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也是小說的主人公;魯迅原文版本名孔乙巳,不是『己』字,因以訛傳訛白字日廣遂成『乙己』。這篇小說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為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只會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這樣的酸腐「知識」。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後來因為偷書而被打斷了腿。根據小說的內容,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小說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的弊病,指出科舉制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
另外,該作品曾經在1993年至2006年度被納入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的讀本教材中。
人物
孔乙己: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最後下場不明。
掌櫃:孔乙己經常來喝酒的咸亨酒館的老闆。
丁舉人:因為孔乙己偷了自己的書,把他吊起來打斷了腿。
「我」:小說的敘述者,人物身份是咸亨酒館的夥計。
蜀漢昭烈帝即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國者。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skins/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正在看文章的劉備、關羽與張飛
[編輯] 早年生涯
相傳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父親劉弘本為官員,但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賣草鞋、草蓆為生。175年(15歲),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加入東漢末大儒盧植門下求學,與公孫瓚同門、並與其結為好友。劉德然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劉元起妻罵:「各是一家,怎可時常幫助他呢!」元起答:「我們宗族中有此孩兒,不是普通人啊。」但劉備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穿着華美服飾,成天嬉犬遊馬、酣歌醉曲為樂。平日沈默寡言,常以謙虛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於外。由於喜歡和豪傑遊俠交往,許多年少者都趨附在他身邊。
184年(24歲),黃巾之亂爆發,各州郡皆有義軍。劉備受到中山縣富商張世平、蘇雙等人的資助,也組織起義軍,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尉。後來,漢室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長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休息房舍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十分痛恨,綑綁督郵鞭打兩百後,棄官逃亡。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
191年(30歲),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隨即上表,保奏劉備為別部司馬,任為高唐縣尉、縣令,先加入了討伐董卓的戰爭。後捲入公孫瓚與袁紹間的鬥爭,被袁紹與曹操軍打敗,轉與田楷一同防衛,數次立下戰功,被封為平原縣令、平原相。劉備平原外禦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士以下的人,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三國志》以「如此深獲眾人的信望」稱讚劉備。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d/Sanguo_map.jpg/300px-Sanguo_map.jpg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skins/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三國形勢
劉備的故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89%E5%82%99&variant=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