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比較漢唐宋科舉制之得失。

2008-12-29 10:54 pm
試比較漢唐宋科舉制之得失。(詳細比較)

回答 (2)

✔ 最佳答案
 漢代的選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開放政權制度。蓋自戰國以來,政權雖己從貴族中漸漸開放,但就是高祖以平民身份建立漢朝,所用者多為功臣及近親,至於中下級官吏的出身,主要為貲選,即以資財而得官,亦非全面的開放政權。而漢代之察舉制度,至漢帝時可云為大略己定,自時各地之人材,只要其行著於鄉里,其治積可為人所頌,則自可在政壇上有所作為,不再為出身或財富所限。

對於科舉制的流弊,唐人早有批評,大略言之,若有下列數端:
科舉制中,以明經進士二科為要,然明經徒誦經文,進士只重詩賦,所習無益於治道,與實制政事脫節。其他諸考試範圍大,學士屢月以窮經,只好務求鈔略,故所學非精。
 而通關節,以私人關係托主考官幫忙,甚至進行賄賂,威迫為唐代科舉制之大問題,唐代舉人常有先託顯達,以姓名告知考官,並以作品獻閱,如無權勢可援,便只有投詩干謁。<<文獻通孝>>記: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騎蹇驢,未到門百步,輒下馬,奉幣刺,再拜以謁典客者,投其所為之文,名之日求知。己如是而不問,則再如前所為,名之日溫卷。如是而又不問,則有執贄於馬前,自贊曰某人上謁者」
白居易即以原上草為顧況所賞識,聲名大躁而得第。至於考官取士,又往往注意時望所歸之文人,據<<唐語林>>所記,顏標應試,待郎鄭熏以為是顏魯公之後,取為狀元,及謝恩日始知誤取;或受權門所託,如仇士良迫主考官取裴思謙為狀頭。
 舉子在應試之前,為了造成聲勢,便自我宣傳,住住互結為朋黨,一面可以彼此聲援,一面可以排斥異,己當時稱為「結棚」,推有聲望者為「棚頭」。結棚之後,便走謁權門貴戚,打通關節,若放榜不能登第,便喧嘩叫囂,如果及第,則互通名籍,到主考官中拜謝,自稱門生,座主門生之關係終身存在,唐憲宗以後之牛李黨爭,牛黨的一個重要凝聚力便是科舉中的座主門生關係。
 進士之盛,亦造成唐之士風輕薄《新唐書‧選舉志》說:「然進士科當唐之晚節,尤為浮薄,世所共患也。」。新科進士習慣於日放榜翌日,聯合拜訪主宰相,繼向主司及吏部謝恩,又繼而會宴於長安之曲江中,謂之曲江大會。會宴之日,教坊為之奏樂,市人空巷以觀,富貴之家每於是日擇婿。時人重視進士及第若此,進士往往自恃才華,縱情聲色,出入平安里狎妓,視為尋常事。《唐摭言》所記進士及第者留宿平安里時所詠之詩,纏綿綺艷,不知人間差恥事,由此可見當日士風之佻薄。
科舉制亦造成政治上之臃腫弊病。按當時科舉錄取雖有名額,而報名投考則無限制,於是因報考人無限增加,錄取名額亦不得不逐步放寬。而全國知識分子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無法安插,只有擴大政府組織,唐代前後三百年,因政權之開放,參加考試者愈來愈多,於是政府遂設有員外官,候補官,所謂士十於官,求官者十於士,士無官,官乏祿,而吏擾人,這是政權開放中的大流弊。
宋代科舉制多承唐,故優點亦多相同,先由得人之盛而言之,由於宋代優禮文人,提拔文士,故雖寒素書生,白屋之士,皆可應考,所得人才甚多,如三蘇父子、司馬光、王安石皆由此進。南宋以後,半壁江山,亦有李綱、宗澤、後有文天祥、陸秀夫忠精為國,故宋代科舉能以考試得人。
宋制亦進一步打破門閥,所取錄者的出身可以擺脫自漢末以來的為大族所佔的情況。孫國棟曾統計出北宋六百三十二位具進士資格的官員,只有百分之十三為貴冑出身,而沒仕宦背景的佔百分之五十八點四(369人),北宋宰輔出身於布衣者,亦佔百分之五十三點三,居二分一以上,可見宋代的科舉制度,一直維持了相當高的社會流動性,平民的參政機會亦大。
宋以策論取士,着重理解,發揮己見,使學術思想發逹,而散文亦因此得到很大發展。司馬光、歐陽修、三蘇之文,議論透徹,氣勢迫人,皆與宋科舉有有關
  舉子殿試合格後,由政府授以官職。唐代舉子則須應禮部試及吏部試,及格後才可除官。而每科及第的人數亦較唐為多,學者統計出平均每次考試取錄人數近八百五十人,可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高的數字,而宋代的冗官問題亦由是而生,嚴重影響行政及政府財政。

