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漢武帝士人政府
(一) 漢武帝朝士人政府得以形成之原因:
漢武帝即位後,摒棄漢初黃老無為治術,實行儒術治國,促成士人政府的出現,原因有下列數端:
漢初推行黃老無為之治,加劇社會貧富懸殊之現象。為解決危機,武帝乃用儒家思想革新政治,士人政府遂端於此。
武帝幼受舅父田蚡,太子少傅王臧影響,為儒家思想所薰陶;即位後,納董仲舒建議,推行尊儒措施,促成士人政府之形成。
武帝尊崇儒術,於京師設太學,置五經博士;又立博士弟子員,成績優異或通一經者可為郎吏。自是公卿、大夫更多彬彬文學之士,士人政府得以形成。
武帝之崇儒措施:
漢武帝即位初期,欲採取崇儒政策,但為祖母竇太后所阻。竇太后病故後,武帝隨即施行一系列崇儒措施,促成士人政府的出現。主要內容包括:
武帝採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又任通曉儒學之公孫弘為相。
武帝置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罷黜前朝所立而非專治儒家經典之博士。
武帝立太學,置博士弟子員,又命郡國挑選好學少年為受業弟子,每年考核,按成績授官。
武帝令郡國每年察舉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由天子親自策問,對策有方,即可授官。
總言之,武帝以儒術治國,確立文治政府的規模,對中國政治、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尊儒措施之影響
漢武帝建立士人政府有以下重要的影響:
形成士人政府:武帝尊儒,察舉、徵辟多吸納經明行修者,平民布衣只要熟習儒學,便有機會參政,出任高官;從中央到地方,多為彬彬文學之士,遂形成了以士人為主體的政府。武帝之後皇帝也都任用儒生為相。以往漢代政府的成員,多為宗室或有功的軍人,現在則讀書人也可入仕,社會上的優秀青年,多憑此上達,是中國歷發展的一大進步。
促進經學發展:由於君主提倡,儒學遂成為進入仕途之重要階梯,不但士人熟習儒學,流風所及,武人亦趨之若騖,故兩漢經學特盛,東漢尤甚,這與尊儒政策關係甚大。
儒學成為中國正統思想: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使儒家學說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支配了此後的中國學術界。而諸子百家的思想卻受到抑制,使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走上偏狹的途徑。
士風純良,吏治清明:武帝選拔人才,除學有專長外,尤重視德行,孝廉一科所舉者均為孝子廉吏,此後循為常例,故兩漢土風純良、吏治清明,為歷代之冠。
總言之,漢武帝雄才偉略,締造了西漢繁盛的局面。惟武帝連年征戰,導致海內虛耗,埋下西漢衰亡的危機。
2008-12-19 22:24:24 補充:
西漢.漢武帝
姓名 : 劉徹
帝號 : 漢武帝
生卒 : 前156 - 前87
身份 : 西漢皇帝
著 名 事 跡
建立士人政府
漢武帝為加強中心集權,即位不久便選用官吏制度,大量提拔士人作為中央及地方官員。故此,全國知識分子通過不同的途徑,大量進入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從而使政府上下幾乎全是士人,建立士人政府。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另採納公孫弘的建議,設立太學。武帝重用士人,不少平民通過學習經學等途徑,便可於中央和地方任官,促使士人側重於儒術,令儒家成為支配中國二千年的正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