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的原因、經過、影響

2008-12-08 4:23 am
我需要以下三點資料
幫我分類一下~
我需要以下三點

1. 228事件的原因

2. 228事件的經過

3. 228事件的影響

拜託各位大大幫我解一下~

回答 (2)

2008-12-08 6:58 am
✔ 最佳答案
答答您好----
台 灣 史之 2 2 8 事 件重點
(1)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時左右.淡水港.台北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


(2)葉得根、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盛鐵夫、傅學通查緝員. 寡婦林江邁.被誤射的陳文溪(年約二十歲).專賣局李炯支.業務會長楊子才.見證人周傳枝.

(3)專賣局接到密報…:淡水港有走私船運入火柴、香煙五十餘箱,專賣局乃派六名查緝員.警察大隊所派四名警察前往查緝,但
抵達淡水時,僅查獲私煙五箱。不久,又據密報:這些走私貨已移到台北市南京西路天馬茶房(太平町,今之延平北路)附近,此是台北最大的私貨集中地。下午七時三十分,當他們到達天馬茶房時,僅查獲一位四十歲寡婦林江邁的公私煙,遂將其全部公私煙和現金加以沒收。林江邁下跪哀求.當時圍觀的民眾紛紛加入求情行列。林江邁情急,進而抱住查緝員不放。其中一查緝員「葉得根」 ,用槍管打她的頭,致林婦的頭顱鮮血直流。 目睹此景的群眾極為氣憤,將查緝員包圍,並高喊「阿山(外省人)不講理」、「豬仔太可惡」...等情緒激動的話。查緝員見勢不妙,連忙逃走。其中一查緝員為求脫身,向群眾開槍,不幸誤射市民陳文溪(年約二十歲,次日死亡)。在得不到滿意答覆的情況下,群眾久聚不散,引發了次日的擴大衝突。


二月二十八日上午,民眾通告罷市.一批民眾遊行至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前,派出所主管黃某欲加制止。民眾將其圍打,十時許,衝入位於本町(今重慶南路)之肇事單位專賣局台北分局,發現局內有緝私員。群眾以為其中之一是昨夜之兇手,將他與另一警員圍毆致死,並將局裡所存之火柴、煙、酒及一輛汽車與七、八輛腳踏車拋至街上焚燒。當時圍觀民眾達二、三千人,憲警隨即趕到,但不敢處理。十二時許,民眾又擁向南門專賣局總局,要求懲兇,但因憲警事先有防備,僅打破玻璃而已.民眾由於向專賣局總局請願未遂,乃轉往長官公署。


下午一時許,有一批四、五百人的群眾,以鑼鼓為前鋒,並有人喊叫、呼口號,由火車站向長官公署前進。有謂民眾因市面缺米,聽說公署有食米可領,乃一呼四應,尾隨而至,聲勢浩大。但群眾至中山路路口,尚未到公署廣場前,即為配備整齊之士兵舉槍阻擋。不久,槍聲響起,民眾奔逃,有人傷亡倒地。此即公署衛兵開槍事件,也是局勢惡化之關鍵所在。


公署開槍事件發生後,官民對立之勢已不可避免,而二次戰後所積累的省籍矛盾隨之爆發。於是,省民在對抗公署的同時,也對外省人進行一連串的暴力行動--「打阿山」。 二十八日下午二時許,民眾聚會於台北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隨後進佔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向全省廣播。內容主要為批判政府貪污現象、米糧外運、民不聊生等,並號召民眾起而驅逐各地的貪官汙吏以求自存。惟亦有謂板橋轉播站因抵制而未予轉播,消息只在台北地區流傳。無論確否,本省幅員小,交通方便,次日,全台各地先後知悉台北「二二八衝突」,亂事乃蔓延全島,而懲兇要求也升高為政治抗爭行動。下午三點,警備總司令部鑒於情勢危急,宣布戒嚴,並遣派武裝軍警巡邏市區,且開槍掃射。然而,民眾仍再包圍專賣總局、鐵路警察署、交通局等,而與軍警發生衝突,不少民眾、學生因而喪生。據警總「通報」,下午時刻,群眾千餘人在郵政總局聚會,軍警驅逐不散,乃發生衝突,民眾傷亡十數人。


民眾也遷怒外省人,濫施報復。本町正華旅社與虎標永安堂首先遭殃,不但門窗玻璃被搗碎,物品亦被搬出焚燬。下午五時許,榮町貿易局所開設之新台公司(台北最大的百貨公司)亦被搗毀,貨物被搬出焚燒,有乘機偷竊者則遭毒打。 民眾凡具有汽車、卡車,均叫下乘客毒打,再將車推至台北車站、圓環夜市附近,予以燒燬。據估計,被燒車輛約有十餘輛。民眾不僅燬物,也對外省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屈辱毆打。在本町、台北車站、台北公園、榮町、永樂町、太平町、萬華等地,均有不少外省人無端挨打。新竹縣長朱文伯與台北市地政局長遭羞辱或痛毆。一般認為,這是一年半以來的積怨所爆發出來的盲目排斥外省人暴動。於是,無辜的小公務員及其眷屬、來台旅行或經商的外省人成了代罪羔羊。許多聳人聽聞的暴行也傳出了。…當時任職於聯合國救濟總署的汪彝定先生曾目睹此類現象,但他指稱,大多是被棒打或棍擊,尚未見武士刀; 攻擊婦孺老人的現象不太多,強姦只偶有傳聞。據聞,外省人被打死者至少有十五人,有些被木棍打成癱瘓。

憲兵團長張慕陶亦指台灣局勢已演變至「叛國奪權階段」,地方政府完全失卻統馭能力,暴民已收繳各地軍警武器,總數在四千枝以上,而指責陳儀「似尚未深悉事態之嚴重,猶粉飾太平.





