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動畫和VCD動畫的分別?

2008-12-20 4:40 pm
點解有些動畫出碟會出DVD,又出VCD,重要問題是,例如以柯南劇場版系列為例,VCD兩碟$37,但DVD一碟$87,但點解大家一樣可以放入電腦看,又可以放入DVD機看,價錢相差貴咁多的DVD都出比人買,唔通有意思?例子 仲有寵物小精靈劇場版VCD 和DVD

請答分別,為何有人出?

回答 (2)

2008-12-20 5:24 pm
✔ 最佳答案
簡單來講
VCD 是VIDEO COMPACT DISK的縮寫
視頻兼音頻,容量估計在750M左右,由於空間限制,因此VCD的音質和畫質都不算太理想,因此後來又發明了SVCD(超級VCD)還是不理想,後來就有了DVD
DVD 是DIGITAL VIDEO DISK的縮寫(數字化的)
原理和我們現在正流行的數字電視類似,有著同級別以上的高清晰度畫質和高保真音效,存儲空間大(分別在2G-4G-6G左右幾種)

長細解釋
DVD具有高密度、高畫質、高音質、高兼容性和高可靠性等特點。
高密度:DVD盤與CD光盤直徑均為120mm,但CD光盤的容量為680MB,僅能存放74分鐘VHS質量的動態視頻圖像,而單面單層DVD記錄層具有4.7GB容量,若以接近於廣播級電視圖像質量需要的平均數據率4.69Mbps播放,能夠存放133分20秒的整部電影。雙面雙層光盤的容量高達17GB,可以容納4部電影於單張光盤上。這就要求在DVD中採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提高信息記錄密度,從而增加盤的容量。下表列出了為提高光盤記錄密度所採用的幾項技術手段。
技術手段 CD/VCD DVD 鏡數值孔徑NA 0.45 0.6 糾錯編碼冗余度 31% 15.4% 通道碼調製方式 8/17調製 8/16調製 激光波長λ 780nm 650nm/635nm 光斑直徑 1.74μm 1.08μm 道間距 1.6μm 0.74μm 凹坑最小長度 0.83μm 0.4μm 凹坑寬度 0.6μm 0.4μm 容量 650MB 4.7GB

高畫質:DVD採用國際通用的活動圖像壓縮標準MPEG-2(ISO/IEC13818),其系統碼流傳輸數據率是可變的(1~10.7Mbps);現階段DVD-Video產品選用MPEG-2的11種規範中的主型主級規範MP@ML(即NTSC制式電視720像素/行×576行/幀,30幀/秒;PAL制式電視720像素/行×488行/幀,25幀/秒,數據傳輸速率最大為15Mbps),達到廣播級電視圖像質量(其水平分辨率為500線以上)。要實現更高清晰度的畫質,還可選用MPEG-2中對應的高級規範。DVD的系統碼流由主視頻碼流(MPEG-2/MPEG-1壓縮碼流)、子圖像碼流(最多可錄放32個碼流,用於32種文字電影對白和卡拉OK字幕顯示)和聲頻碼流(最多可錄放8個碼流,支持8種語言聲音)等3部分組成。整個系統碼流的最大數據速率可達10.08Mbps。DVD還具有多結局(欣賞不同的多種故事情節發展)、多角度(從9個角度觀看圖像)、變焦(Zoom)和父母控制(切去兒童不宜觀看的畫面)等新功能。畫面的長寬比有3種方式可選擇:全景掃瞄、4:3普通屏幕和16:9寬屏幕方式。 PCM 杜比AC-3 Audio 採樣頻率 48KHz/96KHz 48KHz 48KHz 採樣精度 16/20/24bit 壓縮數據 壓縮數據數據速率 768Kbps~ 最小32Kbps 主碼流:最小64Kbps 2.304Mbps 最大48Kbps 最大384Kbps 一個音頻碼流 1 5.1 7.1 中的通道數 最大音頻碼流數 2~8 最大8 最大8
高音質:DVD具有8(7.1)個獨立的音頻碼流,足以實現數字環繞三維高保真音響效果。DVD標準規定:對於NTSC電視制式(例如美國、日本地區)強制規定採用杜比AC-3和/或線性PCM音頻系統;對於PAL電視制式(例如歐洲和中國地區)強制規定採用MPEG音頻格式和/或線性PCM音頻系統。表三給出3種音頻系統的技術參數。1992年美國杜比實驗室發佈了AC-3數字環繞立體聲系統,以6個完全獨立的聲道(左、右、中、左環繞、右環繞和超重低音,簡稱為5.1聲道)和全頻帶(~20KHz)高精度逼真聲場,產生非常好的臨場數字環繞高保真音響效果。
高兼容性:DVD視盤機、DVD唱機和DVD-ROM/R/RAM均可播放CD唱盤;DVD視盤機和DVD-ROM/R/RAM均能回放VCD盤;DVD-ROM/R/RAM也可讀取CD-ROM盤。
2008-12-20 5:08 pm
DVD動畫畫質較靚,較清,有立體聲(Dolby5.1),相反VCD動畫畫質較差,較蒙,沒有立體聲,所以


收錄日期: 2021-04-15 00:56: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20000051KK002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