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覺得不是,應該再早一些才正確,應先說中衰跡象已由乾隆時期開始(在鴉片戰爭前已出現),繼後再論乾隆和鴉片戰爭時的影響!
滿清衰落原因:
一、君主腐化。清初以來,君主質素日遜,例如雍正帝不如康熙帝的博厚寬仁: 乾隆帝雖有才幹,但喜歡誇示富強,並不如雍正帝的勵精圖治,他又習染了奢華享樂的風氣,形成朝野爭相奢侈。至於後繼的嘉慶帝和道光帝,雖有節儉,才能卻遜於乾隆帝;而且及後光緒帝卻進行政革,但無法從慈禧手中奪回政治實權, 從此可知政治在乾隆後期逐漸敗壞。
二、官員貪污。清朝最著名的貪官就是和珅,他富可敵國,其後被抄家時所找出的財物,據史家記載,足以是當時百多年的全國總收入!雖然清朝存在貪污的情況,但清朝國庫空虛主要是戰爭賠款,白銀外流,貪污並非主因, 因此相比之下,清朝官員貪污情況較輕。
四、土地不足。康熙以後,長期承平,天災較少,加上蕃薯,玉蜀黍和花生等新農作物引入,糧食充足。在順治至道光二百年間,人口激增十倍,造成道光時期,人、地比例失衡, 部份土地又被豪強兼併,人民「每歲收入難敷一年口食」,耕地不足,人民生活困苦,國家收入大減,趨向衰落。
五、國庫空虛。乾隆帝承康、雍兩朝餘蔭,大肆發揮,在位六十年間,為了建功立業創下「十全武功」,耗費巨大,例如對金川用兵五年,軍費便達七千多萬。 而乾隆帝性格奢侈,任內四度東巡,五度西巡,六度南巡,又增建長春、萬春諸園和避暑山莊等七十多處離宮,竭盡人民財富,加重國家負擔,經過乾隆時期極度消耗,嘉慶和道光年間,國庫已極為匱乏。乾隆帝更倡導奢侈風氣,消磨滿族的勇武奮發精神,對政治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清帝國隨漸走下坡。加上, 及後的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戰爭等大量巨額賠款和慈禧用海軍軍費興建豪華的頤和園,更加劇清朝衰落。
六、軍隊敗壞。滿清入關時,以一百萬人統治為數一億的漢人,為加強統治, 沿襲滿族傳統,將八旗子弟全部編入軍隊。隨著統治的鞏固,八旗兵疏於訓練, 生活腐化,成為一個既無生產力、又無戰鬥力的寄生集圈,朝廷已無法倚賴八旗兵。及後洋務運動加強了軍隊質素,有南北洋艦隊,但從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甲午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叛亂要借列強的常勝軍平亂,足以証明清朝軍隊的質素下降。
七、改革失敗。滿清政府曾實行三次改革,分別是自強運動、戊戌維新和晚清改革,但三次均終告失敗。雖然三次的改革均告失敗,但它們各具意義。首先洋務運動中,中國官員企圖仿效西方富國強兵之道,派留學生出洋留學,邀請外國教官訓練海陸軍,設立大學、中學、翻譯外國書籍等,對近代中國軍事,學術文化發展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甲午戰爭戰敗使中國官員明白必須全面性改革才可以富強,也增加士人對朝廷的關心,促使戊戌維新的出現,但是戊戌維新的推動者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等均無政治實權,以及慈禧為首的保守勢力強大等因素,使清朝第二次改革也失敗,但使革命份子明白非革命不可救國。最後慈禧感到清朝統治地位威脅及革命運動激烈時,推動晚清改革,宣佈立憲,但她根本無意放權,憲法名不副實,使士人對清朝完全失去信心,轉投革命,促使清朝加速衰落,甚至趨向亡國。
八、民族差異。清朝是以少數民族 ─ 滿人統治多數民族 ─ 漢人的朝代。為鎮壓漢人並樹立聲威, 清朝實行高壓政策,如清初「楊州十日」、「嘉定三屠」,又實行文字獄。滿人地位又比漢人高,朝廷高官以滿洲人為主等等,這些歧視漢人的政策均使漢人不滿,日漸使民心思變。
九、官吏不團結。清朝官吏除有滿漢之分外,還有改革派和保守派之別,如戊戌維新中,改革派分子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人士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高官互相對立,更有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互相猜忌。可知清政府官員不團結,長期積弱,加速清朝衰落。
十、母后亂政。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握實權,控制君主,名義上臨朝聽政,實際上獨攬大權,她保守頑固,反對改革,又以海軍軍費建頤和園以供其享樂。她把持朝政數十年間使清朝越來越衰落。
十一、清朝的民變活動。自清初至晚清均有,如苗民叛亂、白蓮教起事、天地會、清水教和天理教起事、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等等,使清朝一直受到內亂影響,其中太平天國事件更動搖了國本,可知清朝衰落。
十二、外患。清朝的外患十分嚴重,自鴉片戰爭後,列強如英、法、德、俄、意、日、美等紛紛來華,多場對外戰爭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主權,如領事裁判權和最惠國待遇;喪失土地,如香港、澎湖列島、台灣等;巨額賠款和貿易不平衡,使白銀外流,國庫空虛,手工業沒落;而且中國向以「天朝大國」自居,從多場對外戰爭失敗,使清朝聲威下降,失去藩屬國,中央對地方控制減弱,政治日敗,經濟崩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