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天后廟建築特色

2009-01-03 3:33 am
赤柱天后廟建築特色??赤柱天后廟建築特色??赤柱天后廟建築特色??

回答 (2)

2009-01-03 7:27 pm
✔ 最佳答案
赤柱天后廟屬於二進式的四合院設計,中間設有天井。由於1962年颱風溫黛已吹毀該廟原有的不少建築,因此政府一直沒有為其進行歷史評級。





圖片參考: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hdw/content/images/b5/commercial/shopping_centres/stanley_plaza/tinhau01.jpg


天后廟建於1767年,供奉天后,保祐漁民作業平安。據說第二次大戰時,村民在內躲避日軍空襲,投在附近的一個炸彈並沒有爆炸。村民相信是天后的庇祐。廟內掛著一幅虎皮,聞說該老虎曾襲擊村民,1942年被當地警員射殺。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01-03 11:29:47 補充:
保存乾隆銅鐘

赤柱天后廟建於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一七六七年,距今約有二百年的歷史。廟內仍保留了一個創廟時鑄造的銅鐘,上刻乾隆三十二年的字樣,可以作為見證該廟歷史的文物。赤柱天后廟屬兩進式的建築,屋脊上有精美的雕刻,牆身塗上壁畫,可謂古色古香。該廟的建築本來非常宏偉,但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時,廟宇受到破壞,其後村民雖加以修繕,但新建築的傳統特色已大不如前。不過,該廟的文物非常豐富,門前擺放的香爐為道光年間古物,而廟內更有嘉慶二十四年的牌匾和木聯,散發著一股濃烈的歷史氣息。

2009-01-03 11:30:23 補充:
更多資料可到︰paper.wenweipo.com/2005/01/07/WH0501070003.htm

2009-01-03 11:35:42 補充:
柱天后廟採用了「毗連式」的四合院建築,分前殿和後殿兩進,中間有天井,天井四角有一條柱,用來支撐屋頂。各大部份的廟宇一樣,正殿比前殿高。兩邊的廂房則作為廟祝的居室及客堂。正門後設有「擋中」,平時關閉,遮蔽廟內的活動。
前殿放置了鐘鼓,正殿則擺放了主神神龕及十多個不同的神衹。廟內的文物十分多,有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造的門匾,木聯,鐵香爐。廟內的左壁上掛有一張虎皮,是一九四二年日治時期有猛虎出沒於赤柱一帶,騷擾居民,幸好印商日警羅亞星將老虎射殺,日本人把虎皮贈給村民,村民則掛於天后廟內供奉天后。
參考: housing, tripod
2009-01-03 3:37 am
赤柱天后廟

  
建於明末1767年。
  清乾隆廿三年(1758)重修。
  舊廟內有清乾隆二十三( 1758)鑄銅鐘及九十八斤重的鐵秤錘,嘉慶廿四年( 1819)的匾額、對聯、鐵香爐等。




  門額「天后古廟」四字。對聯:「天恩浩蕩沾赤柱,后德巍莪澤香江」。
  據傳此廟為鄭成功部將鄭連福、鄭連昌佔領香港、大嶼山時建立的。
  奉祀神靈:天后。
  其他神靈:觀音、關帝、車公、黃大仙、洪聖、太歲、玄天上帝、文帝、土地、譚公、金花娘娘、城隍、地母娘娘、財神等


圖片參考:http://www.fushantang.com/1005/ett/1002i.gif

赤柱天后廟

2009-01-02 19:40:05 補充:
天后廟原建於明末1767年,現時的天后廟是在1938年重建的。漁民為望神靈保佑漁穫及出海作業時平安,建天后廟供奉。天后廟為典型「毗連式」四合院建築。

2009-01-02 19:40:28 補充:
據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赤柱居民於廟內躲避日軍空襲,幸而投下的炸彈並沒爆炸,居民相信是天后娘娘庇佑所致。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04: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102000051KK016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