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期 魔子魔孫披上袈裟 說著似是而非的法

2008-12-25 3:10 am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中呢!?
在佛學方面斟酌的我們 應該都會把這句話謹記在心 是故我們仍可簡單明辨所謂的正信或外道 不過 各位有沒有想過 自己或許就是世尊當初所說的"魔子魔孫"呢!?
在路上騎車 除了要注意別被撞 還得注意不要撞到別人...
在佛法的研討中 是不是也該注意自己 會不會誤導別人呢? 其實過去的很多大師例 對於所謂的"開示"並非長篇大論 而是用一些簡單的現象或典故 輕輕的點一下就很容易使人開悟 甚至是你無法反駁的圓融 而這類的"圓融"卻是我輩所不及的...
看看佛版...剔除掉"存心來亂的"..."打廣告網址的"..."根本就是付佛外道的"...真正的回答又有多少讓人能懂!?
乾脆選擇"長篇大論"賞你一個打字辛苦獎 是這樣嗎!?
引經據典的整篇文章7-8-90%是佛經內容 自己的論述少之又少 這種佛經文其實在PTT上也很多 不過要說到自己論述 你(也許)我都不是開悟之人 都(或許)未証得任何果位 要說論什麼都不圓滿 是不是又讓看的人一頭霧水 來個文字障 更墜五里霧中 迷盲難辨 自己不就正好落入魔的圈套之中!!
點...要恰到好處 不會有絕對的正確答案 八萬四千法門 你打哪個法門解脫誰都說不準(佛除外) 也不要說是自己的淺見 卻字字句句充滿著對別人的批判 認為自己的才正確
是吧!?
祝福大家都在龍華三會見面...
更新1:

佛經典並不是不好 不好的是在感覺上 只是在比賽誰讀過的經比較多 有人提問題 就可以馬上反應哪本經書有講 卻也只是貼上經文 談不上"論"

更新2:

讀了回答 看看有多少應了我所說的 我沒說讀經不好 我也鼓勵讀經 但讀的要懂 我聽過一個說法 世尊當時的社會階級 明顯到有語言上的差別 還有在各地各國的諸多方言 佛陀講經時 會依據聽講人 選用適合的語言來講經(有點像現在的白話文 文言文和方言) 我們現在接觸的經文 是經古語翻譯成文言文 翻譯者甚至對些語言難以圓滿描述的 用原音做音譯 深入者或可接受 然初學呢 未學呢 例如"摩訶般若波羅蜜"深入者當然能解其意 不知者 要他當這七字是什麼 莫非再開個詢問給大家搶點數不成??? 大家都想當眾人解脫的助緣 這不難理解 不過助人也是要"圓融"要讓人接受讓人懂

回答 (8)

