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由於Yahoo知識+進行網頁維修,所以未能立即回應你的問題,請你參考以下資料及本人的意見,並希望能幫到你忙。
吳均<與宋元思書>
原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峰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試說明人物心境的變化。
2.以上引文運用了什麼抒情手法?試加分析。
1. 從開頭數句寫當時的氣候是晴空萬里,沒有風,也沒有雲霧,作者遠望「天山共色」,所以他的心境是開闊的。他泛舟在富春江上,卻說:「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可見他內心無半點牽掛,極為逍遙自在。另外,末段數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寫奇山異水能讓那些一心追求飛黃騰達者,停止追求名利的欲望;也能使那些忙於處理政事者,放鬆心情流連忘返。這清楚的顯示作者面對山水所獲得的深刻感受,也反映出作者淡薄名利的思想及追求逍遙自在的人生態度。另外我們從以上幾句看見,作者以高峰山谷優美的景色和世俗社會熱中功名利祿的心態作對照,無形中否定了官場文化的價值,流露出嚮往大自然,甘願避世隱居的思想。靈山秀水提升淨化了作者的心靈世界。
2.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的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態度:淡泊名利,避世退隱。此外作者對景物的描寫與感受表現了自我的人生志趣,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他描摹景物不求全面,而只突出一兩點,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筆力,也更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描寫樹木的什麼形態? 文章以這四句作結,你認為理想嗎?試抒己見。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這句的意思是: 橫斜著而茂密的大樹枝葉在遮蔽天日,即使在白天也像傍晚時那樣昏暗,只有在枝條稀疏交錯掩映的地方,有時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作者描寫大樹枝葉茂密的情況,並呈現一片濃蔭蔽天的景色。
作者以這四句作為文章的結尾,確是起了反復渲染的作用。作者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另外這種寫法可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裡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開頭四句,清幽淡雅,餘音繚繞。結尾以景結情,讓人回味無窮。
網址提供: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bch/bch-chi/public_html/pinwe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