唐宋比較















內容


州縣試、禮部試,雖設有殿試,但未有定制



解試、省試(禮部試)、殿試



釋褐試後授官


及第授官



公卷,行卷,主試者可不問成績高下,逕自錄取知名之士


規格嚴格,定等高度保密,嚴禁請託



每年舉行,名額有限,約數十人


三年舉行,名額增加,約數百人



影響


得人甚多



開放政權


進一步開放政權



朋黨之爭







造成冗官



促進唐詩


促進散文

http://subject.skhlkyss.edu.hk/chist/ALchistclassroom/new_page_19.htm

試比較漢唐宋科舉制之得失。
參考: 天之心
2008-12-30 12:52 am
就形式而言:唐代官辦學校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出身學生稱為「生徒」,修業期滿可應省試。各地士人亦可懷牒自列,向本縣、州,投報考試,合格者再上京師應試,稱為鄉貢。唐初以生徒盛,中葉後以鄉貢多,雖然鄉貢為私校出身,但貴家子弟其後加入鄉貢以求出身,京兆府每年取錄者權貴子弟十得七八。宋代欲以學校配合考試,甚或有倡學校取代科舉。慶曆三年,范仲淹上十事疏言精貢舉。先考士人操行。仁宗慶曆新政中,推行仕國州縣建立學校,又規定士人要在學校讀上三百天以上,方可參加州縣發解試。神宗王安石變法倡議三舍升遷之法,以學校統一選舉,統一道德,雖得神宗支持,惟神宗死後,新政失敗,終南宋之世仍舊恢復州郡發解的形式舉人。

就科考內容而言: 唐代以進士特重。此因進士重詩賦,天子喜好,傳統經學未見地位。宋初六考詩賦論策,但國運日蹙,時務之迫切,論策大義成為科考內容。唐代明經分帖經與墨義,每十帖答對六帖為及格,墨義即要先將前人注疏背出才能繼續作答,至玄宗二十五年加試時務第三道。明經每年取百名,進士每年三十名,考雜文、帖經、策問三場考試。 宋仁宗嘉祐二年規定「進士殿試,皆不黜落」以配合重文政策。考試內容亦因內憂外患而漸重實務策論,王安石撤消明經諸科,獨留進士,廢詩賦、帖經、墨義,改試經義、論、策,並置三舍升遷法,著《三經新義》,惟兩宋大多時間仍以詩賦、經義二科為主。

就考試規則而言: 唐代考試規則有欠嚴密,沒有防止作弊的措施,且行「公卷」、「通榜」制,廣納眾議,以定考生優劣。宋代考試規則趨向嚴格,實行「鎖院」、「糊名」、「謄錄」等防止作弊的措施,並廢「公卷」、「通榜」制,以考生的考試成績為錄取的唯一標準,並定三年一考,為明清各朝科舉所因襲。

唐代以科舉代替九品中正取士,開放政權,收網羅人才之效,其科目甚多,常選有二十種之多,較之兩漢州郡察舉和魏晉九品中正制更為公平、客觀和合理,為中國政治發展的一大進步。士子憑本身才智,晉身朝廷,打破魏晉南北朝以來豪門世族壟斷政治之局面,消融社會階級之存在,間接助成國內風俗教化之統整,有助鞏固政權,文治精神更為牢固。唐代以考試選才,開放仕途,平民得以參政,致人才鼎盛,名相輩出如房玄齡、姚祟等。 另一方面,唐代科舉對當代士風、政治方面帶來不良之影響。 首先唐代科舉除考卷外尚有通榜、溫卷制,科舉考試亦欠嚴密安排,造成士人卑躬屈膝,請托之風盛行。此外,鄉貢地位高於生徒,造成唐代學校不發達,國家無教育而空懸一格以考試,士人淳厚風俗日去,治化益衰。又應考人數日增,取錄名額相應提高,造成冗官日多。又唐代應進士科者多為寒門子弟,士族子弟則多應明經科,為爭逐官位,各自結成朋黨,互相排斥,引致牛李黨爭。於學術上唐代科舉重視詩賦文章,雖引發唐代文學興盛,然亦使唐代士風流於輕薄。 史家陳寅恪更批評:「唐代新興之進士--- 尤其放浪不羈之風習,故唐之進士科與妓女文學有密切關係。」士子忽略技藝之鑽研,造成日後科技發展緩慢。此外,唐科舉進士以詩賦取士,缺乏行政知識及經驗,容易造成詩賦日工,吏治日壞之現象,明經多重記憶注疏,意見疏陋。總言之,科舉制度成為日後各朝選拔人才之方法,影響深遠,中國耕讀社會之形態遂由此而成。

宋代科舉正面而言: 宋代採用多種辦法來杜絕考官徇私,並廢掉唐代的「公卷制」,免去考官與考生的從屬關係;遠較唐代的科舉公正,能全面開放仕途。又宋代科舉策論和詩賦並重,學校教育亦配合科舉的應考範圍,促進了理學和文學的發展。惟宋代重文輕武,不斷放寬取士的名額,雖然造成人才湧現,但久之亦造成冗官充斥,虛耗了國帑。宋代士子獲選後即授官,官吏往往缺乏從政經驗,長於理論而拙於實踐,令行政效率降低。宋代自王安石變法,欲變學究為秀才,但秀才終變為學究,因策論漫無標準反不如詩賦有準可循,結果策論走向形式華麗,行三舍法,士人為求入學,和上升上舍,「於是輕薄書生,矯飾言行,造作虛譽,奔走公卿門者如市。」南宋葉適謂宋代科舉壞盡天下人才,宋人未有為士之心只有為官之意,宋代之亡在尊學術之過甚之故。宋朝規定士人多次落第仍可賜同科出身,故宋朝科舉只是燒殘士子之心,「是故亂不起中國而起夷狄」,但人才害於科場行文考試,所學非所用,中國內部人才之衰落亦自宋始。

2008-12-29 16:54:31 補充:
漢無科舉,提拔人才是以察舉制為主。三國時,察舉制崩潰,魏國陳群改以九品中正制取士。


收錄日期: 2021-04-18 16:09: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29000051KK012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