2008-12-07 22:59:21 補充:
(4)結果:
導致民眾與長官公署、軍警關係的緊張,於是不斷採取戒嚴和軍隊鎮壓。以發動國軍武裝鎮壓,造成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傷亡。
影響:

2008-12-07 23:00:04 補充:
導至後來台獨運動、左傾思想甚至省籍情結的產生,嚴重地影響台灣社會的和諧,未來社會發展。

2008-12-07 23:00:36 補充:
http://www.228.org.tw/history228_general.php?id=14
參考: 網路
2008-12-09 4:28 am
一、二二八事件的背景
(一)政治 ─ 差別待遇
1.在臺灣接收之初,國民政府在臺灣成立臺灣行政長官公
署,其最高長官為行政長官,身兼警備總司令,集司
法、立法、軍事、行政等大權於一身,被人詬病為總督
制復活
2.岐視台人
不用台人的原因:不諳國語、人才不足
3.嚴重的官僚作風與貪污問題
4.政風不良,軍紀不佳
(二)經濟 ─ 剝削掠奪
1.接收日產不公
2.對台行專賣制度
3.對外行統制貿易
4.通貨膨脹
(三)文化隔閡與衝突
由於兩岸自1895年之後便處於不同的政權統治,使得兩
岸文化產生分岐。兩岸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因此臺人初對祖國期望甚高,但在看到祖國接收臺灣後各種不當施政後,與日本統治相較之下,即由失望轉而為輕視。

二、二二八事件的經過

(一)導火線
1947年2月27日,「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查緝員六人及四名警察,在台北市發現一名婦人林江邁正在販賣私煙,查緝員沒收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而林婦表示家計困難而跪地求饒。但是查緝員一直堅持不讓步,使周圍民眾越聚越多,之後林江邁被查緝員以槍托公然擊傷頭部。民眾目睹此景後,因憤怒而將查緝員包圍,傅學通等人開槍示警,卻失手擊斃了市民陳文溪。激憤的群眾在當天晚上包圍警察局,要求懲兇,但由於警察局長官包庇下屬,民眾得不到滿意的答覆。

隔天2月28日,因為前一天的事件,台北市部分地區展開罷工、罷市。群眾抗議中,發生零星焚燒事件並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之後抗議群眾集結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門口請願示威,過程中公署衛兵對市民開槍並造成傷亡,使民眾情緒更為激昂。抗議民眾因此轉進公署附近的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繼續示威集結,並同時在位於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廣播報導事件始末。至此,長期對中華民國政府不滿情緒,加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處理不當,因而從3月1日起,終於爆發了全島性的反抗政府事件。

(二)初期的交涉與抗爭

一方面,台北與台灣各縣市的各級民意代表及社會名流,紛紛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和行政長官陳儀展開協商談判,並對陳儀提出逮捕貪官污吏、廢止行政長官公署、實施省自治、在行政、司法、軍事各方面起用台灣人等要求。

另一方面,各地則出現民兵佔領警局或軍械庫,收繳槍械、組織民兵,並試圖以武力進行抗爭的嚐試,面對這些反抗行動,政府也以軍警開槍射擊回報。

(三)國民政府派軍來台

陳儀表面上對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做了一些讓步,如解除臨時頒布的戒嚴令。但事實上陳儀暗中要求國民黨中央緊急派兵前來台灣鎮壓。3月8日,即使已有蔣渭川等人請求暫緩派兵,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仍然在未查明實情狀況下派遣援軍(21師整編師)前往基隆,對各地的動亂展開徹底的鎮壓。 到了3月17日,國民政府便派遣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宣撫,宣告軍事行動暫告一段落。

(四)清鄉、掃蕩與屠殺

雖然各種針對社會名流、鄉紳和異議人士的捕殺行動表面上也暫時結束。但實際上政府的清鄉工作在這之後才正式展開,留名的受難者,大都死於3月到5月之間。之後零星的鎮壓繼續持續了大約9個月,許多被捕的嫌犯皆被冠上叛國罪,因而受到刑求而槍決。直到5月16日政府才解除戒嚴,但是仍然有零星的事件發生。

三、二二八事件的影響

(一)不少知識份子對政治不再心存希望,因而不敢涉入政治,許多
社會精英轉而從事工商業
(二)知識精英被捕殺,造成臺灣民主政治史上一大斷層,地方勢力逐漸為國民黨黨團所取代
(三)許多受難家屬憤而出走海外,從事臺獨運動。
(四)省籍問題
參考: 我、《臺灣史》


收錄日期: 2021-04-26 13:16: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207000015KK080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