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資料如下:木柵動物園96年的收入為1億4,192萬,337萬遊客人次,支出為4億3,385萬(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96年年報)
為了貓熊,木柵動物園斥資2億多元蓋好新光特展館(熊貓館,聯合報報載),此外明年預算編制裡頭就有3,718萬是給貓熊使用。
請問?貓熊來台後,我們的政府多久能回本,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又如何?而政府這樣拼經濟的決策跟時機點,是否正確?
例如:貓熊周邊商品熱賣,造成一股熱潮,失業的小老百姓是否能得利,請做評論,感恩!
更新1:
二樓KLee大大說的沒錯,我疏忽了: 新光特展館是由新光集團贈予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再由協會負責委外設計及興建,並經台北市政府同意台北市立動物園為起造人,工程完成後再贈予動物園營運管理。工程自2005年底動工,今年11月底完工,建造經費新台幣2億2000多萬元。
更新2:
KLee分析的不錯 不過我認為貓纜目前看來要恢復應該是遙遙無期。 另外你大膽的假設會比1500萬人次,算是積極樂天派,很正面思考 只是我必須提醒你,台灣去年前五大風景遊樂區的遊客總數加起來都還不到1500萬人次。 大致上你的回答很完整,如果能在配合類似日本上野動物園或美國熊貓當初過去所帶來的長、短期效益比較,我相信會更有說服力
更新3:
ADD說的也對 人民若沒錢可消費,哪來的經濟效益? 這也是另外一個分析思考的方向
更新4:
TO:2008 就跟你說撇開政治了...
更新5:
TO:台灣向前行 你所說的「我只是好奇這些為反對而反對的綠腦,能堅持多久不去看?」 我認為,部分還算理性的泛綠民眾儘管會對貓熊所隱含的政治內涵上感到有些不快,但如果想看仍然會心安理得的去看貓熊,因為其實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會知道「貓熊本身是無辜的」。 這裡接下去又好像有點政治味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