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活板印刷術是什麼時候???急!!20點

2008-12-14 11:04 pm
最初的活板印刷術是什麼時候???急!!10點thx

回答 (2)

2008-12-18 3:39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4/Removeable_type_book.jpg/200px-Removeable_type_book.jpg

中國的活字印刷起源於宋代,歷代出現各種活字,包括木活字,陶土活字,陶瓷活字,銅活字,但由於中國從宋代以來十分講究印刷字體的美觀性,加上印刷的書籍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字體,有的書籍還要配上插圖, 活字版不如雕版方便和易於保存,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國始終佔據主導位置。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宋代人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 用膠泥刻字,火燒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幾個活字,之也之類的字,造二十幾個活字。 將活字排入兩塊鐵范,排滿為一版。 同時用兩塊排字版,一版印刷時,一塊排字,交替使用。 若止印二三本,活字法並不簡易,如印幾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元朝王禎在造活字印書法提到宋朝有人使用錫做為活字。明朝有文獻有人使用鉛做為活字,可是該方法沒有流傳下來。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大臣周必大用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的銅版膠泥活字法,印製所撰的《玉堂雜記》。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旌德縣尹王禎,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6萬餘字《旌德縣誌》100部。並余此後不久,刊行所著《造活字印書法》。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發現崇寧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字體大小不一,有個別字被橫置,顯然是活字本。 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
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余卷。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御覽》1000卷。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詠》等。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4套《古今圖書集成》,共32萬餘卷。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二十五萬餘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志》、《近台記聞》、《無錫縣誌》、《精訂綱鑒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篇》、《續資治通鑒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

-------創者畢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據考證為畢昇的墓碑。
參考: 維基 ,,
2008-12-15 12:16 am
北宋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升創造了活板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製成一個字模,用火來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一灰東西覆蓋它,想要印刷,就拿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後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滿一鐵框就作為一板,拿著它靠近火烤它,藥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塊平板按壓它的表面,那麼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樣。印刷時通常製作兩塊鐵板,一塊板正在印刷,另一塊板已經另外排上字模,這一塊板印刷剛剛印完,那第二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交替使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活板印刷視頻http://sc.ruiwen.com/html_doc/11992.htm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1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14000051KK010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