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避免地方軍事勢力割據?

2008-12-27 8:15 pm
中華民國建立後,
一直都苦於地方的軍閥割據.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她以反後,
初建國時日子不見得太好,
但其地方卻可以對中央貼貼服服,
沒有亂象出現呢?

到底新中國的領導班子,用了什麼手法,去根治了這個問題呢?

更新1:

那新中國的地方軍區, 又如何防止他們擁兵自重呢?

回答 (1)

2008-12-31 7:40 am
✔ 最佳答案
晚清年間,清室力弱,為了對付龐大的革命團體,於是委任了袁世凱在小站訓練新軍,亦即北洋軍隊。這是清末一支最大的軍事力量,掌握了他,幾乎等於掌握整個清室的命運。於是袁世凱就這樣成為了這時滿清最重要的重臣。

及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與清室皆知袁氏的重要性,於是皆對其拉攏。最後,袁氏因勸服清帝退位,一舉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於是他就憑著手上的北洋軍閥軍權,獨攪政權,更計劃復辟,在失敗後病逝。

不過,在他死後,他遺留下來的北洋軍閥卻因失去了頭領,無人再能獨領軍權。於是軍閥之間才會各自為政,互相兼併攻伐,才會演變成軍閥割據。令當時廣州以孫中山為首的「廣州軍政府」,大為苦惱。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沒有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當時的「廣州軍政府」得以組成「國民革命軍」,更於1926~1929年間展開北伐,目標明確,兵鋒銳利,最終得以勝利。1930年間,蔣介石於「中原大戰」中把多個只是表面投降的軍閥擊敗。既奠定了他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結束了混亂的軍閥割據局面。故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先不用面對軍閥問題。

其次,中華民國因沒有足夠軍事力量才需依賴袁世凱的軍權,才造成以後的軍閥割據。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是憑藉著自己的軍隊,靠著解放軍來打「三大戰役」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渡江戰役」逐步逐步地解放中國全境,靠的是中共中央的解放軍,沒有依賴其他勢力。既解放全國,亦同時消取了地方的反共勢力。故中共中央能夠取得地方的完全控制。

而在建國後,中央政府進行「鎮壓反革命」行動,把各地國民黨暗藏的組織﹑其殘存武裝力量﹑其他的反動勢力等一概清除。基本上根治了地方對中央殘餘的反抗勢力。

不過其實中央政府亦不是沒有對地方的勢力而煩惱,最少對台灣,中央已經擔憂多年了。

2008-12-30 23:51:36 補充:
1928年,國軍有28個師,蔣介石只佔其中9個,其他軍閥勢力強大。於是1930年,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以「重整軍隊」為名,削弱其他軍閥勢力為實,宣佈重編軍隊。於是以蔣介石為一方,以馮玉祥﹑閻石山﹑李宗仁等重要軍閥為另一方,展開了「中原大戰」,終以蔣氏勝利告終。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5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27000051KK005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