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書是真的還是三國誌書呢?

2008-11-28 7:45 am
老師三國演義書是真的還是三國誌書我們同學都不知道但老師叫可以上網找呢?

回答 (1)

2008-11-28 8:11 am
✔ 最佳答案
《三國志》,是由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史書。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政權,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他在西晉政權中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他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歷史跨度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發生後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多年的歷史。全書原共分為4部分,66卷:《魏國志》30卷,《蜀國志》15卷,《吳國志》20卷,敘錄1卷,後來敘錄1卷闕失[1]。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政治立場
陳壽為晉代官員,故而尊後來被迫禪讓給晉的曹魏政權為正統。

《魏志》中對魏國皇帝各立了〈本紀〉,且還為生前從無帝號的曹操寫了〈本紀〉。而魏國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的文告皆闕,僅引用一篇較短的《漢獻帝禪讓策文》,其他的只能見於裴注。

而相反稱帝了的劉備,則立篇名為《先主傳》,不直稱名諱,死時則使用與「崩」字同等地位的「殂」字。[2]而劉備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的文告皆翔細紀載,可能與故國情愫有關。

《吳志》中則稱呼吳國皇帝的名諱,如《孫權傳》、《孫亮孫休孫皓傳》,而現今則稱《吳主傳》、《三嗣主傳》則是後人所改的。孫權宣佈稱帝,《吳主傳》中僅有「南郊即皇帝位」的文句,其登壇告天的文書,傳中也沒有着錄,只出現在裴注之中。

同時為了尊重晉朝統治者,書中沒有被晉武帝司馬炎追諡的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等的傳紀。此外,作者還略去了由於被曹操加上重大罪名而處死的知名人物孔融。


體例特點
《三國志》雖然被後世稱為「志」,但是其實全書完全是按人物排列的本紀和列傳,沒有任何如地理、經濟、典章制度等的志書或表的內容。


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

缺點方面,《三國志》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有人責難陳壽,因其父有憾於諸葛亮,「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志》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

宋代唐庚對於《三國志》以「蜀」稱呼劉備、劉禪的政權進行批評,認為終此政權,自己從未使用過「蜀」字,而陳壽為了顯示魏晉的正統,故意使用蜀而不用其正式國號「漢」,是前所未聞的史家不書國號的怪例。並認為作者用意如此,則其書中褒貶也不可信。[3]

《三國志》魏志卷二十載有「曹沖稱象」的故事,清人何焯對此事表示懷疑[4],陳寅恪認為:《三國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雜揉附益於其間,特積象隱晦,不易發覺其為外國輸入耳。」[5]


對後世的影響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引用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的國家。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三國演義
元人羅貫中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學和經驗,寫成部影響巨大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內容和情節是,來自諸多傳奇、戲曲、民間說法。所謂「七實三虛」。但《三國演義》對民間的影響遠高於《三國志》。

由於陳壽編著的時間距三國很近,《三國志》被認為是比較真實地記錄了三國歷史的史書。羅貫中編撰的小說《三國演義》便以此書為藍本。但同時應該注意小說演義與正史記述的不同,這使得人們對一些三國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差異。


收錄日期: 2021-04-18 16:08: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127000051KK020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