2008-12-27 11:19 pm
✔ 最佳答案
這個問題很有趣,也很重要!
但眾生根器不一,只憑「版上文字」,說要「完全」能隨類得解,是不可能的~~~
佛法的闡述,一樣是眾因緣和合,所以並非「佛經多,自論少」、「自論多、佛經少」有實在的優劣!!
舉很多佛經,不契提問者的根機,沒有辦法「當下」讓他獲利,甚至讓他誤解佛法,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發表很多解說,也許提問者剛好甚喜,但所表發的解說,不見得一定完全是正知正見,就算他喜歡這樣的言論,但卻是被誤導的,也很有可能。
禪宗的公案當中,也有祖師講得簡潔有力,但學人就是參不透。好不容易用功精進,又再參訪幾位祖師,才「開悟」。我們不可以說最後一位才叫「好」,才契他的機。因為要沒有前面祖師的引導,他也不懂用功,更沒有今日的開悟。達摩祖師當時也沒有當下讓梁武帝領悟,但由於這樣因緣,梁武帝因國師的開導,而了解達摩祖師當時的義理。
這個地方,叫作「知識版」,也算是了解學問的一個方便,但卻不是「完全的求學處」。求於佛法,一樣是眾因緣和合,如果不是努力精進,只是看幾篇佛經,或請問幾個人,是沒有用的!疑惑仍然是很多!
舉我個人來說,我很愛看佛經,而且也常與人分享佛經。我會很雞婆的將佛經分段、打標點、解句讀、括名相、解名相義理、打入註解。
常常一些篇幅,我就需要花很多時間,甚至長一點的,我要花一周。因為還要找、整理、比對、註解、解句讀。
而將它拿給別人看,只花5分鐘就將它看完;於是我再將完全沒整理的經文拿給他看,有時對方還幾乎不能解。
資料一樣是眾因緣和合,這眾因緣當中,也需要見的人能否「解析」。解析就不是解句讀這樣的事情了,而是理解,乃至於是否「接受」。
有人,只要師父講什麼,就怎麼做!
有人,只要符合自己所想的,對中自己喜好,才相信!
有人,大家相信的,就跟著相信!
有人,求於略說略解,但不深入精進於法教!
有人,雖精進學於經教,但卻不虛心向法學習,而喜好批判。
我們眾生皆有煩惱的病,要斷煩惱也是要眾因緣和合,求於佛法也是一樣。不論是老師,還是法教來教導我們,並不會有現在是不是馬上能讓我們完全懂得,或是完全了解,才是好的老師或教理。
老師的指導,或許現在沒有契合,但有了這個因緣,哪天因緣具足了,就能懂得了!也回想起老師的指導。
教理也是一樣,剛看到的時候,實在沒辦法體會,但已深植八識田中。因緣和合了,體會法教義理,那實在是言語無法形容的。
這是個佛教知識分享版,每個人都能提出他對於問題的解答,或許皆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答案!這些依因緣而答的文章,不見得一定能契合提問者,但也皆成為可參考的資訊,也許開題者看著看著,突然在某個人的回答當中,領悟到了!於是將這個人選為最佳解答,但這並不妨礙其它人回答的參考性。
既然是知識分享,也一樣有其「互動」。在世間上求學問,對於老師所教,有所不懂,就需要提出反應!那何況是求於佛學呢?
重點是,要以「利益眾生」為原則!!
不應只為維護「初學」,就不提出經教,或不提出更多經教。
不應只為「老修學」,就不用心解釋名相、義理,不細心為他人說!
我在這個版上一段時間了,我非常樂於與他人分享教理。我也曾經看到一佛法的提問,問得較微細。這個問題,是我看了很多佛經才解開的,思維到只有佛才解得如此微細,解得如此清楚,於是我花了5~6個小時,收集相關經教,仔細研讀過、分段、打標點、解名相、標關鍵字、加入註解與解說、標明重點顏色。自己再讀個兩三遍,感到文言都被解開了之後,再呈上來回答!並告知這個問題,只有佛說得最圓滿與清楚!
可惜並不契合開題者,他將這些資料說得是「簡單」與「隨便」,並且表示這不是我在回答,不尊重他的提問!
但事實上,這並不失於回答,因為我整理、消化、解釋過後,放上來「回答」他,這是方式的不同。可惜他的選擇當中,並沒有「參考」,而是「排斥與捨棄」。
假設有一籃水果,我們可以隨因緣選擇要吃什麼種類,但要是先排斥某種水果而堅持不吃,那是失去了解這種水果的甜美,是自己的損失。
最後一句:珍寶,本來就是難以取得的!
如果有人送了我一顆鑽石,我當然要自行問他,或做功課了解、找人鑑定,來知道這鑽石的等級、價值啊!
經上說佛經如珍寶,佛陀也教我們要深入經藏。讓我貼兩篇吧,這兩篇經過整理後,很白話!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於諸「修多羅」(經典),不求亦不讀。各自師(興起)「己見」(自我執著的見解),執「異」互相「非」。
所有「深經典」;與解脫相應。於如是「正法」,心皆「不樂說」。
及樂「世俗論」;稱揚為「希有」。如斯「惡人輩」,不久「滅正法」。(意思是說,不該過於追求世俗的解說)
微妙甚深經(如《楞嚴經》),文義俱「善巧」。於彼惡世時,悉皆被滅壞……

《佛說恒水經》
佛言:海中有大魚……
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乘船遊於「洿池泉流」(小池小湖),安知天下有「江海」?
佛經如「江海」,一切「世間經書」皆因「佛經」而出。「經」難得再見聞,當取「諷誦讀」。
2014-08-06 5:03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08-12-26 7:15 pm
~付佛外道 !! ~以世相而論....除了證果之外 誰不付佛 ? 惡徒 也有慈悲與正義的顯現 ! 佛徒 也有迷惘之時!! 或許只在霎那間 , 如果以''點'' 去看去想 ! 就會常 障在文字與世相中 , 心外求法是外道 ! 而''付佛外道''這句話幾乎是佛門徒眾在說的 '' 如以面去觀想 ! 付佛外道 是自然 !! 不是用來排除異己的 !!! 開版大德 您認為勒 ? ( 想開 看開 心自開 ) .

2008-12-26 11:30:19 補充:
~各宗各門都在付佛 .... 外道常在不知不覺中~

2008-12-26 12:05:21 補充:
''除了證果之外 誰不付佛'' 更正為 除了證果之外 誰不外道 !
2008-12-26 3:39 am
佛祖知道未來會如此 所以留下佛經 給後人領悟
也有大德把整本的金剛經 愣嚴經 ....佛經翻譯成白話文 給想學的人知道裡面的意思
佛經就像 一條法船 就看你是否能坐
光是看而不能領悟 看1千本也無用 光有法船你坐不上去 法船對不懂的人行同廢船
現代的人......
套一句 呂洞賓的話:
如今之凡士。略看道書幾卷。便云道中玄妙已得十分。哈哈。仙(佛)道如斯容易舉。天下皆仙(佛)祖矣。何至今蓼蓼。人世可知。此道原非旦夕間事也。到得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則進道之階矣。
修佛 修仙 是一樣的道理!!

