倩和蓮香不一樣。小倩和蓮香是縹渺幽魂的「具象化」,而此一女鬼則是猙獰面目的「皮相化」,美麗的皮相只是「畫」上去、「穿」上去的。事實上,整個故事的重點就在這陰森、恐怖、詭秘的畫皮上頭,後半段不過是一個「道德尾巴」而已。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9: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04000051KK025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