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相傳「太平山」原名「硬頭山」,自著名海盜張保仔於十九世紀初向官軍投誠後,港島漁民以為從此太平無事,便改稱其為「太平山」。然而有關說法並未見於當時的紀錄;嘉慶二十四年(1819) 編纂的《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中亦未載此山名。唯道光二十七年(1847)兩廣總督耆善所致英公使的復文中,已稱港島的主峰為「太平山」,而不依英人所稱的「維多利亞山」(當時一般譯作「域多厘山」)。從這一點看來,「太平山」一名應出現於嘉慶以後、道光初年,由來與海盜肅清一事有關亦相當可信。
太平山歷史攸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己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這可以從上環太平山街和山頂各建築的歷史文獻中得到印証。後來,太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山腰部分則被稱為半山區,為一高尚住宅區;山頂則成為富有的人士和一些外國領使的居所,並於近代則被發展成旅遊景點。因此太平山和山頂已差不多成了同義詞。
於香港境內,人們多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The Peak)或太平山頂。不過一般所理解的山頂範圍,地理上並不十分正確。人們多把山頂纜車山頂站一帶當做「山頂」。而事實上,山頂站一帶為爐峰峽,真正的山頂位於山頂公園。
於地圖上,山頂依地勢可再被細分為扯旗山(Victoria Peak)、爐峰峽、歌賦山、觀龍角和奇力山。
地名由來
扯旗山意思即是懸掛旗幟的山。地名由來有三:
相傳清朝海盜張保仔盤踞香港島時,曾利用該山峰作為瞭望台。因常用旗語聯絡,每遇船隻即以扯旗為號,通知海上同黨;
1842年,香港正式開始受到英國的統治。英國人為宣示主權,因此於山頂懸掛英國國旗[1];
早期馬己仙峽設有瞭望台,每當有輪船駛入維多利亞港,便在太平山上扯旗為號。
太平山亦曾被英國人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此亦是英語中太平山常用的名稱。
太平山的其他名稱有爐峰、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和硬頭山。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