2008-12-25 19:41:34 補充:
這裡都是寶 就看你能從中挖多少了!!
http://tw.myblog.yahoo.com/jw!MCujieucEwQhXxKFIkqQsg--/article?mid=60&prev=61&next=59&l=a&fid=1
2008-12-25 11:01 pm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音 【ㄋㄚˊ ㄇㄛˊ】)
2008-12-25 10:59 am
*{諸位賢德安悅德意智運慧昇}*:有出版社出板*{ 佛法 }*以見 佛 殺 佛 }*之論述0真是*{恐怖至極}*這是何等*{無間重罪意識心性}*0*{出 佛 身血}*之極無間重罪性業就難以滅除}*何況真實殺 *{佛}* 0這*{無間斷最深重罪障業果報應當如何銷解}*0*{末世未來眾生真會如此愚癡極點}*嗎? *{曩謨}* *{法身金剛摩尼諸明集如來皇佛 }* 0
2008-12-25 5:50 am
樓主好樣的,說的太好了!

版上一堆人隨手copy佛經
似乎佛經電子化後
這種廉價式的post文方式
到處可見
反而表答自己看法的少之又少
(妙音例外,他太強了!)

尤其有一些版友
把貼出來的佛經當作吵架的素材
不但無法真理愈辯愈明
反而搞得版上污煙瘴氣
這豈是佛經電子化的初衷
2008-12-25 4:06 am
《大般涅槃經》卷21:「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CBETA, T12, no. 374, p. 492, a15-21)


涅槃之體絕不是本無今有 – 本來沒有而後來出生的。如果涅槃之體是修來的,那就是本無今有,即是無常之法,會有壞滅的一天。所以涅槃之體當然是常住不滅之法。因此定性阿羅漢在滅盡五陰十八界後而取無餘涅槃的境界也不是修來的,而是此涅槃之體 – 第八識 – 如來藏在因地中含藏著一念無明種子以及無始無明隨眠,在透過解脫道的修行過程中,滅除了第八識心體中所含藏的一念無明種子以後,而不再取來世的五陰(或四陰),故而令第八 – 異熟識自住於無餘涅槃。


《大法鼓經》卷1:「佛告迦葉:『今此會眾雖復一切清淨純一,然於隱覆之說,有不善解。』迦葉白佛言:『云何名為隱覆之說?』佛告迦葉:『隱覆說者:謂言如來畢竟涅槃而實如來常住不滅,般涅槃者非毀壞法。』」(CBETA, T09, no. 270, p. 291, a26-b1)


《大法鼓經》卷2:「如來是天中之天,若般涅槃悉磨滅者,世間應滅;若不滅者,則常住安樂;常住安樂,則必有我,如煙有火。若復無我而有我者,世間應滿;實有我,非無我,亦不壞。若實無我,我則不成。」(CBETA, T09, no. 270, p. 296, c23-27)


所以涅槃境界並非是毀壞法,而是常住之法。故知第八識 – 如來藏確實即是涅槃之體,三界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生滅而可壞滅之法,唯第八識 – 如來藏是常住不壞法故,聖教處處皆如是開示故。


如果沒有第八識 – 如來藏,則沒有涅槃可成可證。所以《大乘阿毘達磨經》開示:「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要由第八識 – 如來藏的真實存在,才能有三界、四生、二十五有的有情眾生,也才有涅槃的證得。



《大法鼓經》卷2:「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復次迦葉!如波斯匿王,常十一月設大施會,先食餓鬼孤獨貧乞,次施沙門及婆羅門,甘饍眾味隨其所欲;諸佛世尊亦復如是,隨順眾生種種欲樂,而為演說種種經法。若有眾生懈怠犯戒、不勤修習,捨『如來藏常住』妙典,好樂修學種種空經,或隨句字說,或增異句字;所以者何?彼如是言:『一切佛經皆說無我。』而彼不知空無我義,彼無慧人,趣向滅盡。」(CBETA, T09, no. 270, p. 296, b8-18)



《大法鼓經》卷2:「如是迦葉!彼當來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有我無我聲,畏有我聲,入於大空斷見,修習無我;於如是如來藏、諸佛常住甚深經典,不生信樂。」(CBETA, T09, no. 270, p. 298, a9-13)


末法之世,就是會有一類四眾弟子執著於「空見」,只樂修學「無我」法,對於「如來藏常住」之法不生信受,這樣的比丘說法就是披著袈裟的魔子魔孫的說法。

2008-12-24 22:15:47 補充: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
「鈍根小智聞一乘  怖畏發心經多劫
 不知身有如來藏  唯欣寂滅厭塵勞
 眾生本有菩提種  悉在賴耶藏識中
 若遇善友發大心  三種鍊磨修妙行
 永斷煩惱所知障  證得如來常住身
 菩提妙果不難成  真善知識實難遇
 一切菩薩修勝道  四種法要應當知
 親近善友為第一  聽聞正法為第二
 如理思量為第三  如法修證為第四」(CBETA, T03, no. 159, p. 305, a11-19)


收錄日期: 2021-04-21 00:1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24000016KK065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